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刘健  李文省*

内蒙古扎兰屯市中蒙医院普外科  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

摘要:目的 比较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研究者医院普外科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66例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以开放性甲状腺手术,观察组予以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数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得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的疼痛得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相比,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安全性更高,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感,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建议首选。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腔镜;开放性;临床疗效;并发症;疼痛感

前言:需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主要有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两类,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群体,且近年来受电离辐射、遗传等因素影响,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以往治疗中,临床多采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术中视野好,可高效清除病灶,但也存在创伤大、疼痛明显、瘢痕明显等问题,患者术后康复缓慢[2]。而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属于微创术式,操作精确度更高,创伤小,也更美观[3]。本文即选择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66例进行研究,比较开放性术式与腔镜术式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研究者医院普外科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66例需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

对照组中,男:女(例)=5:28(例);年龄均值(41.85±6.88)岁,最高60岁,最低25岁;甲状腺良性结节25例,甲状腺癌8例。

观察组中,性别比:男/女=4/29;年龄25~60岁,均值(41.88±6.86)岁;甲状腺良性结节26例,甲状腺癌7例。

两组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均确诊甲状腺疾病;符合手术指征;手术依从性良好;资料完整;在研究同意书上签字。

1.2.2排除标准

既往颈部手术史者;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麻醉不耐受者;精神异常,无法依从调查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本组予以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具体: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选择甲状软骨下缘切口,横向切口,长度6~7 cm。逐层分离皮肤,剥离颈部阔肌、颈深筋膜后,将颈前肌拉开以显露甲状腺组织。基于患者病情分析,全部或部分切除甲状腺、峡叶,而后留置引流管,闭合切口。

1.3.2观察组

本组予以腔镜下的甲状腺手术,具体: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选择患者双乳连线中点入路,作1 cm切口。以注水器经切口处的皮下组织向患者胸骨上窝注入空气,并将皮下间隙以扩张器进行游离,而后接入气腹管,制造皮下间隙空间,置入腔镜。再沿患者双乳乳晕作切口,长度0.5 cm,并经切口向胸骨上窝分离结缔组织,形成操作孔,分别置入超声刀、分离钳。腔镜引导下,以超声刀分离患者颈部阔肌下的疏松组织,并游离皮下间隙,切开颈白线,将颈前肌拉开以显露甲状腺组织。基于患者病情分析,全部或部分切除甲状腺、峡叶,而后留置引流管,医用胶黏合切口。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数据

统计患者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四项指标数据。

1.4.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有神经损伤、出血、手足抽搐三类。

1.4.3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得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于术后第1 d、术后第3 d、术后第5 d评估。总分10分,得分越高,疼痛感越强。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指标数据比较

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长(P<0.05)。详情见表1。

表1围术期指标数据比较(x±s)

组别

术后引流时间(d)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对照组(n=33)

3.24±0.88

7.88±2.04

75.66±15.17

38.12±7.16

观察组(n=33)

2.02±0.62

5.86±1.52

110.16±20.14

24.12±5.68

T

6.5105

4.5613

7.8602

8.799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中,发生:神经损伤4例,出血5例,手足抽搐2例;总发生率=(4+5+2)/33*100.00%=33.33%。

观察组中,发生:神经损伤1例,出血3例;总发生率=(1+3)/33*100.00%=12.12%。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X2=4.2275,P=0.0398;P<0.05)。

2.3两组术后疼痛得分比较

对照组中,术后得分:术后第1 d得分为(4.58±1.52)分,术后第3 d得分为(2.85±0.88)分,术后第5 d得分为(1.23±0.55)分。

观察组中,术后得分:术后第1 d得分为(3.12±1.06)分,术后第3 d得分为(1.52±0.73)分,术后第5 d得分为(1.11±0.44)分。

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的疼痛得分均较对照组低(T=4.5259,P=0.0000;T=6.6822,P=0.0000;P<0.05)。两组第5 d疼痛得分比较(T=0.9787,P=0.3314;P>0.05)。

3.讨论

近年来,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持续增长,且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群体,患者不仅重视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对术后颈部的美观性有一定要求。开放性术式虽能够高效清除病变组织,但术式创伤大,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并发症常见,康复缓慢,且颈部瘢痕明显,对美观性影响较大,相当部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差[4]。因此,寻找更为安全、美观的手术方案意义重大。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属于微创术式,通过腔镜引导下进行精确性的操作,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机体损伤,提高术式安全性。且该术式经胸前入路,不仅空间建立较简单,可有效维持切口无菌状态,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还能够减轻切口瘢痕对患者外观美感的影响[5]。本文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速度更快(P<0.05)。便证实了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积极作用。

而观察组术后第1 d、第3 d的疼痛感更轻(P<0.05)。进一步凸显腔镜下手术的优势,可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利于其治疗满意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相比,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术后应激水平低,恢复速度更快,建议首选。

参考文献

[1]蔡绍环,王星,林洲.对比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J].吉林医学,2021,42(7):1694-1696.

[2]许兰英.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疗效观察[J].西藏医药,2021,42(2):40-42.

[3]苏华健,王连臣.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研究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2,27(3):227-231.

[4]楚延娜.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5):802-804.

[5]吴桂蓉.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9):64-67.

通讯作者:李文省,男,汉族,本科,主任医师,普外科方向,lws04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