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问题及对策

葛蓉

盐城市大丰区草庙水利管理服务站  江苏盐城    224134

摘要:本文以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特点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三农问题的优化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工程建设

前言: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是保障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然而,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监测机制、不完善的维护措施以及技术人才匮乏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工程设施损坏和效果下降。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一、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特点

(一)规模小

乡镇农田水利工程通常面向较小的地域范围,其主要目标是满足乡镇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求。相对于大型水利工程而言,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通常较小。这是因为乡镇农田的面积相对有限,需要用水的农田数量也较少。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乡镇农田水利工程时,会更加注重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满足局部农田的水资源管理需要。

(二)管理精细化

乡镇农田水利工程注重对农田水资源的精细管理,以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通过制定合理的灌溉和排水计划,既确保农田得到足够的灌溉水量,又保证农田在雨季或灌溉过剩情况下能够及时排水,以维持土壤湿度和良好的排水效果。精细的灌排水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作物根系的吸水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大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同时,在不同生长阶段和作物类型上还可以进行差异化管理,如在不同作物的生长季节和需水量上制定相应的灌溉方案,进一步提高灌溉水量的精确性和针对性。

(三)形式多样化

乡镇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要求,因此在水源选择、引水方式、灌溉技术等方面常常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为了满足不同农田的水资源需求,可以选择多种水源作为灌溉水源,如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等。通过多元化的水源选择,可以在不同季节和水资源条件下进行调配,保证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此外,乡镇农田水利工程还会采用多种引水方式。可以建设引水渠道来从可靠的水源地引取水源,或者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提取到地表进行灌溉。这些引水方式能够根据地理条件和水资源情况进行灵活选择,确保农田的供水需求。在灌溉技术方面,乡镇农田水利工程也会采用多样化的方法。除了传统的洪灌方式外,还可以使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条件,精确地灌溉水量和灌溉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生长质量。

IMG_256

图一 乡镇水利农田施工

二、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地区,由于资源有限,缺乏专业的水利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来进行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这会对工程的运营产生不规范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没有专业的水利工程师来进行工程设计、建设和维护,可能导致工程设计不够科学,施工质量下降,工程设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而缺乏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运营和日常维护,可能导致工程设备的故障得不到及时修复,运行管理不规范,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农田生产的不稳定。

(二)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乡镇农田水利工程位于乡镇地区,而乡镇政府的财力有限,因此工程建设时常面临建设和维护经费有限的问题,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工程设备的老化和损坏,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及时进行设备的修理或更换。维修不及时还会进一步加速设备的老化,最终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果。此外,受限于资金,一些乡镇农田水利工程可能无法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扩建工作。随着农田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工程规模和功能的调整是必要的。但是,由于经费有限,这些改造和扩建项目往往无法得以实施,导致工程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农田维护规划管理不科学

部分乡镇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工程建设不合理,灌排水的分配不均衡,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水资源浪费和土壤盐碱化,最终影响农田的生产能力。尤其是不科学的规划会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很多地区可能存在水资源短缺或过剩的问题。此外,规划不合理还会导致灌溉效果不均衡,一些地区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灌溉水源,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过量的灌溉导致水资源浪费以及土壤盐碱化等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可能导致工程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会使得灌排水的分配和调控不当,不能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四)缺乏监测和维护机制

如果乡镇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与维护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就会导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如果没有及时的维护和管理,工程设施可能逐渐损坏,进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和效果。这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机制不但可能导致工程问题无法及时察觉,而且还可能导致工程设施逐渐损坏,发生磨损、老化甚至严重故障等问题。

三、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工作人员是工程管理与维护的最积极因素,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因素,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就必须加强对乡镇地区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引导和推动专业人才向农田水利工程领域发展。可以组织相关培训课程,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培养乡镇地区的技术人员,以确保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乡镇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投入,提供资金和设备支持,为乡镇地区培养和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此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专业人才在农田水利工程领域发展,提升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加大资金投入

乡镇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抓手,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其管理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应该增加对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这包括增加用于工程建设、设备购置和日常维护的资金。另一方面还可以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引导社会投资者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以增加资金来源。此外,还要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经费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程管理的优化,降低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同时,建立健全的维护机制,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成本。

(三)加强规划管理

如果想要更好的实现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就必须需要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在工程建设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地形、水源、土壤条件等因素的详细研究,科学确定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同时,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确保灌溉水量能够满足农田的需求,减少浪费和损失。在运营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工作机制,这包括制定科学的灌排方案,确保水源可靠、供应稳定;建立水量监测与控制系统,实时了解灌溉水量和水质情况,及时调整灌溉方案;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通过科学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损坏的发生。

(四)建立健全的监测维护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逐渐步入了自动化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和维护机制在能够尽可能减少故障问题的出现。首先,应该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如传感器、远程监控系统等,实现对工程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同时,为了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和维修计划,并进行定期巡检和保养。其次,乡镇政府需加大对维护工作的投入和管理。这包括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培养和引进专业的维护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并监督和推动其执行。与此同时,可以加强对农民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水利设施维护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与专门的水利技术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借助专业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乡镇可以获得更全面和专业的维护指导,共同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完善监测和维护机制、引导专业人才发展,并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可以提高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效果的实现。这不仅对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于兴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治淮,2023(09):111-112.

[2]李慧玲.农田水利工程投资控制现状及应对措施[J].新农业,2023(17):87-88.

[3]穆丹.农田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策略分析[J].新农业,2023(1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