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理念融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结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慢病管理理念融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结果观察

陈淑贤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对慢病管理理念融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结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94例,采取双色球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47例作为参照组,另47例作为研究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慢病管理,对比2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及空腹血糖正常率及体重、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空腹血糖正常率比参照组高,体重、总胆固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患护理中融入慢病管理理念可获得理想效果,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病人相关指标,并且可进一步改善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慢性管理理念;护理效果;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血糖水平异常升高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而冠心病则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液通道阻塞或是狭窄而诱发的心血管疾病[1]。两种疾病的发生均离不开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对于合并两种疾病的病患而言,治疗难度会比单一疾病患病者更高。在疾病的影响下,病患身心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当临床对病患实施治疗时,应当对护理方案的应用引起高度重视。慢病管理理念是一种具有一定综合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的高效护理方法[2],其不仅极为注重病人在医院治疗期间的生理需求及心理需求,并且在病患出院后也会获得持续性干预服务。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慢病管理理念融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结果进行观察,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94例,采取双色球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47例作为参照组,另47例作为研究组。参照组男女比例26:21,年龄范围55岁至65岁,均值(61.742.31)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5:22,年龄范围56岁至64岁,均值(60.942.26)岁,2组资料对比差异小,P>0.05,可比。

1.2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具体为:在病患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对其实施基础健康指导,按照医嘱要求为其提供常规延续性护理,针对其饮食方案进行调整。

在参照组基础上对研究组实施慢病管理,具体为:

第一,在相应科室中选拔资历深且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同时邀请营养学专家、健康顾问学者等共同组建慢病管理团队。对所有组员实施培训,将职责细分到个人身上,严格核对工作流程。

第二,在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当立即为其创建个性化健康档案。对病患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体重以及总胆固醇水平进行测量评估,同时调查病人对糖尿病、冠心病的知识认知度,对病人运动情况、身体耐受度、健康情况以及营养状态进行全面、深入评估。

第三,结合病人实际疾病情况为其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饮食计划,内容涉及食物类型、营养成分、热量等要素。为病患提供全方位饮食指导,将进食时长及进食分量的合理控制方法告知病患,引导其多食用清淡类食物,叮嘱其必须戒烟戒酒,确保血糖值、血压值及总胆固醇水平均获得良好控制。

第四,按照病患身体情况为其制定相应运动计划。内容涉及运动时长、运动方法、运动频率以及运动强度等,通过指导病患开展适当运动锻炼,使病人血糖水平获得有效调节。鼓励病患坚持定期锻炼,确保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范围。

第五,及时反馈,提供定期监督指导。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为病患创造快速沟通平台,通过电话联系或是微信交流等随访方法,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对病患实施随访,对病患运动情况、饮食情况及体重变化进行了解,明确病患是否存在问题,若有,则及时提供解答。按照病患身体恢复情况对其运动计划进行科学调整,嘱咐病患应当以轻松愉悦的心态面对疾病。随访时间为1年。

1.3观察指标

第一,对比2组入院时、1年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及空腹血糖正常率。

第二,对比2组6个月后及12个月后的体重、总胆固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

1.4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采取SPSS22.0软件,(%)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xs)为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入院时、1年后空腹血糖正常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1年后空腹血糖正常率比参照高,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一。

表一 对比2组入院时、1年后空腹血糖正常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空腹血糖正常率

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入组时

1年后

入组时

1年后

参照组(n=47)

5(10.63)

36(76.59)

42(89.36)

11(23.40)

研究组(n=47)

6(12.76)

44(93.61)

41(87.23)

3(6.38)

X2

0.103

5.371

0.103

5.371

P

0.748

0.020

0.748

0.020

2.2对比2组相关指标

随访12个月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二。

表二 对比2组相关指标(xs)

组别

体重(kg)

总胆固醇(mmol/L)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参照组(n=47)

73.363.91

5.111.01

129.8813.63

89.718.75

研究组(n=47)

68.092.61

4.350.07

122.9710.41

84.208.66

t

7.685

5.146

2.762

3.068

P

0.000

0.000

0.006

0.002

3.讨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具有较大治疗难度的疾病,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病率也呈逐渐升高趋势[3]。为进一步强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患的治疗效果,避免疾病对病患机体造成进一步损伤,临床必须对病患实施更为有效、合理的护理方案,确保能够在科学调节病人代谢紊乱现象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血糖水平,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空腹血糖正常率比参照组高,体重、总胆固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患护理中融入慢病管理理念优势明显,究其原因,慢病管理要求不同学科医护人员共同组建护理团队,注重病患饮食方案、运动计划的调整,通过全面性、系统性、持续性护理干预[4],使病患对冠心病、糖尿病有更正确、全面的认识,同时使病患形成健康饮食习惯,对其饮食结构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纠正,强调病患应当根据运动锻炼计划坚持定期开展运动,确保能够在控制体重的同时调节血糖水平,强化自身身体素质,在长达1年的随访干预中,病患各项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

综上,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患护理中融入慢病管理理念可获得理想效果,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病人相关指标,并且可进一步改善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云,徐宇红,叶新华,等. 基于“南丁格尔+”理念的慢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C]. //海峡两岸专科护理论坛论文集. 2018:25-32.

[2] 卢转灵,彭燕红,李少妮. "互联网"理念下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 糖尿病天地,2020,17(6):1.

[3] 王希,李葆青,吴鋆. 基于行为目标达成度理念的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及健康素养的影响[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6):1180-1185,1196.

[4] 光国志. 基于"价值健康"理念的慢性病管理模式研究[J]. 安徽医专学报,2022,2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