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培养联合血清学检验筛查布鲁氏菌感染的准确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用血培养联合血清学检验筛查布鲁氏菌感染的准确率分析

杨聪 高建炜

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50011

【摘要】目的:临床为了准确筛查布鲁氏菌感染情况,研究联合应用血培养和血清学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180例疑似布鲁氏菌感染患者,将WS269-2019布鲁氏菌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均实现血培养、血清学检验,实现检验结果分析。结果:联合检验的检测结果均高于血培养和血清学检验结果,与其比较结果为P<0.05。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血清学检验结果,与其比较结果为P<0.05。结论:血培养联合血清学检验筛查布鲁氏菌感染具有更高准确率,临床值得探讨。

【关键词】血培养;血清学;布鲁氏菌感染

    布鲁氏菌感染容易发生布氏菌病,为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存在的传染性较强。随着人们近几年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变化,该疾病发生率提升。鲁氏菌感染传播途径为家畜,侵入人体后,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关节痛症状等,也可能面临一些并发症,如:毒血症、菌血症,威胁患者的生殖系统、循环系统[1]。尽早诊断鲁氏菌感染,加强传染源控制,避免病情严重。临床检验鲁氏菌感染的方法很多,如:血培养、血清学检验等,但是,单一方法诊断可能面临漏诊、误诊情况,耽误患者治疗。所以,为了保证鲁氏菌感染检验准确率提升,建议联合应用血培养和血清学检验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选择180例疑似布鲁氏菌感染患者为对象,其中90例为男性、90例为女性,年龄30岁到70岁,平均(40.56±0.34)岁。

1.2 方法

血培养:在室温情况下储存血培养瓶,药物应用前,抽取需氧瓶、厌氧瓶各一个,并将其放置在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孵育。培养仪结果为阳性后,将其转种血琼脂平板,当发现存在细小沙滩样生长菌落,经梅里埃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是否为布鲁氏菌。

血清学检验:每份血清用5只试管,第一管加入2.4mL生理盐水,第二管不加,第三到第五管各加0.5mL生理盐水。用移液器向第一只试管中加入待检血清0.1mL,反复吹吸混匀后从中吸取0.5mL分别加入第二管和第三管,从第三管开始倍比稀释混匀至第六管,吸取0.5mL弃去;随后从第二管开始每管加入稀释好的抗原(按照说明书提供的稀释度操作)0.5mL,使得第二管到第五管均为1mL。这样血清的稀释度分别为1:25、1:50、1:100、1:200、1:400。试验设置阴性对照和抗原对照。所有试管放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h后取出,静置2h后观察凝集现象。所有操作按照规范实施,检验完成后,发现血清存在的凝集现象(+)明显,凝集效价为最高的血清稀释倍数。

1.3 指标判定

    基于WS269-2019布鲁氏菌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进行血培养、血清学检验和联合检验的诊断结果,并进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结果判定和统计学符合(P<0.05),所有数值应用SPSS27.0软件:如:数值表示按照百分比模式、均值模式,并实现卡方检验和T数值检验。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联合检验的检测结果均高于血培养和血清学检验结果,与其比较结果为P<0.05,见表1。

表1 检测结果

诊断方法

金标准

合计

阳性

阴性

血培养

阳性

73

22

100

阴性

27

58

80

血清学检验

阳性

75

20

95

阴性

25

60

85

联合检验

阳性

92

5

97

阴性

8

75

83

合计

100

80

180

2.2 血清学和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

血清学:灵敏度75%(75/100)、特异度75%(60/80)、准确性75%(135/180)、阳性预测值78.94%(75/95)、阴性预测值70.58%(60/85)。

联合检验:灵敏度92%(92/100)、特异度93.75%(75/80)、准确性92.77%(167/180)、阳性预测值94.84%(92/97)、阴性预测值90.36%(75/83)。

联合检验的检测结果均高于血清学检验结果,与其比较结果为P<0.05。

3 讨论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存在的生命力较强,其包含的生物型为19个,其中羊种菌、牛种菌、猪种菌、犬种菌为主要致病菌[2]。布鲁氏菌如果处于的环境比较恶劣,则表现为明显变异反应。如果对确诊布鲁氏菌的牲畜乳制品、肉制品食用,导致人体感染布鲁氏菌,且和布鲁氏菌确诊的牲畜直接接触,也可能使人体发生感染。患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的症状为气管炎反应,患者面临的痛苦较大,导致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等。随着患者病情的严重,则患者全身内皮系统增生异常,对生殖系统的损伤较大[3]。特别是布鲁氏菌感染初期,能够对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后,则导致人体突变细胞清除能力被影响,且布鲁氏菌的生长情况被抑制。在吞噬细胞夹膜中布鲁氏菌繁殖大量,导致淋巴系统被破坏,随之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导致人体血液感染严重,使患者的机体血管、肝肾功能等发生严重,全身性感染明显,当患者的肢体功能被限制后,面临较大的残疾、死亡风险

[4]。布鲁氏菌临床不具有一定特异性,症状复杂,单一症状不利于确诊,早期诊断难度大,可能发生误诊现象,所以,疾病尽早诊断非常必要。

临床诊断布鲁氏菌的方法很多,常见方法为血培养、血清学检验。其中,血培养方法对操作提出较高要求,因为环境、温度因素影响较大,鉴别困难,无法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面临的误诊和漏诊率较高[5]。血清学检验方法多使用试管凝集试验,IgM类抗体检出准确,能实现布鲁氏菌感染的定性分析,具有的准确性、特异性明显,且该方法实际操作简单,较短时间内都能得出结果。但是,血清学检验方法因为特异性抗原的威胁较大,无法保证试剂的稳定性,可能面临假阳性。本文研究分析,联合检验的检测结果均高于血培养和血清学检验结果,与其比较结果为P<0.05。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血清学检验结果,与其比较结果为P<0.05。结果证明血培养联合血清学检验在筛查布鲁氏菌感染中准确性更高。

综上分析,检验布鲁氏菌感染中,经血培养、血清学联合检验,实际应用更准确,能避免发生漏诊和误诊情况,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侯淑芬,马丹丹,许少莉,等. 血培养联合血清学检验对布鲁氏菌感染诊断的价值分析[J]. 临床研究,2023,31(6):121-123.

[2] 杨秋菊,于彬彬,张青,等. 云南省2010-2019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及流行趋势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3,39(3):258-262.

[3] 罗波艳,聂守民,王曦迎,等. 《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应用的调查评价[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3,39(5):509-514.

[4] 梁晨,魏伟. 呼伦贝尔市129例急慢性职业性布鲁氏菌病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4,42(3):195-198.

[5] 刘雅雯,王显军,杨丽萍. 对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荧光偏振法诊断布鲁氏菌病准确性的Meta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3,39(4):409-417.

课题名称: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夏布鲁氏菌病疫源地环境中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项目编号:2022AAC0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