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绿带改造提升     ——以沣东二路第一小学段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浅析市政绿带改造提升     ——以沣东二路第一小学段为例

张恒1,薛阳阳2

(1.西安沣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以西咸新区沣东二路第一小学段绿带改造提升为例通过对场地现状的深入解读,分析指出改造提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从设计、施工、养护三个层面对市政绿带改造提升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绿带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带;改造;提升;管理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特别是市政道路两侧地块开发建设的不断完善,市政绿带与相邻地块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之市政绿带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植株树冠不断进行扩张挤占生长空间,导致绿地通风采光均受到影响,上层乔木整体成瘦高型,下层苗木长势不良,部分苗木病虫害严重。

绿带改造提升是城市园林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改造提升可以进一步完善绿地设施、丰富绿地景观效果、有效缓解相关矛盾、更好的发挥其景观价值及生态功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1改造提升原则

1.1以人为本

绿化是为人服务的,改造提升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满足使用的舒适性,充分体现人情味和地方特色,增加人们的归属感与获得感。

1.2因地制宜

一般来说绿带改造提升可分为局部点缀型、就地完善型、完全改造型三种模式[1],不同的改造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地需求,同时周边不同的业态对于绿地的需求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可一概而论。改造提升前应做足功课,对场地做好解读,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提升才能获得预期效果,而不是为了提升而提升。

1.3生态优先

改造提升过程中要充分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尽量减小对基地生态平衡的破坏,通过生态材料的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运用、现状苗木的梳理及有效利用、生态系统的营造等进行微改造。

2沣东二路绿带改造提升

2.1区位及场地现状分析

本案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东二路(科源一路——科源东路西侧规划路)北侧绿带,紧邻西咸新区沣东第一小学。现状绿带长度约120m,宽度15m,目前地块为纯绿化栽植,未考虑行人通行,无相关附属设施,周边市民无法参与其中。栽植乔木主要为雪松、油松、桧柏、栾树、五角枫、七叶树、海棠等,地被为混播草坪,原设计种植密度较大,栽植较为均衡缺少疏密变化,且经过多年生长乔木郁闭度较高,部分苗木长势不良,乔木个体形态不能得到很好表现,草坪斑秃退化严重。

2.2设计方案

本次改造提升之初就在场地解读上下足功夫,充分梳理现状苗木品种、规格、数量以及具体点位,了解周边市民需求并结合学校周边绿地建设要求进行方案设计,便于改造施工方案的优化及后期景观效果的落地。本次改造提升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的活力场所——通过尽可能保留利用现有苗木营造“生态温度”、通过丰富场地功能增加使用者归属感营造“生活温度”、通过植入鲜活的景观元素营造“生机温度”。

改造提升需解决的问题:(1)科学处理场地内现有苗木与改造施工之间的矛盾;(2)合理布设游步道、增加相关附属设施使得市民可以更好的融入绿地,充分享受绿地建设带来的红利;(3)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

2.2.1现状苗木的处理

对生长健壮、枝繁叶茂、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同时与改造提升线位不矛盾的苗木采取原地保留,形成背景林带或结合硬质景观打造有特色的疏林草地景观。

对品相较好的苗木通过场内重新搭配形成多层次、大体量景观,满足多角度的绿化观感。

对生长发育差、长势衰弱、冠形不整、品相较差、影响绿化效果的苗木进行移除。[2]

2.2.2改造提升方案

合理规划园路,科学设置出入口,在充分遵循便于使用的原则上进行动线布置,线型优美流畅,宽度适宜,同时选用透水材料进行路面施工,将硬质景观对绿地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由于该地块紧邻学校,因此在增设园路的基础上优化休憩空间,设置景观座椅,加装景观灯,增加趣味魔方、涂鸦景墙等儿童元素,满足家长接送学时的等待停留以及儿童活动需求。方案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体工程学原理,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安全。景观色彩以黑白灰为主基调,与周边环境完美融合,同时采用暖黄色进行局部勾勒点缀,展现出活力、开放的形象,强化视觉元素的表现与传达。

1 绿带改造提升平面图

3施工及后期养护管理

3.1施工前准备工作

首先,施工前应掌握相关资料、制定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预算、确定人材机供应等其次,必须熟悉设计理念及设计意图研读设计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另外,还应做好现场勘查,一般包括现场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电源、水源、源、交通道路、堆料场地地下管线埋深及走向等情况

3.2施工过程管理

3.2.1质量管理

为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必须明确质量目标,完善组织架构,制定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所有进场材料必须符合相关要求,严禁以次充好,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中。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组织施工,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2.2进度管理

为保证总体进度计划的实现,施工中应编制每月、每周和每日作业计划,实行大节点、细控制。层层目标分解,建立动态计划模式,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及时纠正偏差,以日计划保证周计划,以周计划保证月计划,以月计划保证施工工期。建立健全施工进度管理制度、工期控制目标体系,优化施工工艺、完善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加大人员、材料、设备以及资金保障。

3.2.3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应做好施工图预算控制、承包合同价款控制、施工预算额控制、资金使用情况控制等,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资质信誉良好的施工企业,挑选专业的施工人员等措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竣工结(决)算时根据合同条款执行情况做好相关调整工作。另外,施工过程中还应控制好变更及相关索赔,从而保障工期及造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3]

3.3养护管

作为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绿化景观效果的完美呈现不仅需要好的设计与施工,更需要悉心、科学的养护管理,正所谓“三分栽植七分养护”。改造提升绿地的养护管理不同于其他绿地的日常养护,应重点关注移植及新栽苗木的养护管理,因其栽植分散、生长势弱、养护需求差异性大,因此应该制定专项养护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水、肥管理,强化病虫害监测,做好绿篱地被杂草清理以及日常修剪工作,对于不耐寒植物还应做好越冬保护措施。[4]另外,还应做好相关附属设施的保养与维护,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4结语

绿带改造提升就是在全面梳理绿地现状的基础上做好“加减法”,疏减现有苗木,增加园路、坐凳、小广场以及部分景观小品,通过组团式栽植丰富景观层次,打造简约、开敞的现代绿地景观,为绿地打开一扇窗,使市民更加方便的进入绿地内,真正做到“还绿于民”。

参考文献:

[1]宏彬.南汇生态专项绿地改造更新实践——以生态专项NB地块为例[J].上海农业科技,20156):96.

[2]刘一竹,曹尚杰.城市道路绿化改造工程——以武汉市友谊大道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40.

[3]林海钦.浅谈园林绿化成本控制管理[J].现代园艺.2020,4316):191-192.

[4]郭燕.北方园林绿化养护的技术要点[J].园艺与种苗.2023,4309):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