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在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在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王月

扬州洪泉医院血液肿瘤科    江苏扬州    225200

摘要】目的: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在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方法:结直肠癌患者取样76例,入院时间2022年12月至2024年03月,随机抽签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分别给予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治疗(实验组)和卡培他滨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肿瘤标志物和VEGF分析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B淋巴细胞瘤2蛋白阳性细胞和人体抑癌基因p53蛋白阳性细胞低于对照组,实验组Bax阳性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实施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降低肿瘤标志物,有效调节相关蛋白表达,确保药物治疗安全程度。

关键词结直肠癌;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治疗效果

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就包括了结直肠癌,由于该种疾病缺乏特异性表现,在很多时候确诊已经出现了转移,因此会错失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需要通过化疗放疗方案来控制癌细胞转移[1]。卡培他滨是一种氟尿嘧啶类物质,能够抑制癌细胞,但是研究发现该种药物单独使用时无法促进生存期延长,因此需要联合开展贝伐珠单抗,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03月期间诊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抽签法分组实验组(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治疗)和对照组(卡培他滨治疗)。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51-76岁,均值(63.25±8.24)岁,BMI 19-25kg/m2,平均(22.20±1.85)kg/m2;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50-78岁,均值(63.81±8.12)岁,BMI 19-25kg/m2,平均(22.75±1.79)kg/m2。两组研究样本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卡培他滨(国药准字H20073024,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方法:1000mg/m2次,2次/天,一个周期21天,其中d1-d14天用药,连续治疗6个周期。

实验组:口服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方法:贝伐珠单抗注射液(S20120069,Roche Pharma(Switzerland)Ltd)7.5mg/kg,静滴60-90分钟,d0天用药;卡培他滨用法用量(1000mg/m2次,2次/天,d1-14天用药)同对照组,一个周期21天,连续治疗6个周期。

1.3观察指标

(1)肿瘤标志物和VEGF,包括:血清糖类抗原199、血清糖类抗原242、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VEGF,治疗后各项指标越低越好。

(2)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越低安全程度越高。

(3)相关蛋白表达,包括:B淋巴细胞瘤2蛋白阳性细胞(阳性判别标准:超过25%)、人体抑癌基因p53蛋白阳性细胞(阳性判别标准:超过20%)和Bax阳性细胞(阳性判别标准:超过51%)。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数据处理,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n,%),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有意义。

2 结果

2.1肿瘤标志物和VEGF

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肿瘤标志物和VEGF分析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肿瘤标志物和VEGF(±s)

组别

例数

血清糖类抗原199(U/ml)

血清糖类抗原242(IU/ml)

血清糖类抗原125(U/ml)

癌胚抗原(ng/ml)

VEGF(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38

113.25±9.02

58.95±5.69

90.36±6.25

32.25±4.59

67.25±6.39

27.52±5.02

77.25±9.36

42.96±6.36

420.36±40.35

300.02±26.69

对照组

38

114.02±9.24

65.02±6.69

90.49±6.35

43.25±5.36

67.52±6.49

38.59±6.02

77.68±9.78

50.32±6.95

420.99±40.52

350.48±30.69

t

--

0.367

4.260

0.089

9.609

0.182

8.705

0.195

4.815

0.067

7.647

P

--

0.714

0.000

0.928

0.000

0.855

0.000

0.845

0.000

0.946

0.000

2.2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不良反应n(%)

组别

例数

乏力

手足综合征

恶心呕吐

肝功能损害

贫血

中性粒细胞减少

实验组

38

5(13.16)

8(21.05)

12(31.58)

2(5.26)

2(5.26)

12(31.58)

对照组

38

3(7.89)

7(18.42)

10(26.32)

3(7.89)

1(2.63)

10(26.23)

X2

--

0.558

0.083

0.255

0.214

0.347

0.255

P

--

0.454

0.773

0.612

0.643

0.555

0.612

2.3相关蛋白表达

实验组B淋巴细胞瘤2蛋白阳性细胞和人体抑癌基因p53蛋白阳性细胞低于对照组,实验组Bax阳性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相关蛋白表达 n(%)

组别

例数

B淋巴细胞瘤2蛋白阳性细胞

人体抑癌基因p53蛋白阳性细胞

Bax阳性细胞

实验组

38

19(50.00)

9(23.68)

20(52.63)

对照组

38

30(78.95)

19(50.00)

9(23.68)

X2

--

6.950

5.654

6.746

P

--

0.008

0.017

0.009

3 讨论

为结直肠癌患者实施根治性手术是能够治愈疾病,但是在很多时候结直肠癌患者确诊之后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会错过手术治疗时机[2]。需要探究为患者应用化疗方案的效果,目前针对患者实施一些化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增长,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但是在应用奥沙利铂过程中,剂量累积对于患者的毒性作用,将降低治疗效果。卡培他滨是一种一代化疗类药物,在胸苷磷酸化酶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同时还会存在于肿瘤组织内,因此在应用期间对于患者的正常组织影响较小[3]。贝伐珠单抗则是一种分子靶向药物,能够有效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实现竞争性结合,从而达到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在此基础上发挥控制疾病进展的作用效果。实施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方案能够有效杀灭肿瘤细胞,清除微小病灶转移的情况,等到病情稳定,联合治疗方案又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能够持续性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延缓肿瘤进展。

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肿瘤标志物和VEGF分析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B淋巴细胞瘤2蛋白阳性细胞和人体抑癌基因p53蛋白阳性细胞低于对照组,实验组Bax阳性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实施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方案,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娟.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5):45-47+53.

[2]查亚云,廖立潇,曾灵芝,等.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3,36(05):1111-1113.

[3]缪敏,瞿凯泉,周娟,等.贝伐珠单抗对晚期结直肠癌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动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3,36(09):1328-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