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对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负性态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安宁疗护对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负性态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张磊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610057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宁疗护对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负性态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30例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实施安宁疗护。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宁疗护改善了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的负性态度,提升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安宁疗护;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性态度

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病程较长并且总是反复发作的疾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这类疾病通常起病较为隐匿,并且不能明确病因或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常见的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该类疾病除了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外,还需要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在疾病终末期时,如何改善患者的负性态度以及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以我院患者为例,分析安宁疗护对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负性态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30例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实施安宁疗护

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9例与6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9.52±8.11)岁。

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为8例与7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2.38±5.25)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遵医嘱协助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告知患者不可擅自停药以及更改药量或换药;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观察组:实施安宁疗护: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及时进行阶梯镇痛、镇静、利尿、抗惊厥等,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反应,改善患者的不适感[1];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对生命末期治疗的自主权利,在整个疗护过程中,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患者的尊严感[2];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表情、言语、姿势、行为等影响和改变终末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意愿,帮助其缓解情感上的不安,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同时鼓励家属和患者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家属多陪伴患者做一些其感兴趣的事情,以分散注意力,使患者感受到被关怀;患者休养的病房环境应温馨、干净,可在室内种植一些绿植或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使病房充满温馨舒适感[3]

1.3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进行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分数越高。(2)生活质量:采用SF-36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对比数据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中的卡方值与t值处理,数据对比结果中以n(%)为单位表示的为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为计量资料,观察数据对比中的P值,若<0.05,说明具有差异性。

2结果

2.1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自评分

抑郁自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15

65.88±2.19

55.32±0.36

67.11±3.87

58.11±2.26

观察组

15

66.78±2.32

52.11±0.25

66.58±3.57

52.55±2.11

t

1.096

28.365

0.390

6.964

P

0.284

0.000

0.700

0.000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二。

表二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

活力

躯体疼痛

对照组

15

72.5±5.3

73.5±6.4

66.8±7.2

71.2±7.6

72.5±7.2

76.1±6.3

观察组

15

82.9±6.5

83.6±9.6

73.2±6.9

85.9±7.2

87.2±7.5

86.6±8.2

t

4.803

3.390

2.486

5.438

5.476

3.933

P

0.000

0.002

0.019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安宁疗护也称临终关怀,是指在患者的终末期为其提供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照护

[4]。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常常伴有各功能器官的损伤,此时常规的护理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相比于常规的护理模式,安宁疗护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对患者负性态度进行疏导,通过各个方面进行护理,使患者在心理以及身体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安宁疗护改善了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的负性态度,提升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松,顾艳荭,洪金花,等.基于学术团体的肿瘤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模式在晚期肿瘤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4,22(05):894-899.

[2]毛艳平,尚尔红.安宁疗护对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终末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2):244-245.

[3]王晓松,顾艳荭,洪金花,等.基于学术团体的肿瘤安宁疗护共同照护模式在晚期肿瘤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4,22(05):894-899.

[4]余桂龙.安宁疗护应用于肿瘤科病房中对生命末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3,9(33):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