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价值分析

林丽

六合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省南京市 211500

摘要】:目的: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予以康复护理的价值,并分析对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样本参数筛选:2022.12至2023.12,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数量:202例,分组:抓阄法,组别:参照组(101例,常规护理)、研究组(101例,康复护理),以运动功能、并发症指标做比对。结果:护理前Fugl-Meyer运动功能值相似(P>0.05);护理后研究组有更高值(P<0.05)。并发症以研究组1.98%偏低参照组9.90%(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辅以康复护理对于肢体功能障碍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并发症

脑梗死是现阶段临床的多发病以及常见病,也是致使人类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脑梗死患者急性发病后,肢体功能障碍较为显著,对其后续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积极开展相关康复干预,促进肢体功能恢复[2]。基于此,以选取2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析予以康复护理的效果以及对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样本参数筛选:2022.12至2023.12,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数量:202例,分组:抓阄法,组别:参照组、研究组,各101例。参照组资料参数:男女各计52例、49例,选定年龄44-77岁,年龄均数为(60.51±3.32)岁。研究组资料参数:男女各计53例、48例,选定年龄45-78岁,年龄均数为(61.47±3.26)岁。研究开展患者参数资料完整,且满足比较要求(P>0.05)。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内容有:加强患者饮食管理,日常减少高胆固醇以及高脂肪食物摄入,并做好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发生,同时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避免关节变形,此外注重患者心理疏导,提高其治疗自信心。

研究组:康复护理,内容有:(1)康复计划制定。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针对性功能练习计划制定,在患者卧床期间需由护理人员协助其开展被动练习,同时要定时调整体位,确保其患侧肢体呈功能位,并对膝关节做以按摩及被动运动,以确保患者患侧血液循环状况良好,防止肌腱萎缩发生,但被动练习强度需循序渐进,保证运动有效性及安全性。(2)康复环境营造。做好病房的环境清洁,并将物品妥善摆放,防止患者发生跌倒,同时保证厕所、病房等地面干燥,并进行扶手架安装,防止意外事件发生。(3)康复练习。依据患者运动能力开展肢体的康复练习,若患者肌力较差,可进行肌肉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发生,并协助其开展被动练习内容,包括四肢屈伸、关节活动;针对肌力上将患者可指导其开展主动练习,内容涉及站立、坐立、行走等,后续可结合患者恢复状况延长训练时间,此外需指导其进行刷牙、进餐、脱衣服等日常生活能力练习,以确保患者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1.3评价指标

1.3.1运动功能

护理实施前后,借助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3]对归纳样本的运动功能展开测定,量表分为上肢、下肢,分别计66分、34分,值越高表明其运动功能越佳。

1.3.2并发症

统计归纳样本患者临床康复中是否出现压疮、深静脉血栓、中枢疼痛等并发症,并计算发生概率进行比对。

1.4结果统计

统计学软件:SPSS27.0,计量:t值检验,(均数±标准差)阐述,计数:卡方检验,例数(百分比)阐述,有差异:P值<0.05。

2、结果

2.1Fugl-Meyer运动功能

护理前评测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相似(P>0.05);护理后研究组值略高(P<0.05),如表1。

表1:Fugl-Meyer运动功能比对(IMG_256,分)

组别/时间

上肢

下肢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n=101)

23.63±3.11

30.74±3.29

15.58±2.31

20.12±3.11

研究组(n=101)

23.21±3.12

39.56±3.37

15.85±2.42

29.19±3.18

T值

0.958

18.821

0.811

20.493

P值

0.170

0.000

0.209

0.000

2.2并发症

研究组计算值低(P<0.05),如表2。

表2:并发症比对[n(%)]

组别

n

压疮

深静脉血栓

中枢疼痛

发生率n(%)

参照组

101

4

2

4

10(9.90)

研究组

101

2

0

1

2(1.98)

--

--

--

--

5.670

P

--

--

--

--

0.017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大脑供血中断导致的严重疾病,其发作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活动和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为减轻此疾病的不良影响,在积极治疗后需辅以优质的护理干预,确保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得到改善[4]

康复护理作为综合性的医疗护理方式,旨在综合运用物理疗法、职业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最大限度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5]。将此护理方式运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借助全面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再生与重建,从而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研究显示: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并发症统计差异显著,且研究组有更佳优势(P<0.05),进一步明确康复护理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有着积极影响,利用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能力,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有助于恢复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同时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总体来说,康复护理运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对其肢体功能障碍改善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刘玲玲,钟雯,冯锦绣.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睡眠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08):1952-1954.

[2]金京星,颜路.系统化康复护理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04):495-497.

[3]宋萍.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1):37-38.

[4]刘迎雪,孙江,邵丽楠.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6):208-210.

[5]陈静婷,林燕钦.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对其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5):2715-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