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塌渍配合TDP照射疗法在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术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中药塌渍配合TDP照射疗法在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术中的作用

张婕

徐州中医院肾内科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塌渍配合TDP照射疗法在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术中的作用。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的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形式将患者以25例每组纳入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执行TDP照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塌渍,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中应用中药塌渍配合TDP疗法,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中药塌渍;TDP照射;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

慢性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患者就需要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其中又以血液透析为主要的代替治疗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由于需要建立长期血管通路,患者可能会触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1]。因此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能帮助减少患者感染率,延长使用时间。动静脉内瘘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方法,能够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稳定的血管通道。但动静脉内瘘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无法完全避免,因此需要对应的干预手段来减少并发症,提高血液透析效率。中药塌渍配合TDP照射疗法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管理手段,比起单一的TDP照射,加上中药塌渍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过往的临床应用表明了其有效性[2]。但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群体的应用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将就药塌渍配合TDP照射疗法在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术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的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为31~65岁,平均年龄为(43.6±6.2)岁,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30~66岁,平均年龄为(43.5±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执行TDP照射疗法,手术后,患者接受TDP照射治疗。在患者的内瘘血管到肘关节的位置涂抹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先将TDP预热五分钟,之后持续照射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温度控制在38℃。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塌渍,选择的制剂成分为毛老虎、穿破石、何首乌、当归、千斤拔、大活血皮、木瓜、熟地。使用纱布将其包裹浸透中药外敷在患者的血管内瘘处,在中药塌渍结束后再进行TDP照射[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以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选择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率的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12(48%)

12(48%)

1(4%)

24%(96%)

对照组

25

7(28%)

10(40%)

8(32%)

17%(68%)

-

26.558

P

-

0.000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对比

组别

n

皮下血肿

血管狭窄

血管栓塞

血管硬化

发生率

观察组

25

1(4%)

1(4%)

0(0.00%)

2(8%)

4(16%)

对照组

25

3(12%)

3(12%)

2(8%)

1(4%)

9(36%)

X²

-

10.395

P

-

0.000

3 讨论

终末期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最后阶段,此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它通过人工方式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是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血管通路,而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将前臂的桡动脉与头静脉进行吻合,使得静脉动脉化,从而提供足够的血流量进行血液透析[4]。优点在于具有较好的长期通畅率和较低的并发症风险,能提供稳定的透析效果。然而,动静脉内瘘建立后并不完全可避免并发症,同样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狭窄、闭塞、血栓形成、感染、出血,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通路狭窄。狭窄会导致血流量不足,严重时血流过慢会引发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内瘘失效,影响血液透析的进行。因此动静脉内瘘必须得到妥善的维护和管理。中药塌渍配合TDP照射疗法在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术中的作用,是基于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与现代物理疗法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尝试。该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体现,利用中医外治法的优势,结合现代物理疗法的特点,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在于中药塌渍配合TDP照射疗法能够促进内瘘成熟,缩短成熟时间,同时中药塌渍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配合TDP照射可以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

综上,在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中应用中药塌渍配合TDP疗法,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底迎亚,曹小勇. 中药塌渍联合TDP治疗飞行人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西南军医,2021,23(4):352-354.

[2] 彭燕,李晓霞,李行,等. 中药塌渍联合TDP治疗仪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J]. 中国性科学,2020,29(8):103-105.

[3] 贾伞伞, 李海婷, 王倾, et al. 中药塌渍联合TDP照射在膝关节滑膜炎性肿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8):93-97.

[4] 杨立英. 中药塌渍结合TDP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临床研究[J]. 健|康必读,2021(17):62.

[5] 熊芬,杨淑娟. 中药塌渍联合TDP神灯在留置针致静脉炎 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7):2826-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