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探讨

张  燕

(重庆金进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两江新区 401122)

【摘要】人工挖孔桩逐步落为淘汰限制技术,虽有诸多缺点,尤其在安全方面,但在特定工程环境下,人工挖孔桩仍具有不可替代重要性,作为工程人应掌握人工挖孔桩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技术,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通风、照明,做好临边防护等安全措施,做到质量与安全并重,掌握人工挖孔施工技术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  人工  桩  施工技术  质量问题

桩基工程在建设工程中大量运用,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因人工挖孔桩具有劳动强度较大,安全性较差的特点,已为限制使用、逐步淘汰施工工艺,即便如此,机械设备进出困难,或机械使用条件受限的特定环境中,人工挖孔桩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人根据多年工程经验,就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技术进行探讨。

1.挖孔桩定位

测量人员放线时采用300mm长IMG_25625钢筋(端头涂红油漆)做好桩芯坐标定位,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破坏,清除桩径范围内的表面松土,以定位点为圆心,按桩基的图示尺寸桩径+护壁厚度撒出灰线,进行锁口梁进行施工,在过程中应随时复查定位。待锁口梁砼成型后,重新测量放线,在梁上上根据桩位轴线弹出正交的十字控制线,以便施工时检查纠偏。

2.人工挖孔桩土石方开挖

2.1.土层开挖

土层开挖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从上至下进行人工挖土,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成孔,开挖以2人为一个小组配合,经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每进尺1米做混凝土护壁一次,即以1米为一个施工段直至中风岩层面;若土层密实度较差,易发生土壁垮塌现象时,每挖进0.5米做一次护壁,确保施工安全。在护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或24小时)以上才能开挖下段

2.2.锁口施工

开工时先对锁口梁基础进行整平,测量标高,绑扎锁口梁钢筋,要注意底部要留保护层。现浇锁口梁砼,锁口梁在施工时应高出地面300mm。

2.3.基岩成孔

桩基础持力层岩石采用人工开挖。挖石方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风镐、水钻进行,采用风镐开挖时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允许尺寸误差3cm。水钻开挖则先四周钻孔,再开凿中间部分。由于水钻施工工艺如下

(1)施工人员组合:2人一组使用一台水钻施工1个孔,其中井下作业每孔1人,地面负责出渣1人。

(2)施工顺序

⑴钻取四周岩石:沿桩基孔壁布置若干个取芯点,取芯直径为150mm,取芯圆与锁口内壁相切,取芯圆之间的距离为130mm。依次钻取外周的岩芯,取出的岩芯高约500mm,将外周岩芯取完后桩芯体岩外围便形成一个环形临空面。

⑵钻取中间岩石: 沿桩半径钻取岩芯,将桩芯岩体等分成若干等份,每份占桩芯岩体的体积控制在0.1m3以内,重量控制在200kg,以便于岩体破裂。

⑶手电钻打孔:用手电钻在桩芯岩体上钻眼,再将桩岩石分成六等份。

⑷插入钢楔、击打钢楔分裂岩石:在沿桩基径向手电钻钻出的孔内打入钢楔,用大锤锤击钢楔使岩体获得一个水平的冲击力,在水平冲击力作用下岩石沿铅锤面被拉裂,底部会发生水平剪切破裂。依次分裂岩体,直至该层桩芯岩体全部被破裂。

2.4.垂直运输土石方及渣土堆放处

桩孔内出运土石方采用钢管搭设固定提升架(顶上铺盖彩钢板作防雨用),提升架选择在空旷宽敞的地方搭设完毕后,吊运放置至施工桩孔位井圈上,并采取加固措施,确保提升架牢固平稳。采用人工及机械配合进行垂直运渣土;渣土装入橡胶制品的提土桶内,采用电动设备(电动葫芦)提升到地面,装入灰盆使用塔吊或吊车吊运至渣土临时堆放场地,严禁堆放到桩孔边。

2.5.桩位、垂直度、直径校核

每开挖完成3m,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井圈上的十字控制线进行桩孔的检查,作为往下施工模板对中和桩位垂直度偏差控制的依据。检查分土方开挖、混凝土护壁二次进行,必须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保证位置准确。

3.护壁施工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设计文件、相关规范要求及现场地质实际情况,人工挖孔桩在全段土层均采取钢筋混凝土护壁临时支护。

4.钢筋笼制安

挖孔桩桩芯钢筋笼采取现场孔外绑扎成型,主筋的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按设计要求及实际长度在孔上进行钢筋的配料,主筋下料时,同一断面范围内搭接头的数量不超过主筋数量的50%,箍筋制作时要确保主筋的保护层不小于50mm。

选用合适的吊装机械,吊装机械的选用应考虑钢筋笼的长度、重量,考虑机械的站位要求,作业高度是否受限等要求,是整笼吊装入井,还是分段吊装入井。

5.桩芯砼浇筑

钢筋就位检查合格后,即进行桩芯砼浇筑,桩芯砼根据地下水情况采用水下砼或普通砼,采用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为了防止砼离析,应将导管直接接入井内,距孔底2m,边浇边提升管子,每次浇筑高度应控制在1.5m,振动采用机械振动,操作者每浇筑1m 左右下井打一次振动棒,或在井内随砼的浇筑高度而灵活打棒。浇筑时遇地下水采取水下浇筑。

为确保桩身完整性及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桩顶按设计标高超灌混凝土1000mm以上。

6.通风照明、人员上下及临边防护

(1)孔内照明及通风

孔内照明采用12V低电压,使用100W防水带罩灯泡,用防水绝缘电缆引下,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若孔内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超过三级标准深度限值或孔深达到5m时,下井前先用鼓风机连续送风,通风量不少于3m³/min(每人),出风口距离操作人员应不大于2米,施工时要连续不断向孔内输送新鲜空气。

(2)人员上下

作业人员上下桩孔采用钢爬梯,人员上下采用爬梯,爬梯挂在井口预埋锚环穿的横梁上固定,作业人员上下井时必须系上比孔深略短的安全绳,必须将安全带系挂在防坠器上,以防失足坠落。

爬梯固定措施:爬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护壁或开挖的岩石井壁上,确保安全、结实、牢固,每4步固定一处,每处采用两组螺栓固定。

7.结语

人工挖孔桩作为特殊环境下不可替代的施工工艺技术,作为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对其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安全技术风险熟练的掌握,并能在施工过程中灵活运用,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自身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 陈飞飞.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5)

[2]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J]. 陶渊.江西建材,2022(09)

[3]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 候雅东;陈庚德;陈亮.建筑与预算,2022(07)

[4]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的桩端后注浆技术研究[J]. 杨建伟.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04)

[5]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研究[J]. 王志.运输经理世界,20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