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心病常用的几种中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0
/ 2

治疗冠心病常用的几种中药

杨洪臣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甘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1107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患者通常无显著临床表现,随着疾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西药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因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可能使患者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治疗疾病,面对冠心病的治疗,中医也有其独特的治疗方式。那么,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药到底有哪些呢?跟着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起源于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冠心病一词,但根据相关症状和病状,将冠心病归于胸痹”“心胃病等范畴,认为其主要病因是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痰湿等病理产物阻塞心脉,从而引发胸闷、胸痛等症状。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包括肝肾阴虚、心脾阳虚,标实则为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阻塞心脉。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症状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虚证则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失眠等。而中医治疗则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差异,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补益心脾等。

气虚:中医认为,冠心病多发于老年人,年老体衰,气虚多见。气虚会导致心脏功能减弱,气血运行不畅,易于形成瘀血和痰湿。

血瘀: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瘀血阻滞心脉,不通则痛,发为胸痹,而瘀血的形成与气虚、阳虚、痰湿等因素有关。

痰湿: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湿内生。痰湿阻滞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可引发冠心病。

阳虚:阳虚寒凝,血脉不畅,易导致瘀血和痰湿。阳虚还可能导致心阳不足,心脏功能减弱,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肝郁: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瘀滞,影响心脏的气血运行。肝郁日久可导致血瘀、痰湿等病理产物生成。

阴阳气血亏虚:长期劳累、脏腑功能减退,导致阴阳气血不足。心脏失去滋养,易发生胸痹心痛。

心血瘀阻: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血瘀阻,使心脏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冠心病。

二、治疗冠心病常用的几类中药

1、活血化瘀类中药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治疗冠心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抗凝、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等效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

丹参:丹参是一种较为古老的中药,其主要成分为丹参酮、丹参素、原儿茶酸等,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等功效。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丹参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且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以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其次,丹参还能够改善心肌缺血损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等病症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川芎嗪、阿魏酸等,能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且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以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赤芍: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痛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赤芍苷、没食子酸等,能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缺氧状态。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赤芍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心肌炎症反应,保护心脏功能。

2、芳香温通类中药

芳香温通类中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抗凝、降低血脂等作用。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芳香温通类中药:

麝香:麝香是一种名贵中药,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麝香酮、麝香醇等,能有效改善心肌缺氧状态。麝香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损伤。

檀香:檀香具有行气止痛、开窍醒神、安神定志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檀香醇、檀香酸等,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檀香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

3、补益类中药

补益类中药具有调节免疫力、增强心肌功能、抗疲劳等作用。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补益类中药:

人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回阳、益智安神、滋阴养血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多糖等,能有效改善心肌缺氧状态,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人参可以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有助于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其次,人参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心脏细胞免受损伤。

黄芪:黄芪具有益气补虚、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黄芪苷、多糖等,能有效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同时黄芪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损伤。另外,黄芪具有利水作用,可以消除水肿,减轻心脏负担。

三、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整体调节:中药治疗冠心病注重整体观念,从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调节,相较于西药的单一作用靶点,中药治疗更能体现中医的整体治疗优势。

副作用小:与西药治疗相比,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少,适合长期应用。中药在治疗冠心病过程中更注重调和人体的内外环境,从而防止副作用的发生。

疗效稳定可靠: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稳定可靠,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检验,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中药治疗冠心病不仅可以针对症状进行缓解,还能预防和改善并发症。例如,中药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个性化治疗:中药治疗冠心病注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辨证论治,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程、病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联合应用:中药治疗冠心病也可以与西药相结合,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例如,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可以起到疗效互补、副作用减半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调理养生:中药治疗冠心病能够在缓解症状的同时,还能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达到养生的目的。中药注重调和人体的内外环境,促进气血运行,使心脏得到充分滋养。

总之,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近年来,中药治疗冠心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层次等优势,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然而,目前中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今后研究中,需进一步完善中药治疗冠心病的药理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案。另外,患者在治疗时也要遵循医生的指导,积极调整生活习惯,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