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对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思考

刘新华

泗阳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 江苏宿迁市 223700

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就业问题已逐渐演变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和未来的中坚力量,其就业状况尤为引人关注。然而,尽管有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大力帮助,依然有一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后未能顺利就业,并且这一现象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高校毕业生离校后未就业的现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缓解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困境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都在稳步增加。这一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数量也在相应增长。这些毕业生或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找到工作,或因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迷茫而感到困惑。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现状分析

1.1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基础信息有效性不足

受到生源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多数高校毕业生在离开学校所在地后,有效的联系方式仅限于少数学生。这种情况导致高校难以与大多数毕业生保持联系,进而增加了高校在毕业生后续就业跟踪和服务方面的难度。为了更好地指导毕业生就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设立了专门的毕业生档案,并进行了实名登记。然而,多数高校仅局限于信息收集工作,将收集到的信息提交给相关部门后,未能进一步开展持续的跟踪服务,导致离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变得不切实际。

1.2高校职业指导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高校对职业指导的理解并不充分,有时甚至将其与就业政策宣传、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等事项混为一谈。在实施职业指导工作时,高校普遍面临资金、政策支持和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教育部规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其内容主要围绕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就业信息的提供,而课程安排的时间也不尽合理,这进一步削弱了职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和效果。

1.4 毕业生自我认知和发展规划能力不足

许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发展规划能力,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方向。这导致他们在选择职业和制定发展规划时感到迷茫和困惑,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高校在职业指导过程中,缺乏对毕业生自我认知和发展规划能力的培养和引导,使得毕业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更加困难。

2.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

2.1构建健全的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

高校应在其毕业生离校前,实施全面的未就业学生信息统计工作。根据“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要求,我们必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进行实名登记。由于这项工作涉及的学生众多,且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性较强,传统的离校前登记方法可能无法全面掌握未就业毕业生的实时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在离校后继续追踪,通过不断更新联系方式,如家庭固定电话、微信号、QQ号等,来保持与毕业生的联系。同时,建立一个专门的联络团体,并指定专人定期更新毕业生的基础信息,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后续的就业援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强化校企合作,扩展实践实习基地

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企业人士或行业专家参与高校的教学活动,或者安排高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可以帮助高校建立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平台,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应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资源。此外,高校还应建立和完善用工信息收集机制,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定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分析和就业服务,同时也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人才招聘服务。

2.3加强就业服务,实现供需高效匹配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匹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生活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优化供需匹配机制。首先,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专门设立针对离校后尚未就业的毕业生的服务窗口。这些窗口不仅提供职业辅导,还提供一系列全面且便利的“一站式”服务,包括职业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培训等。同时,服务窗口还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查询、在线面试、远程职业咨询等多元化的服务。此外,为了实现更加高效的供需匹配,公共就业服务网络需要与高校校园网进行深度整合。这不仅能提高服务效率,还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服务。通过校园网,毕业生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进行在线交流,甚至参加在线招聘会等。高校方面,也可以积极举办各类就业服务活动,如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为他们搭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2.4积极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为了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国家自2020年起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首先,该计划通过组织创业教育讲座、创业大赛等活动,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精神。这些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创业的艰辛和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们还可以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为未来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该计划还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这包括为创业者提供市场调研、项目策划、资金申请等一系列的咨询服务,以及为初创企业提供创业培训、法律援助、技术支持等全方位的支持服务。这些服务不仅可以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从而让他们更加顺利地走上创业的道路。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计划还注重为创业者营造一个积极的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创业典型、举办创业论坛等方式,该计划不断强调创业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创业的行列中来。这种积极的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创业者的热情和信心,更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结束语

对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这是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一个毕业生进行深入了解,了解他们的专业技能、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以便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职业指导。对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注重个性化的职业建议、职业规划的指导以及就业心态和就业准备的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慧.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思考——以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6):161-162.

[2]查伟.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6):118-120.

[3]刘洪.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