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吴阳阳

集宁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项目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1427012X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通过分析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保护措施。通过数字化记录、网络传播、虚拟现实体验等方式,新媒体技术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文章还深入探讨了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优势与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乌兰察布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引  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乌兰察布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然而,传统的保护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将从新媒体技术的角度,对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深入研究。

一、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一)数字化记录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记录技术是非遗保护中新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一环。在乌兰察布市,传统的非遗项目如蒙古族长调、剪纸艺术等,正通过高清摄像、三维扫描等数字化记录技术得到精确而全面的保存。这些数字化记录不仅详细记录了非遗项目的技艺细节,还通过高清图像和声音,还原了非遗传承人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数字化记录技术的应用,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为后续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提供了便利。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料,对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数字化资料也可以作为教学材料,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非遗技艺,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二)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

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是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又一重要应用。乌兰察布市通过建设非遗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传播平台,将非遗项目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这些平台不仅展示了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还通过互动功能,让公众能够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不仅提高了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激发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支持非遗保护工作,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又一创新应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乌兰察布市将非遗项目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非遗展览馆中,观众可以通过佩戴虚拟现实设备,进入虚拟的非遗世界,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互动,亲自体验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让人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新媒体技术在乌兰察布市非遗保护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数字化记录技术、网络传播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式。未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乌兰察布市的非遗保护工作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二、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优势与挑战

(一)新媒体技术的优势

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展现出了诸多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深入到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其一,新媒体技术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精准的记录手段。传统的非遗记录方式往往依赖于文字和图片,但这种方式往往难以全面、真实地还原非遗技艺的精髓。而新媒体技术,如高清摄像、三维扫描等,则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和更丰富的维度记录非遗技艺的每一个细节。这些数字化资料不仅保存了非遗技艺的原貌,还能够通过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

其二,新媒体技术扩大了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传统的非遗传播方式往往受限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难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而新媒体技术则打破了这些限制,通过互联网平台,非遗项目可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不仅提高了非遗的知名度,还激发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新媒体技术还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创新性的传承方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不仅增强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还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思路。

其四,新媒体技术还有助于非遗保护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非遗文化可以与现代科技、现代审美等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产品和文化活动。这不仅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能够为现代社会注入更多的文化活力和创意元素。

(二)新媒体技术面临的挑战

尽管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技术、资金、人才等多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需要不断跟进和学习。对于非遗保护工作者来说,掌握和应用新媒体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然而,由于年龄、教育背景等原因,一些非遗传承人可能难以适应和掌握这些新技术。因此,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技术应用能力,是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高清摄像、三维扫描、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运用,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支持。然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平衡资金投入和效益产出,实现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三,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法律和伦理问题。例如,数字化资料的版权保护、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如何确保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正确应用,避免对非遗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四,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与传统保护方式相结合。虽然新媒体技术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手段,但传统的保护方式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要注重与传统保护方式的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保护体系。

针对以上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首先,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技术应用能力。其次,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为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加强法律和伦理规范的建设,确保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正确应用。最后,注重传统保护方式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形成互补优势,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结语:新媒体技术为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数字化记录、网络传播和虚拟现实体验等方式,新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非遗项目的全面保存和广泛传播,还可以为非遗的传承提供创新性的方式和手段。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未来,我们需要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完善非遗保护的方式和方法,推动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岩.数字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23,(18):59-62.

[2]李裕鸿,石开丽,刘光籼.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5):222-223+226.

[3]黄永林,余欢.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06):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