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

王黎明

身份证号:41108219900512185X

摘要:空气监测是环境保护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大气中各种污染物及气象参数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可以有效评估大气质量状况,为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在进行空气监测时,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比对性,才能真正保障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

引言

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是监测数据有效性和可信度的关键。仅依靠高质量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是不够的,加强实地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包括环境条件评估、质量保证与控制等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对大气环境的准确监测和有效管理。

1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质量控制能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精确地控制监测设备的安装和校准,以及监测过程中环境条件的稳定,可以减小误差,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度,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质量控制有助于比对不同监测站点的监测数据。在多个监测站点进行监测时,质量控制可以统一标准、流程和方法,确保各监测站点获取的数据相互比对一致,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提供准确的环境质量评估结果。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监测数据异常情况。监测现场可能会受到自然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数据异常。通过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异常数据带来的误解和错误决策。

2环境监测中空气质量现场质量控制的现状

2.1环境监测环境较为复杂

环境监测现场存在各人为因素的干扰,例如现场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错误、设备误操作等。这些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监测数据的失真和误差,降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空气质量现场常常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和波动,如风速、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监测设备和样品收集过程产生影响,导致监测数据的波动和不稳定,从而影响对空气质量的准确评估。环境监测站点通常面临着资源有限和设备老化的问题。缺乏必要的设备更新和维护,可能导致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工作稳定性下降,进而影响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2.2监测点选择不合理

一些监测站点可能距离重要污染源较远,导致监测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附近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影响监测数据的可信度。有时监测站点设置在环境条件不稳定的区域,如高楼大厦附近、交通拥堵路段等,会受到局部微观环境的干扰,导致监测数据受到误差影响。存在一些潜在的污染源区域未被覆盖到监测站点中,导致监测数据无法全面反映整个监测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限制了对污染源的有效管控。监测点选择不合理导致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使得监测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影响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

2.3空气监测现场采样管理不佳

良好的采样管理是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但现实中存在着空气监测现场采样管理不佳的问题,监测现场采样设备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老化,设备维护不及时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人员在采样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符合标准操作流程,导致采样误差增加,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由于种种原因,监测现场可能存在采样频率不足的情况,导致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全面性不足,无法全面反映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采样管理不佳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监测结果失去实效性,难以为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3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完善管理监督,实现质量控制

在环境保护机构中设立专门的空气监测部门,该部门负责制定监测计划、组织实施监测任务、管理监测数据等工作,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标准化。建立健全的监测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明确监测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流程,规范监测设备的使用和校准,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数据质量评估、监测设备维护、质量控制和内部审核等方面,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和可靠。设立标准化的监测流程和数据记录系统,确保监测过程透明化和可追溯性,同时促进监测数据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增进监测数据的实用性和可比性。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监测现场和数据进行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提高监测质量和服务水平。

3.2基于现场情况的采样方案

为了确保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立基于现场情况的合理采样方案。明确监测目的和所关注的污染物种类,结合监测计划和目标,制定符合需求的采样方案。根据目标污染、监测区域范围和分布特点,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在不同污染源周围设置监测站点。考虑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如风向、风速、温度等,合理选择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根据监测目标的不同,可以采取现场实时监测、袋式采样、冷凝采样、吸附管采样等不同的采样方式。严格遵守采样操作规程,使用标准化的设备和器材,保证采样过程中无干扰、无污染。采样后及时将样品存储于适当的容器中,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或氧化,确保样品完整性。进行质量评估,比对监测数据和参考值,及时发现异常和误差,并制定改进措施进行数据提升。

3.3加强对采样仪器的管理

为了确保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需要加强对采样仪器的管理。根据监测要求标准,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专业采样仪器,并优先考虑具有国家认证、质量标识等产品。对每台采样仪器建立档案,记录其购买来源、型号规格、出厂日期、接收日期等信息,方便进行追溯和管理。建立维护计划,明确采样仪器维护时间、方式、内容等,并按计划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建立校准程序,确保采样仪器的精度和准确性。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校准,记录校准结果并保留相关证明文件。将采样仪器存放在干燥、防、恒温的环境中,避免仪器受潮、过热或受到机械损坏;使用防护套、仪器箱等保护装置。根据仪器的使用寿命、更新周期等因素,制定设备报废更新机制,及时淘汰老化的设备,并进行适时的更新升级。

3.4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定期组织针对监测人员的专业培训,包括环境监测法律法规、监测方法和仪器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使其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建立监测人员考核机制,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能力认证。通过考核,激励监测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

建立技术支与交流机制,组建专业团队或委托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解决监测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监测人员提供学习资源,便于他们深入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促进监测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专题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分享经,增进彼此合作意识和共同进步。鼓励监测人员积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攻关,促进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结束语

在空气质量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空气监测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气污染状况、科学评估环境质量,从而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宁宁.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4):176-178.

[2]黎军.环境工程中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J].广东化工,2021,48(22):148-149.

[3]王亮亮.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J].化工管理,2021,(30):36-37.

[4]李红云.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2):52-53.

[5]吴俊.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0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