城市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植物种植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城市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植物种植施工技术分析

袁晨阳

西安市城乡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本文围绕城市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的种植施工技术展开分析论述。先探讨种植前土壤处理问题和苗木选购运输问题,指出土壤处理时应当清除场地内的石头、瓦砾等垃圾,苗木选购时应当优选本地苗木、长势较好的苗木。然后归纳可用的种植穴开挖、苗木栽植以及种植后养护技术要点,从开挖测量、起苗运苗等环节入手梳理细节,希望能为城市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的种植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施工

0引言

园林工程实施推进的主要目的是建造环境宜人、自然美丽的园林景观,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给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在这一过程中,绿化植物的引入和种植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植物的大面积铺排或小面积点缀,能够较好地提升园林景观的协调性和协同性,带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观感。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各地对于园林工程施工建设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如何提高绿化植物种植存活率,如何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成为了诸多建设者、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究。

1.土壤处理技术

土壤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生长存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状态直接关乎绿化植物种植施工成功率,因此实际操作环节,需要对现场土壤进行科学的处理优化。要提前调查现场土壤情况,根据土壤质地、蓄水保水能力等选择适配性较高的苗木,结合测土配方结果评估土壤肥力状况。将场地内的石块、砂砾等杂物统一清运出,防止尖锐物品划伤苗木表皮。若场地内存在污染严重、固废堆积嵌入深度较大的垃圾土,施工环节还需要统一进行挖掘和清运,就近开挖洁净、疏松的新土进行换填,为苗木创造相对良好的生长环境。对土壤进行翻整、施肥、消毒等处理,减少有害微生物存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疏松度,确保新栽植物能够顺利、健康地发育和生长。若场地需要铺设草坪,还应保证表土10cm深度范围内,不存在大于1.5cm的石砾,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现场地形进行修整,确保坡度不小于1.5%,以降低草坪积水问题发生风险。

2.苗木选购与运输技术

选购苗木时,应当重点考虑其生长习性和生长特点,选择与当期气候、土壤条件相适应的苗木种类,苗木种植基地与栽种现场之间,距离不可过远,防止长途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苗木的长势应当旺盛良好,根部保留土球起到保水防护作用,土球大小一般控制在胸径的10~12倍即可[1],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苗木栽植的存活率。起苗环节,可以喷洒适量的水分蒸发抑制剂,喷洒区域控制在树冠叶片之上,这样可以暂时延缓蒸发速度。若苗木的树冠较为茂盛,还应当使用草绳等捆绑固定,防止树冠受损、树叶掉落。使用方形铁锹竖直下挖,下挖深度要充足,一般控制在土球直径的70%即可。土球挖除之后,清理外表的浮土,然后使用草绳打网格进行防护,完成苗木的打包工作。在后期运输过程中,同样要加强防护,若天气较为炎热,植物蒸腾效应较为旺盛,运输过程中还可以在树干上覆盖捆扎湿润棉麻材料,以此来缓和水分的蒸发速度,土球部分也要包好,防止磕碰造成的掉土、断根等问题。草皮栽植环节,要优先选择长势茂盛且草色青翠的草地,提前浇水提升草植与土壤的粘结性,待到水分渗入彻底后连土壤铲起进行移栽。运输环节推荐采用平板车,平整铺放2~3层即可。铺设环节每个单元草块均要做到衔接紧密,缝隙中可以填入种植土,并做好后续的滚压和灌水工作,切实提升草坪的存活率。

3.种植穴开挖技术

为提升种植施工的条理性,种植穴开挖之前,施工人员还应对照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使用白灰进行标记,洒出网格状图案,方便后续种植穴定位挖掘。注意放线时应当提前查明现场管线埋设状况,避开水电管网,避开固定建筑物,对于地势起伏较为明显的场地,种植穴挖掘时还需要避开低洼处,防止后期积水影响苗木正常生长。种植穴的大小应当适中,要结合苗木种类、现场地块状况等进行计算设计,避免树穴过小造成的生长竞争状况,或者树穴过大带来的树木倒伏问题。种植穴挖掘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深度问题,若深度过大可能会带来根部腐烂病害,深度过小又会加剧水分蒸发,带来树木倒伏隐患。对于常规苗木来说,一般以实际栽植深度为准进行计算即可,挖掘深度大于标准值15至20cm是较为适宜的。种植穴开挖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坑穴上下口径尽可能保持一致,避免上窄下宽、上宽下窄问题,这样可以减少窝根风险及填土不实风险[2],保证种植施工质量的优化提升。

