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绿色节能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电力工程绿色节能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张健

12022119870503205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我们必须深化对电力工程绿色节能施工管理技术的研究,遵循客观规律,紧跟时代潮流,坚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因此,加强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与推广,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关键词:电力工程;绿色节能施工;管理技术

1 绿色节能施工的含义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逐渐凸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思和广泛关注。绿色节能施工,作为一种先进的施工理念,其核心在于在工程项目建设或施工过程中,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强化综合管理,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材料设备的合理利用,从而为人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绿色节能施工也强调环境保护、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等关键方面,以此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变革,绿色节能施工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在建筑行业中,通过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可以显著减少建筑能耗。此外,节水措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绿色节能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作用

2.1 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传统电力工程施工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如工地噪音、粉尘和废水,这些都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然而,通过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这些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进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采用低噪音设备和封闭式施工工艺,可以显著控制工地噪音的扩散,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同时,借助水泥混凝土回收技术和废水处理技术,我们不仅可以减少水泥混凝土的浪费,还能将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进而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并保护水体环境。此外,绿色施工技术还包括采用生态恢复措施,如植被覆盖和湿地修复等,以修复和保护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这些措施共同助力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实现电力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2.2 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

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我们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例如,使用节能型照明设备和高效节能的施工机械设备,可以有效降低电力消耗和燃料消耗,减少对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的依赖,进而降低碳排放,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同时,通过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原材料和建筑材料,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

3 电力工程绿色节能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

3.1 绿色节能设计阶段

在电力工程绿色节能设计阶段,必须首先明确设计理念和原则,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为目标。这涵盖了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核心原则。明确的设计理念为后续具体设计提供指导,确保电力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均符合绿色节能的核心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并合理配置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通过深入挖掘并整合可再生能源,降低对非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实现更为可持续和环保的能源供应。在设计阶段,进行全面的能效评估和优化至关重要,这包括对设备、系统和整体工程进行能源消耗分析,识别潜在的能效改进点。借助先进的建模和仿真技术,设计团队可以在实际施工之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能效问题,确保最终实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技术创新和最佳实践,持续提高电力工程的整体能效水平。

3.2 施工阶段的绿色节能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团队应优先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例如低碳足迹和可再生资源材料。材料生产、运输及安装过程中的能耗亦应纳入考量,以全面评估材料的环境友好性。此举旨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而为电力工程的整体可持续性贡献力量。在施工阶段,能源效率监测与控制是确保电力工程符合绿色节能标准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实时追踪施工现场的能耗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智能化的监测系统有助于实现能源系统的实时优化,确保设备在高效状态下运行。此外,定期的能源效率评估有助于施工团队识别潜在的改进空间,从而提升电力工程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在绿色节能施工管理中,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回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例如优化材料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包装等。同时,建立有效的废弃物分类与回收体系,确保可回收材料得到合理回收与再利用。这有助于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3 有效搭建绿色电网

我国众多电力企业的配电网具有分布广泛、线路构造复杂的特征。在积极响应“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若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分析配电网的特性,并从多个维度进行针对性地优化,以构建高效环保的电网体系。具体策略如下:首要之务是设备节能。借助创新技术和工艺,减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能耗。例如,配电网中可采用节能型导线、高效节能变压器以及先进的节能工具;其次,技术节能同样关键。这主要涉及对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及运行层面的全面优化,以提升整体电网结构的效能。通过完善无功补偿装置,提高运行效率,同时运用调容变压器与线路调压器来强化配电网的质量。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降低电网损耗,还能优化需求侧资源配置;再者,管理节能亦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关注精细化的管理,通过强化防窃电措施,确保电网能效得到充分发挥。

3.4 合理设计照明控制系统

照明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对节能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照明控制可划分为自动与手动两大类别,其中自动控制涵盖声控、红外线控制等多种方式。设计人员需全面考量建筑物的特征、功能及其他相关要求,以提升照明控制的性价比并实现科学管理。照明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合理控制照明灯具的开关时间,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照明控制的需求逐渐增强,推动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出现。这一系统能够优化照明环境,确保照明质量,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为后续维护提供便利。为提升照明设计的生态节能环保效果,可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预设时间自动调整工作状态。

4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生活物质条件的追求也在持续提高,这使得相关问题变得愈发严重。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将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引入电力工程中。

参考文献:

[1]管叙焕,张伟.探究电力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4,(02):114-116.

[2]姜佳伟,许小良.电力工程绿色节能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4,(02):146-147+157.

[3]周品,李茜,薛冰,等.电力工程绿色节能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站系统工程,2023,39(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