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的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的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

治疗效果

易祥林 李焰英  

灵川县中医医院  广西 桂林 541200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的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抽选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90例,比对组45例:开展常规的预防治疗:干预组45例:落实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方案:较比不同方案应用效果差异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6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水平相当,无差异性,P>0.05。干预组在6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远(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的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治疗效果确切,降低未来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提高其步行距离,值得推广。

关键词】PCI治疗;互联网平台;急性心肌梗死;辅助治疗;家庭心脏康复

吸烟、高血脂、高血糖、情绪激动及不正确的膳食等均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因素。临床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多选择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可快速改善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导致的损伤,减低疾病死亡率,但此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弊端,术后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与运动能力方面较为低下,进而引发其内心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临床为有效确保患者预后,可予以其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其可发挥连续性、全面性、高效性等特征,规避不利病情好转的危险因素 [1-2]。因此,本文就针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开展不同干预手段,分析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优势性。

1基础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22-7~2023-7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90例,因具体实施的干预手段不同将其划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70±1.52)岁,年龄39-79岁;干预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78±1.58)岁,年龄40-79岁;各个小组基线数据加以较比,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比对组:开展常规的预防治疗:告知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相关医学知识、PCI治疗目的与优势性,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机体状况的观察若存在异常情况立刻处理。同时,在患者出院前、治疗3个月后开展6min步行试验。

干预组:落实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方案:根据相关制度与专家建议,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应用心率储备法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在出院1个月、3个月后实施心肺运动试验,在应用无氧阈法制定运动方案。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方案的实施需有智能手机、可穿戴运动手环、监测报告、康复医师、患者、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提前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其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方案的优势性,并留取患者真实的联系方式,在患者出院前为其佩戴运动手环,并告知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应用患者的手机登录运动手环APP平台,并添加患者、家属为微信好友。康复医师定时对数据加以观察与分析,从而对患者的运动方案进行调整,若有未打开运动手环APP平台的患者立刻进行电话联系,询问其机体康复状况,并通过微信对其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发布关于心血管疾病危害性、预防措施与自救加强等知识,让患者、家属在康复期间对于疾病、心理负性情绪的调试、康复方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对于其合理化需求尽可能满足,全程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患者6min步行距离,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不同治疗时段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以评估与判定,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5.0统计对本文数据加以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以P<0.05,计量资料 “±S”表示,t检验,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6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水平相当,无差异性,P>0.05。干预组在6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远(高)于比对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6min步行距离与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S)

小组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6min步行距离(m)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

6min步行距离(m)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

比对组

45

408.51±20.15

81.52±3.51

422.51±25.15

86.15±4.51

干预组

45

409.01±20.17

81.05±3.40

475.10±32.65

92.51±5.36

t

0.118

0.645

8.560

6.091

P

0.907

0.520

0.000

0.000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死亡率较高,而且发病急、病情严重,若未尽早开展治疗对于患者机体健康非常不利,临床多选择PCI对疾病进行干预,从而抑制病情发展,但为进一步确保患者机体康复,需做好术后康复管理[3-4]

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预防治疗手段,针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应用不仅可大幅降低心血管反复发作的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还可促进机体尽早康复,提升社会参与程度,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这多因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方案中康复医师对于患者机体状况实时观察与了解,对于其错误之处及时进行纠正,还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电话沟通及时加以疏导与调整,对于患者与家属的疑问通过微信或电话沟通进行详细解答,并根据患者康复状况及时对心脏康复方案进行调整,发挥个性化、针对化目的,这样也可确保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方案实施更为高效、合理。

综上所述: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常用方案,但为进一步确保患者预后建议落实互联网平台辅助家庭心脏康复方案,其可提高患者6min步行距离,降低未来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还可改善其日常生活水平,对于患者机体康复有着积极性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耀,马秀华,佟子川,等. 基于互联网管理的家庭心脏康复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心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刊,2023,58(5):499-503.

[2] 刘菲,杨华,田伟.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证据荟萃[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208-212.

[3] 赵冬婧,汤玮,曹树军,等. 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2034-2039.

[4] 朱永慧,姚颖,庞静,等. 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22,37(4):33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