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药学干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药学干预研究

吴鹏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新泰市   271219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普内科社区诊治的50例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对比法,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包括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用药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天,对照组为13.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率,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药学;干预研究

引言

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抗生素并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治疗获得性肺炎的关键因素之一。药学干预在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药师的专业指导和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然而,目前对于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学干预研究还相对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仍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药学干预策略,特别关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有效途径和措施。通过对不同干预方案的比较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药学干预策略,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普内科社区诊治的50例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对比法,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包括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用药依从性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包括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用药依从性等,具体内容如下:(1)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情况的全面评估,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药师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2)合理选择抗生素。药师应该根据患者情况、细菌感染类型和药物特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生素。例如,对于轻度感染患者,药师可以选择更加温和的抗生素,以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对于重度感染患者,药师则可以选择更加强效的抗生素,以确保治疗效果。对于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以下几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剂量一般为成人每日250-500mg口服三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剂量一般为成人每日250-500mg口服一次。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剂量一般为成人每日500-750mg口服一次。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剂量一般为成人每日500mg口服三次。(3)提高用药依从性。药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例如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和解释,确保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及时的解答和建议;设置用药提醒服务,通过电话、短信或APP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此外,药师还可以与医生和护士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用药计划,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习惯。

1.3观察指标

对比药学干预,包括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用药依从性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研究中,共有50例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参与,其中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经过药学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病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组别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平均住院时间(天)

复发率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

82%

13.2

20%

16%

观察组

96%

10.6

8%

12%

3讨论

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诱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感染源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中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要病原体。长时间的身体疲劳和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从而易感染获得性肺炎。长期卧床会导致肺部通气不畅,气道分泌物增多,肺部感染率增加。长期吸烟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免疫力减弱,从而易患获得性肺炎。空气中的尘、烟、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质会刺激肺部黏膜,破坏肺部防御机制,导致易感染获得性肺炎。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由于其免疫力较弱,更容易感染获得性肺炎。所以,获得性肺炎的诱因是多种多样的,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获得性肺炎。

药师作为临床药学团队的一员,可以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药师的介入不仅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临床药学干预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药学干预可以帮助医疗团队更好地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药物,调整合理的用药剂量和方案,监测用药效果,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药学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药师在临床药学干预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他们不仅是药物治疗的专家,更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提升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实现个性化精准医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药学干预研究中,药师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药师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药学干预中,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方案、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监测用药效果等措施都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有力支持。药师不仅是药物治疗的专家,更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应该不断加强药学干预的研究和实践,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雨亭.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化的中西医危险因素研究[D].天津中医药大学,2023.

[2]郑昕.重症肺炎中医证候特征文献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天津中医药大学,2023.

[3]滕竹,周萍,张一娜.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3,32(03):304-308.

[4]钟晨阳,陈成.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肺炎旁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23,28(07):984-988.

[5]黄靓,陈涛,陈杰.普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药学干预研究[J].今日药学,2018,24(08):6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