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审计问题分析与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项目工程审计问题分析与总结

刘泽君

430381199002047116

摘要:工程项目审计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工作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防范和控制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的意识,应根植于每一位工程审计人员脑中。只有审计人员真正树立起审计问题控制意识,坚持依法审计,才能防范和控制工程项目审计中的问题,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服务。

关键词:项目工程;审计问题;措施

1什么是审计,什么是工程审计?

审计:我们普遍的认知审计就是审查账目的。最初的审计是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这就是最初的财务审计。

2工程审计是怎样因运而生?

因通过不断的金融活动,逐渐的财务审计开始演变,变得不再单一衍生、涉足各个行业领域,于是出现了财务审计、工程审计、采购审计、离任审计等等,但是所有审计都围绕财务两个字转,只是分的更加细化、更加专业化,于是在地产建筑行业具代表性的、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审计因此凸显,也就是行业里的工程造价专业延伸、工程预结算,代表的立场不一样叫法也不一样。

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兴起,投资商需要一个切实的职能部门来维护和监管自身企业的利益,而财务审计的专业性在建筑活动显得相形见绌,工程造价的专业性被熟知,从而设置工程审计职能岗位,从此工程造价变成的工程审计出现在工程活动中。

3发包单位工程审计活动中会有哪些问题

3.1承包方管理水平问题

质量管理问题:质量控制达不到规范标准要求,容易造成工程返工和停工停产,影响工程进度。技术经验不足、有时团队过于年轻化,遇工程质量问题处置不及时,技术资料不知道怎么收集和整理保存,总是部分资料缺失;

成本管理问题:盲目采购,不重视成本核算,造成成本超支,材料采购价对成本影响极大,确是很多企业明知而不重视的地方,劳务分包一味择市场最低价,不看技术水平,不看机械配置,劳动力流动性大;

沟通问题:承包方与发包方与项目管理团队沟通联络不畅,协调能力差,信息传递不及时以及不准确,容易导致工程施工中执行出现偏差和误解。

合同管理问题:喜欢抠合同字眼,对签证、索赔又不够重视,缺乏专业人员跟踪管理,喜欢临到需要进度款了,临时找第三方做付款资料。

想依靠关系可以解决工程问题。在工程一旦亏损就蛮横要钱,却拿不出依据来证明,部分承包人不懂工程造价以及全过程管理,包工头式的理解和报价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缺乏,自己没有判断是非能力,容易对自己管理人员偏听偏信,一遇问题就将所有问题矛盾点指向发包方。

3.2监理方问题

监理方缺乏作为过程巡视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控制不严格,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过程不按照监理规划、实施细则进行。

在材料设备进场、措施变化、验收、支付等关键环节没有严把审核关。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监理工作总结报告、分部工程验收、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工序)、材料抽查验收,有关记录、指示、指令文件等资料不完整。

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对项目开展全面监理,不能认真履行进度、质量、资金控制职责。质量评定的措施质量标准与实际不符,检验结果不具体。

3.3发包方监管问题

现场监管部门专业能力弱,只注重形象管理,实际质量管理不到位,造成隐蔽工程隐患多。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欠缺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程序规范,特别是对重点部位的施工工艺的处理不了解。什么部位用什么材质、材料型号规格不清楚。不搞施工分析,掌握现场管理工作自身的规律,在施管过程中,不重视施工前技术交底,多方征集合理化建议,

工程采购部门:采购作为各部门的一个纽带,在工程活动中的专业性缺乏,对招投标流程不熟悉,不合规采购,不懂法律,不了解材料,对专业术语不理解,对工程项目活动不了解,工程问题不懂,对材料品牌型号规格也不了解,对工程的施工流程不熟悉,与各部门沟通不及时,使得工程出现了脱节的问题,在工程过程中充当了一个传话机,有关于工程专业性的问题只能通过相互传达,采购部门又给不出合理的解释,传达过程中不免出现偏差。

从项目的准备阶段(可研、)开始到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这阶段都是采购在参与,成本控制部门以及审计部门都不知道项目的存在,以至于每次做成本控制时总是出现偏差。招标方式采用的是内部招标(资格预审入围内部投标系统),每次招投标报价都是那么几家现成的承包商,没有任何竞价压力,甚至时间久了有的承包商抱团台高价格,承包商觉得价格合适(达到理想的利润点)就承包。有特殊定制要求的材料设备,虚高报价,采用不平衡,工程部分降低报价,将利润值转嫁到设备上。不合适就不承包,只承包大项目,小项目就不想承包。一遇到合同价格谈不拢,需要对审时,采购不懂造价组成,对单价怎么组成、工程量怎么计算来的,一头雾水。采购收集的材料单价又没有及时的跟成控与审计部门共享,造成审核过程内部产生分歧。

成本审计部门一味的以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为准,不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不勘察现场,对工程现场情况不了解,成本控制不公开透明化,承包方报价是一套,控制标底又是一套价,以至于预算与结算审核时承包人报承包人的价发包人审发包人价,内容不一致,审核中出现错误,也无法进行调整。有标准无原则。

成控部门审核方式是以图纸为准、工程量清单为辅;审核标准是以《XX省建设工程计价办法》及相关政策文件,《工程量清单项目计量规范(2013-XX)》、《XX省工程消耗量标准》等;XX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信息价、现行市场价、政府财评价、公司历史定价(企业标准或者市场标准)等。

图纸和工程量清单都是现场签字确认的,这就造成一旦图纸没有深度和工程量清单与图纸不相符合,组价过程中就会被审减掉,图纸上有的清单漏项的,不予增加,工程量清单上有的图纸上未体现的就会将工程量清单上的审减掉。图纸签字确认就变得没有意义,像是走了个流程一样。不评估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难度)。

使用审核标准不统一,又不加以约束说明,在以使用消耗量标准时,同一个项目绝大部分工程清单子目都是套取消耗量定额标准,遇到市场价比消耗量标准低的就采用市场价作为标准,遇到市场价比消耗量标准高的采用消耗量标准、就高不就低,站在发包方的立场上看待这个固然没有问题,但是偏离了公平性。

工程审计部门,没有发挥审计监管的作用, 一味的以结余率控制结算审核,使得审计部门成为一个成本控制部门,而非一个公正客观的审核合规性的部门,部门组成又缺乏专业性,全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审计本来作为一个事后审计,应当在项目启动时同时介入,而公司的制度恰好让审计活动在过程中出现脱节。

4如何做好工程审计

建立健全的公司部门规章制度,在原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上,编制适合于自己公司的审计管理办法和准则。

工程审计并不是单独一个管理主体,所有的审计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各工程管理部门活动上,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沟通联系。各环节的缺失,会给审计过程带来比较繁琐的问题,有时也会让审核陷入中止。

在工程启动时,应当做好审计介入工作,全过程跟踪,监督合规合法性,警示各部门的工程活动情况。

做好资料收集,并做好台账;审核合同内容的合规性,确保工程能履约完成,及时处置风险;加强现场巡视,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记录;多调查收集各参与单位的工程相关活动信息,结合工程情况做好审计分析;审核己方和承包方报价,并做好对比分析。

结论

综上,建筑项目单位对建设期间发现的工程问题应予重视,加强管控。为提高管理水平,房建项目单位应尽早委托审计机构介入房建项目,积极对设计、招标、合同、施工、结算等环节进行审计监督管理,以提高房建项目结算效率。

参考文献:

[1]康雅芳.建筑工程审计方法分析及造价跟踪审计工作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4):27-28.

[2]李彩铭.建筑工程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1(2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