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绿色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兰海洋

石河子西域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摘要:绿色住宅建筑工程是以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建筑工程,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对于绿色住宅建筑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和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本文将对绿色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绿色住宅建筑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绿色住宅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

引言

绿色住宅建筑工程是当今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以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原则,致力于打造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在绿色住宅建筑中,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和优化至关重要。

1原材料选择

原材料关系着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对原材料质量进行管控,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要求选择原材料类别。混凝土的粗骨料与细骨料选择需要按照工程建设的级配标准进行选择,粗骨料适宜选用连续级配,可根据实际施工方式选择粗骨料粒径,而细骨料可以选用中砂。混凝土可以应用缓凝剂、减水剂等作为外加剂调节混凝土性质,也可以配合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需注意掺和料与骨料的数量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与坍落度要求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从而减少水泥用量,降低裂缝的发生率。由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较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水泥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应保证水化热足够低,且凝结时间较长,可以选用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材料。另外,混凝土施工所用的水泥材料应足够稳定,具有较强的抗裂性能。

2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拌和设备、运输设备的选型和数量配置根据工程量、现场浇筑能力等条件而定,提前预测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应急处治方案,做好零备件和检维修工作人员的配套,确保在拌和设备或运输设备出现异常时得到尽快处理。1)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和混凝土,控制拌和时间,要求拌和后的混凝土在均匀性、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方面的性能表现均达到工程要求。2)混凝土拌和时间不可少于最短拌和时间,否则材料的均匀性不足。掺有外加剂时,适当延长拌和时间,以粉煤灰混凝土为例,相较于基准混凝土而言拌和时间延长10~30s。

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

3.1基础混凝土施工

(1)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间距所浇筑的混凝土面相对高度不得大于2m。(2)阶梯式浇筑施工,分层浇筑。各层先浇边缘,后浇正中间,均匀摊铺,振捣力度密实度。(3)浇筑条基应分段持续开展。各段每层间应彼此对接,使逐级呈台梯形推动,同时要注意使混凝土充斥着模板边缘,随后浇筑正中间,以确保混凝土密实度。(4)底层底板混凝土浇筑,一般沿长度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推动,分层匀称下料。各层需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浇筑进行。

3.2顶板混凝土浇筑

(1)现浇板混凝土浇筑由一端开始,持续浇筑。混凝土下料点宜分散化布局,间隔保持在2m左右。先浇筑墙面搭接混凝土,待达到楼层板设计标高时再和板混凝土一起浇筑。(2)梁板施工同时浇筑时,应依次梁方位,先对梁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次浇筑,用“赶浆法”,即先将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往前推动,当达到基础位置时,再和板混凝土一起浇筑。(3)与板连接成整体上的大横截面梁,亦可将梁独立浇筑,其伸缩缝应留到板内2~3cm处。浇筑时浇筑与振捣应相互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一些,待梁底充分振捣密实后再下二层料。(4)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厚度,用混凝土振动棒垂直浇筑方位往返振捣,厚度大时,亦可用插入式振动器顺浇筑方位来回拖拉振捣,振捣结束用铝合金刮尺刮平。(5)钢筋较密时,采用砼强度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6)施工缝、预埋件及有插筋的位置用木抹子人工找平。(7)顶板收面:①小面积楼板:刮平→木抹进行第一遍抹平→混凝土终凝前木抹子进行第二次抹平→铁抹子压光→楼面拉毛处理。②大面积楼板:采用压光机收面,做到机械化找平的同时进行收面,完成后进行拉毛处理。

3.3柱的浇筑

(1)混凝土应分层次振捣。应用插式振捣器时,各层薄厚不得超过50cm。振捣棒不可以触碰建筑钢筋和埋件。(2)柱高在3m之内,可在顶端直接下料,柱高超过3m时应串筒分段浇筑,每段的相对高度不得超过2m。(3)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完,如需要留施工缝的,则应留在主梁下面。

3.4特殊结构和部位混凝土浇筑

(1)建筑物基础结构超长的部位可采用分仓浇筑。(2)型钢混凝土结构浇筑要注意应留有足够的下料空间,施工过程中浇筑宜同步上升,且高差小于500mm。(3)梁、板、柱各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应先浇高强度的混凝土,再进行低强度混凝土浇筑。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施工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因此在施工时需要格外重视其养护技术的管控,工作人员除了要根据混凝土常规养护条件对其进行养护外,还要重视保温养护,严格控制养护中温度参数。

4.1保湿养护

保湿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养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尚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时,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湿度条件,控制混凝土的水化速度,避免混凝土由于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混凝土在潮湿条件下可以顺利进行水泥水化作用,能够提高其拉伸强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混凝土施工的保湿养护需要及时,在浇灌后尚未凝固硬化期间为其提供保湿,避免水分蒸发过快,水化不完全,同时降低裂缝的发生率。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对湿度条件与养护时长进行管控。混凝土的保湿养护时间一般在28天以上,保湿养护期间要定期检查塑料薄膜与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性,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4.2保温养护

保温养护是混凝土养护中极为重要的工序,能够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减少表面裂缝。通过保温养护延长混凝土的散热时间,能够保证混凝土材料潜力与松弛度的发挥,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可以利用降温法或保温法进行养护。降温法利用循环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降温,避免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过大的温度应力而产生裂缝。保温法养护则利用保温材料提高混凝土表面与四周散热面温度,通过增加外部温度,缩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降低温度应力,能够让混凝土缓慢散热,从而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混凝土保温养护中需要进行温控监测,根据混凝土浇筑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温控监测方案,需遵循相关规定。混凝土保温养护时要格外注意其浇筑体芯部与表层温差、降温速率的监测,根据其温度变化调整养护的策略。

结束语

绿色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和创新对于实现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确的施工工艺和科学的养护措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丽霞.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3,(12):40-42.

[2]梁浩.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16):160-162.

[3]董瑞兵.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1,(12):146-147.

[4]吴仕磊.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1,(34):172-173.

[5]刘永刚.住宅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2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