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新时代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李音丹

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管理委员会  浙江平湖  314200

摘要: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对于推动被审计单位规范内部管理、防范风险隐患、促进提质增效、弘扬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内部审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作用,探讨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路径和思考,以期为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时代;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廉政建设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内部审计不仅是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更是对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评价和改进。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对于推动单位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内部审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

1.1强化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效率

内部审计通过对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的审查和评价,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强化内部控制,提升单位管理效率。通过内部审计,单位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经济活动中的违规行为,确保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1.2防范风险隐患,保障经济安全

内部审计是单位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全面审查,能够发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的风险隐患,及时提出预警和应对措施,从而有效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单位经济安全。

1.3促进提质增效,推动可持续发展

内部审计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深入分析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单位提质增效。通过内部审计的推动,单位可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1.4弘扬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正

内部审计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发现和揭露腐败行为,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内部审计的开展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提升单位形象和社会信誉。

2.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单位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内部审计视为“形式主义”或“走过场”,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这种观念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效果。

2.2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一些单位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审计标准和操作规范,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部分单位在执行内部审计制度时原则性不够,存在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2.3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素质不高

当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相对匮乏,很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由财会或行政人员兼职,专业结构大多偏向于财务会计和经济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审计业务知识和专业能力,非专职、非专业、非独立的“三非”现象较为普遍,难以胜任内部审计工作。

2.4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衔接不畅,监督合力不足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审计目标、范围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两者之间的衔接和配合不够紧密,导致监督合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监督的整体效果。

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路径和思考

3.1提高内部审计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一环,其有效实施对于规范单位内部管理、防范风险、促进提质增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部分单位在内部审计方面仍存在意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实际效果。因此,提高内部审计意识,需要单位从上至下形成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更是整个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领导应率先垂范,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组织学习内部审计的相关知识和政策,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促进单位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领导机制,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同时,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力量配备,并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建设,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不受干扰地开展。此外,还应建立内部审计工作的考核机制,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审计工作。在实践中,通过举办内部审计知识讲座、开展内部审计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明确审计目标和任务等方式,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档案、定期报告内部审计工作进展等方式,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3.2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执行力度

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细致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的目标、范围、程序和方法,为审计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有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同时,制度应涵盖审计质量控制、风险管理、信息报告等方面,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全面覆盖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另外,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于执行不力、违规操作等行为,应严肃处理,确保内部审计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此外,还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执行内部审计制度的能力和水平。

3.3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专业培训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财经、审计、工程等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单位在选拔内部审计人员时,应注重考察其专业背景和综合素质,确保审计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单位应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包括审计理论、审计方法、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不断夯实内部审计人员理论基础、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分享最新的审计理念和实践经验,拓宽审计人员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与成长。

3.4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衔接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审计目标、范围和方法上虽有所区别,但二者在促进单位规范运营、风险防范等方面具有共同目标。因此,加强二者的衔接配合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单位应建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分享审计信息、交流审计经验,确保双方在工作中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同时,单位可以探索建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合审计模式,共同开展对重大项目的审计,形成监督合力,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此外,单位还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结果的利用,将审计结果作为改进管理、完善制度的重要依据,推动单位治理水平的提升。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推动单位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内部审计意识、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及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衔接配合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单位的稳健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白晓琳.新时代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投资与创业,2022,33(15):152-154.

[2]董如合.新时代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财会学习,2020,(27):140-141.

[3]赵国栋.新时代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8,(11):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