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

罗元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现有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将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45例,设为观察组)和流程优化前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45例,设为对照组)期间的急诊胸痛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两组急诊胸痛患者临床抢救指标(包括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持续时间)与急诊护理总体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抢救各项指标(包括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合理减少患者临床急诊救治时间,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提升抢救效果,具有积极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流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诊胸痛患者;临床抢救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施的日益完善,急诊科作为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救治场所,在抢救胸痛患者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胸痛作为急诊科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病具有突然、急剧的特点,且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并无明显的先兆症状,若未能迅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然而,当前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在面对胸痛患者时,存在一些繁琐耗时的环节,使得患者在急诊中的信留时间较长,抢救效果难以满足当今医疗质量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提高护理人员与医生的协同力,缩短救治时间,从而为急诊胸痛患者创造更为有利的抢救条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9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改进,旨在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对优化前后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前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选择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流程优化阶段(设为观察组)和流程优化前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设为对照组)期间的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共45例,包括23例男性,22例女性,总体年龄区间在36~70岁,平均年龄(55.42+4.58)岁;对照组:共45例,包括21例男性,24例女性,总体年龄区间在40~72岁,平均年龄(59.74+5.11)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优化前的常规护理:先对患者快速分诊,通过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抢救的紧急性。监测基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心肌酶测定、血液标本采集等,以更准确地评估病情以及实施对症治疗。基于诊断结果,医护人员将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静脉通道的建立、药物的给予等,确保患者在急诊抢救阶段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术后提供基本生活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化后护理流程:首先,急诊科护理人员安排定期培训(操作规范、操作步骤等)并组织实战演练,以煅炼和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医护人员在接到急诊患者电话后的短时限内迅速出诊,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顺畅的交流渠道,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记录。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通过轻柔的手法,加以运用相应药物来针对性地减轻患者的胸痛症状。转运途中需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发展,随时准备通知急救室做好急救前置工作。自行就诊的患者,其具体情况就需要医护人员尽快评估病情,开展相关检查,必须时可开展专家会诊。对于危重症患者,建立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过的急诊胸痛救治团队,以确保医护人员可以熟练应用急诊室与抢救相关的仪器、设备,并了解急性胸痛患者的症状特点与护理技能。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急诊护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通过详细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评估等环节,对患者进行全面而精准的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类型,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与护理,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最合适的医疗服务。

1.3观察指标

以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持续时间作为急诊抢救效果的考察指标;以调查量表的评分作为急诊护理总体满意率的考察指标,满分为 100 分,非常满意打分为90至100 分;基本满意打分为70至89分;低于6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25.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t检验,当P<0.05即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抢救效果影响

从结果可知,观察组在临床抢救的各项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指标比较[(), min]

组别

n

急诊停留时间

分诊评估时间

急诊持续时间

观察组

45

6.12±2.11

1.64±0.55

42.10±8.54

对照组

45

11.52±2.41

3.54±0.41

58.76±9.86

t

10.102

13.223

8.744

P

0.000

0.000

0.000

2.2急诊护理总体满意率

从结果可知,在急诊护理总体满意率上,观察组满意率高达93.33%,明显比对照组(77.78%)满意率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诊护理总体满意率情况[n(%)]

组别

n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45

20

22

3

93.33

对照组

45

15

20

10

77.78

2

5.413

P

0.021

3讨论

急诊胸痛患者因其病情的突发、危急性以及高危险性,要求医疗团队能够迅速而有效地进行急救。然而,在实际急诊护理工作中,分工不明、职责混乱以及时间较长等问题对患者的抢救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急诊胸痛患者护理中,如果通过对急诊护理流程的有针对性优化,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及时、全面和个性化的医护服务,有效提高抢救效果。这对于急诊科的临床实践和患者的整体医疗体验都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急诊抢救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观察组的急诊护理总体满意率也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采取优化措施使得急诊护理流程更为科学、高效,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迅速和有效的救治。

参考文献:

[1]魏安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J].重庆医学, 2019(A01).

[2]李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J].妇幼护理, 2023(6).

[3]王立华,耿秀莲.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