4.苗木栽种技术

苗木栽种时间对于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同样是有影响的,因此要结合苗木生长规律和习性选择适宜的天气和时间段。一般情况下选择树苗再发芽之前是较为适宜的,种植当天天气应当晴好,避免在下雨、大风天气种植,尽量为苗木提供良好的适应环境。若苗木运送到场后无法及时开展种植,则要做好保护保养工作,带土球苗木应当存放于阴凉地块,经常在叶片上喷水保湿,为后续苗木的栽植活动做好铺垫。裸根苗木则需要开展暂时性的“假植”,用湿土掩埋苗根,保证根系活性,防止水分快速蒸发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式种植环节,应当使用吊车吊放到种植穴附近,整个起吊过程要做到缓慢、匀速,防止操作速度过快损伤苗木表皮。所有准备工作结束之后,便可以开始苗木的栽种施工活动,在种植穴内撒入一层薄土,质地要相对松散,在土层上方铺设一层肥料,肥料推荐采用经过腐熟处理的有机肥,也可以使用塘渣,其中富含大量的氮磷物质,能够满足苗木生长的养分需求,用量一般控制在25kg较为适宜。将带有土球的苗木竖直放入种植穴之中,并在穴内填入质地均匀的土壤,当覆土高度达到总种植深度的1/2时,向上轻提树苗,这样可以降低窝根风险,保证植物根系完全舒展开来,促进植物根系的良好发育。提苗结束后应当将表土踩实,然后将剩余土回填到种植穴之中,再次踩实即可。这种操作流程可以在确保根系充分舒展的同时,提升苗木稳固性,防止出现倾斜、倒伏的状况。

5.苗木养护技术

初期养护质量对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影响相对较大,所以在种植结束后还需要进行精心养护。对于移栽的大树,可以设立支架进行防护,避免大风吹袭造成树木倒塌情况,支架一般采用三角支撑,下端借助十字扁担桩固定,注意支撑点位置要适宜,不可过高或过低,通常控制在树干的2/3即可,这样可以预防树干过度晃动问题。在苗木定植之后的24h内,应当浇一遍透水,使植物根系和土壤充分结合,促进根系的萌生发育。后续灌溉管理时,也要根据气候情况和苗木生长状态决定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若当地天气炎热、降雨量较少,苗木叶片出现打卷发黄等状况,便需要及时灌溉浇水。栽植结束后也需要观察种植穴附近土壤情况,若发现下沉、开裂等状况,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补土和踩实处理。对于绿化草坪,种植施工结束后,通常维持1~2周的养护期即可,期间做好灌水和施工管理即可,若生长期内天气较为炎热,补水量需要适当增加,以每周50~60mm为佳[3],这样可以促进草坪存活率的提升,使得草坪生长更加繁茂,叶色更加翠绿。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化植物是城市园林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景观要素,能够起到装饰点缀、氛围营造的作用,种植施工环节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要提前勘查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做好场地废弃物和杂物的清运处理,加强苗木选购运输管理,期间给予必要保湿防护,防止苗木根系受损。同时关注种植穴开挖、苗木栽种等施工环节要点,加强测量放样控制和栽种步骤控制,采用合理的种植后养护技术,为绿化植物存活率的提高和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志阳.园林工程反季节种植与养护管理的必要性及策略[J].种子科技,2023,41(23):73-75.

[2]龚春晖.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J].居业,2023,(09):146-148.

[3]贺君燕.绿化植物种植施工技术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3,(0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