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亢秦丽

   西安大兴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9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探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疼痛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胃肠外科手术;疼痛;并发症;生活质量

胃肠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涉及胃、肠等消化器官的切除、修复与重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效果不断提升,但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仍是影响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胃肠外科手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近年来,护理领域不断发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旨在通过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流程,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1]。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9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探究组,每组45例。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见表1。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女/男

年龄(岁)

体质指数(kg/m2

探究组

45

27/18

38.28±4.21

22.37±2.28

常规组

45

21/24

38.39±4.17

22.24±2.33

X/t值

1.607

0.125

0.268

P值

0.205

0.901

0.790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在18-75岁之间;接受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术前已存在严重疼痛或慢性疼痛病史者;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拒绝参与研究或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定期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同时密切关注手术伤口情况,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预防感染。管道管理方面,妥善固定各类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饮食指导则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确保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此外,基础康复锻炼包括床上活动、早期下床行走等,以促进患者胃肠道蠕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加快术后恢复。

1.3.2 探究组

探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首先,在术前阶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教育。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心肺功能以及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流程、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及并发症以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理念和目的,提高患者的合作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在术中阶段,与手术团队紧密合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优化麻醉方式,选择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和剂量。同时,保持手术室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减少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术后阶段是关键的实施环节。首先,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结合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方法,确保患者的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其次,早期拔除不必要的引流管,减少感染风险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此外,鼓励患者尽早进食和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训练,以加速康复进程。最后,在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指导。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疼痛水平和生活质量,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同时,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康复锻炼方法和药物使用等,确保患者能够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1.4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感染、出血、吻合口瘘、恶心呕吐、营养不良、伤口裂开。

(2)疼痛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

(3)生活质量。应用本院自拟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包括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疼痛感知、睡眠质量5个维度,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计数资料用(%)描述,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描述,经t检验,P<0.05为有差异。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后,探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见表2。

表3 并发症发生率

组别

例数

术后感染(n)

出血(n)

吻合口瘘(n)

恶心呕吐(n)

营养不良(n)

伤口裂开(n)

并发症发生率(%)

探究组

45

2

1

0

1

0

0

8.89

常规组

45

3

2

1

3

1

1

24.44

X值

-

-

-

-

-

-

3.920

P值

-

-

-

-

-

-

0.048

2.2 疼痛水平及生活质量

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疼痛水平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疼痛水平及生活质量(x±s,分)

组别

例数

VAS

身体功能

心理状态

社会功能

疼痛感知

睡眠质量

探究组

45

2.25±0.15

17.25±2.14

17.07±2.28

17.18±2.23

17.11±2.19

17.07±2.21

常规组

45

3.47±0.35

15.28±3.17

15.22±3.21

15.19±3.23

15.30±3.17

15.22±3.11

t

21.492

3.455

3.152

3.401

3.151

3.253

P

0.000

0.001

0.002

0.001

0.002

0.002

3 讨论

胃肠外科手术作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手段,其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逐渐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传统护理模式往往侧重于术后症状的被动应对,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则强调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管理。通过术前教育减轻患者焦虑,优化麻醉和镇痛方案,以及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旨在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更快恢复[2-3]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探究组患者在疼痛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这一结果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通过多模式镇痛策略,探究组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了疼痛对康复进程的阻碍。同时,早期康复锻炼和精细化管道管理降低了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此外,探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这得益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患者整体状态的关注。通过个性化的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患者不仅在身体上得到恢复,在心理和社会功能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综合性的护理策略有助于患者更快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护理模式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孔招云,罗晓芳.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运动锻炼的效果[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3,30(10):41-45.

[2]罗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3):158-160.

[3]林艺武,卓慧珍,林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09):19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