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于改进动机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 2

浅论基于改进动机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郭一帆钦爽(等同第一作者)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0)

本文提出了从改进动机的角度选取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创造性判断思路,并结合对实际发明案例的思考,进一步阐述了根据是否符合常规的技术研发路线或是否存在技术缺陷考量最接近现有技术有无改进动机。

关键词:改进动机  最接近现有技术

引言

发明的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而选取合适的最接近现有技术是判断创造性的起点。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选取需要在对该现有技术整体考量的基础上进行把握,并且不仅需要考虑该现有技术是否存在改进的可能性,还需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对该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动机,只有选择合理可行的最接近现有技术作为发明的起点,才能客观公正地判断创造性。

通常现有技术与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同或相似是确定某一现有技术是否适合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重要考虑因素,若该现有技术与发明出于解决不同技术问题的目的,采用了不同、甚至相悖的技术构思,即使现有技术存在朝着该发明方向进行改进的可能性,那么也不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该现有技术朝着该发明方向进行改进的动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不会将这样的现有技术作为改进起点以获得该发明的技术方案[1]

一、从改进动机的角度选择最接近现有技术

1.最接近现有技术应当是发明过程中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实践习惯,能够引导本领域技术人员沿着常规的技术思维做改进而得出发明。

选取合适的现有技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原发明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因而不能忽视那些可能是发明人研发起点的现有技术。评判创造性的正确思路其实就是还原申请人发明构思的过程,因此,选取的最接近现有技术应当是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发习惯,且更容易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技术改进基础的文件。

2.最接近现有技术中应当存在需要实际解决的技术缺陷,该缺陷的客观存在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存在要朝向本发明进行改进的需求。

发明创造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若该现有技术根本不涉及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且其他现有技术也没有教导需要就该技术问题改进该现有技术时,则该现有技术不适合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已经采用另外的技术路线解决了本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现有技术,一般不能成为最接近现有技术[4]。

二、实际案例分析

本案涉及一种基于睡眠监测的包括灯控系统的智能闹钟。传统的闹钟唤醒方式笨拙,只能在固定时间通过固定音乐和音量唤醒用户,无法带给用户更灵活更舒适的唤醒体验。本申请提出的智能闹钟包括智能开关,智能开关包括光控开关和睡眠监测开关,光控开关与所处室内环境相配合,睡眠监测开关与睡眠状态监测相配合;灯控系统的运行包括步骤:a.对室内环境的亮度状态进行判断,亮度过高则光控开关关闭,亮度过低则光控开关开启;b.对用户睡眠状态进行监测,睡眠则睡眠监测开关关闭,苏醒则睡眠监测开关开启;c.当光控开关和睡眠监测开关两者有一个处于关闭状态,则智能开关关闭,当光控开关和睡眠监测开关两者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则智能开关才最终开启,进而使室内连接了智能开关的灯开始工作。

图1 智能开关结构及工作逻辑示意图

检索到三篇对比文件。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叫醒方法及装置,具体公开了睡眠状态监测、睡眠深度监测、睡眠深度匹配不同强度的闹铃音量,还包括灯控系统,其根据人体睡眠状态自动调节相应的亮度档位进行叫醒提示。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闹钟提醒方法及装置,具体公开了睡眠状态监测、睡眠深度监测和睡眠叫醒闹钟。对比文件3公开了一种智慧家居的控制系统,具体公开了控制系统根据室内亮度和用户睡眠状态控制灯光开闭,而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对比文件3中灯控系统与本申请灯光工作逻辑相同。

基于选取的不同的最接近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选取对比文件1为最接近现有技术。因为对比文件1公开的技术特征最多,而对比文件2并未公开与睡眠相关的灯控系统。对比文件1与本申请的区别仅在于:对比文件1是灯光唤醒用户,而本申请是光线暗且用户苏醒时开启灯光。为了提高灯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结合对比文件3即可得到本申请。

观点二:选取对比文件2为最接近现有技术。对比文件2虽未涉及灯控系统的应用,但在对比文件3给出根据室内亮度和用户睡眠状态控制灯光开闭的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在对比文件2的基础上朝着本发明的方向进行改进。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

在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时,不能简单凭借“特征公开”多寡认为存在改进动机,要客观分析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某些技术缺陷,还得考虑最接近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阻碍解决发明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内容。

对于上述案例,本申请智能灯控的目的在于用户苏醒后开启灯光照明;而对比文件1中智能灯控的目的在于使用灯光唤醒用户。虽然本申请和对比文件1中的灯控系统都与睡眠状态有关,但两者作用完全不同,如果将对比文件3中的灯控系统结合到对比文件1中,违背了对比文件1的设计初衷,无法解决其原本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则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改进动机采用苏醒后开灯这一技术手段替换灯光唤醒。

虽然对比文件2公开的技术特征少于对比文件1,但其公开了根据睡眠状态叫醒的闹钟,再结合对比文件3中的灯控系统顺其自然。以对比文件2这样的现有技术为基础进行改进,较之构思和关键技术手段差异大的如对比文件1的现有技术,显然更有希望获得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本案应当选取对比文件2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

三、结束语

选取最接近现有技术时,一方面需要分析该现有技术是否是研发的基础,能否引导本领域技术人员沿着常规的技术思维做进一步改进而得出发明,另一方面需要判断该现有技术是否存在技术缺陷,该缺陷的客观存在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存在要朝向本发明进行改进的需求。只有选取的最接近现有技术能够体现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思维活动过程,才能更加客观地判断技术方案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杨克非.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取,《审查业务通讯》第24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