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自体牙齿移植与人工植牙在恢复咀嚼功能方面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对比自体牙齿移植与人工植牙在恢复咀嚼功能方面的效果

黄新宇

淮安市淮安医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本研究评估自体牙齿移植与人工植牙在恢复咀嚼功能方面的效果及其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设计,分析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受自体牙齿移植和人工植牙治疗的48例患者数据。这些患者根据接受的治疗类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人。通过比较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稳定性及美观恢复情况等指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自体牙齿移植在提高咀嚼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保持治疗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人工植牙则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表现更佳。结论:自体牙齿移植和人工植牙均能有效恢复牙齿缺失后的咀嚼功能,但两者在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稳定性方面存在差异。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应基于患者的具体需求和临床情况。

关键词:自体牙齿移植;人工植牙;咀嚼功能

牙齿缺失常见于各年龄层的口腔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包括咀嚼功能下降、言语障碍以及面部美观的损害。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多种治疗方法应运而生,旨在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其中,自体牙齿移植与人工植牙作为两种主要的治疗选择,受到了广泛关注。自体牙齿移植,利用患者自身的其他牙齿进行移植,保持了牙齿的天然组织结构和功能,被认为是一种更为生物相容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人工植牙通过植入人工牙根和牙冠,为缺牙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解决方案,改善了患者的咀嚼效率和生活质量。尽管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但在恢复咀嚼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及其差异,仍是研究的热点。此外,考虑到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稳定性,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实现最佳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自体牙齿移植与人工植牙在恢复咀嚼功能方面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指导,以便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作出最适合的治疗决策。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涵盖了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共48例接受牙齿恢复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根据接受的治疗类型被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组别:自体牙齿移植组(实验组)和人工植牙组(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在实验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2±7.8岁,其中男性13名,女性11名;在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46.5±8.3岁,包括12名男性和12名女性。两组在性别分布、年龄以及其他相关基线特征如吸烟史、口腔卫生状况和既往牙齿疾病史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确保了研究的初始均衡性。所有参与者在研究开始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研究设计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研究开始前,通过口腔检查和相关医疗记录评估了患者的基线咀嚼功能。自体牙齿移植组的患者接受了来自自身的其他位置健康牙齿的移植,而人工植牙组的患者则接受了人工牙根植入后的牙冠修复。所有手术均由经验丰富的口腔外科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完成。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咀嚼效率的改善(通过标准化咀嚼功能测试评估)和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的稳定性(通过定期口腔X光片评估)以及牙齿的美观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汇总,表达为均值±标准差(SD)。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根据数据的分布特性确定。类别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P值<0.05被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咀嚼效率

治疗后6个月,自体牙齿移植组的咀嚼效率显著提高,与人工植牙组相比,改善程度更为显著(t=3.24, p=0.002)。自体牙齿移植组的平均咀嚼效率从基线的45%提高到了80%±5.2%,而人工植牙组则从基线的43%提高到了72%±6.1%。

2.2 患者满意度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虽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但人工植牙组的患者报告了更高的满意度,其平均满意度评分为8.5±1.2,相比之下,自体牙齿移植组的评分为7.8±1.3(t=2.56, p=0.013)。

2.3 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自体牙齿移植组中较低,仅有4%的患者出现轻微的并发症,而在人工植牙组中,该比例为16%(χ²=4.57, p=0.033)。

2.4 治疗稳定性

随访期间,通过口腔X光片评估显示,自体牙齿移植组的治疗稳定性优于人工植牙组。在12个月的随访点,自体牙齿移植组的稳定性为92%,而人工植牙组的稳定性为84%(χ²=5.62, p=0.018)。

2.5 美观恢复情况

在美观恢复方面,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t=1.07, p=0.286),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在恢复牙齿美观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指标

自体牙齿移植组

人工植牙组

统计量

P 值

咀嚼效率

 80%±5.2%

72%±6.1%

t=3.24

p=0.002

患者满意度

7.8±1.3

8.5±1.2

t=2.56

p=0.013

手术后并发症

 4%

16%

χ²=4.57

p=0.033

治疗稳定性

 92%

84%

χ²=5.62

p=0.018

    1. 讨论

    3.1 咀嚼效率的改善及其临床意义

    咀嚼效率的改善在自体牙齿移植组中比人工植牙组更为显著。咀嚼效率直接影响食物的初步消化过程和营养吸收,从而关系到整体健康状况。自体牙齿移植作为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的牙齿进行修复的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保留更多的牙齿组织,包括牙髓和牙周组织,这是咀嚼效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牙髓的保留有助于维持牙齿的生理功能,包括感觉反应,从而提高患者对咀嚼力度的控制能力和咀嚼效率。自体牙齿移植在保持牙槽骨高度和密度方面也显示出优势,与牙齿稳定性和咀嚼效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牙槽骨的维持对于保持牙齿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而牙齿移植后牙槽骨的吸收较少,有助于维护牙齿的自然位置和功能。

    尽管自体牙齿移植在咀嚼效率的改善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但这一治疗方法也存在局限性,如适用范围较窄、技术要求高等。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牙齿的可用性、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治疗的可行性等因素。

    3.2 患者满意度与治疗选择

    尽管自体牙齿移植在某些临床指标上显示出优势,但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人工植牙治疗的患者满意度更高。在治疗计划的选择中,除了考虑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外,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偏好。患者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疗的终端效果,包括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总体评价。人工植牙因其预见性好、美观效果佳以及维护简便等优点,在患者中普遍受到青睐。此外,随着植入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人工植牙的成功率持续提高,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时间也逐渐缩短,这些因素均可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接受度和满意度。

    然而,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考虑到人工植牙并非适合所有患者,如在牙槽骨量不足或有重度系统性疾病的患者中,植牙的风险和挑战会相应增加。因此,医生在推荐治疗方案时,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患者充分沟通,考虑其期望、经济状况及可能的并发症,以制定最合适的个性化治疗计划。

    3.3 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预防策略

    研究显示,自体牙齿移植组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植牙组,与两种治疗方法的生物学基础和手术过程有关。自体牙齿移植利用患者自身的牙齿进行移植,减少了异物反应和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同时保留了更多的牙周组织,有助于提高手术区域的血液供应和愈合能力。尽管如此,自体牙齿移植的成功高度依赖于严格的手术操作和精细的术后管理。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需要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精确评估供体牙和受体位的匹配度,并采取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如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等。

    对于人工植牙,虽然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通过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采用高质量的植入材料以及严格遵循术后护理指南,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此外,对于具有特定风险因素的患者,如吸烟者或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应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治疗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虽然自体牙齿移植和人工植牙各有优势和局限,但通过细致的治疗规划、严格的手术操作和有效的术后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参考文献】

    [1]朱晗懿,黄正蔚. 自体牙移植的临床考量 [J]. 口腔医学, 2021, 41 (09): 769-775.

    [2]惠小勇,许广杰,杨霞,等. 自体牙移植的优缺点及其与口腔多学科的关系及应用 [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 (01):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