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陆水冰

420105198010172052

摘要: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至关重要。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地基加固、地基改良和软基处理。施工前需进行地质勘测与预测,施工中实施实时监测控制,施工后进行质量检测与评估,以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软弱地基处理在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施工质量与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关键词:软弱地基处理;施工监测;地基加固

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弱地基常常是一项严重的挑战,其低承载能力和易变形的特性给工程施工和后期运营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有效处理软弱地基是确保工程安全稳定的关键之一。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也日益丰富与成熟。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软弱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与技术,包括地基加固、地基改良和软基处理等。通过系统性的分析与总结,为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一、软弱地基处理措施概述

(一)软弱地基的定义与特点

软弱地基所带来的挑战在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中尤为显著。由于其特性,软弱地基往往难以承受工程荷载,容易导致地基沉降、变形或破坏,从而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特别是在河滩地、湿地、填海区域以及低洼地带等地区,软弱地基的存在更为常见,给工程施工和后期使用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这些地区,软弱地基的土质松软、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会增加工程的施工难度和成本,也会增加工程运营中的维护成本。因此,对软弱地基的合理处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地基加固、地基改良和软基处理等措施,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长期稳定。

(二)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影响

软弱地基的存在在工程施工和后期使用阶段都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首先,软弱地基易导致工程结构的沉降、变形或破坏,这可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沉降和变形会导致结构产生裂缝,降低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结构倾斜或倒塌。其次,软弱地基的存在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难度和成本。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额外的加固措施来应对软弱地基的不稳定性,这会增加施工周期和费用,并可能影响工程进度。此外,软弱地基还可能引发地基液化、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带来威胁。

(三)软弱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鉴于软弱地基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对其进行处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措施。软弱地基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小地基沉降和变形,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同时,软弱地基处理还可以降低工程施工风险,减少施工期间和后期维护成本。因此,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合适的软弱地基处理措施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一)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加固技术是指通过在软弱地基中加入加固材料或结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这种技术常见的加固手段包括桩基础处理、搅拌桩、灌注桩等。桩基础处理是通过钻孔或打孔方式将钢筋混凝土桩或灌注桩嵌入软弱地基深层,形成承载支撑,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搅拌桩则是通过在软弱地基中搅拌混凝土,形成密实的土砂混凝土柱,增加地基的稳定性。灌注桩则是通过将混凝土灌注至预先挖好的孔洞中,形成混凝土桩,从而加固地基。这些地基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

(二)地基改良技术

地基改良技术是通过改变软弱地基的物理性质或土体结构,提高地基的工程性能的方法。常见的地基改良技术包括桩基改良、地基灌浆和地基振实法等。桩基改良是利用桩基础的承载作用改善地基的承载性能,常见的桩基改良方法包括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地基灌浆是将特定的固化材料注入地基中,填充土体空隙,提高地基的密实性和承载能力。地基振实法则是利用振动机械在软弱地基中施加振动作用,使土粒重新排列,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这些地基改良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软弱地基的工程性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软基处理技术

软基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在软弱地基表层加入特定材料或结构,提高地基表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常见的软基处理技术包括软基加固与加强、软基预压与固结以及软基深层加固等。软基加固与加强是通过在软弱地基表层加铺钢筋网或增加土工合成材料,提高地基表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软基预压与固结则是通过在地基表层施加预压荷载或注浆加固,增加地基表层的密实性和承载能力。软基深层加固则是通过在地基深层注入特定材料,形成加固体,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这些软基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软弱地基表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

三、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控制

(一)软弱地基施工前的勘测与预测

在进行软弱地基处理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测与预测工作。地质勘测需要确定软弱地基的类型、厚度、水平分布以及地下水情况等关键参数,通过地质勘测数据,评估软弱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利用地质勘测数据结合工程经验和地质模型,进行软弱地基未来变化的预测,评估施工期间和施工后可能出现的地基变形、沉降等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这样的前期勘测与预测工作能够有效指导软弱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减少施工风险,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中的实时监测控制

在软弱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实时监测控制包括地基沉降、变形、应力、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采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如GPS监测、测斜仪监测、应变仪监测等,实时监测软弱地基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根据监测数据,灵活调整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施工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施工后的质量检测与评估

软弱地基处理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与评估工作,验证施工效果和地基稳定性。质量检测与评估包括地基沉降、变形、承载能力等关键参数的测量和分析。通过对施工后地基的实测数据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评估软弱地基处理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同时,结合工程使用情况和长期监测数据,对软弱地基处理的长期效果进行评估,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总结和参考。这样的质量检测与评估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质量问题,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结论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是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软弱地基进行地基加固、地基改良和软基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基沉降和变形的风险。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施工结束后,进行质量检测与评估,验证软弱地基处理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总结和参考。综上所述,软弱地基处理是确保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欢.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7):226-228.

[2]黄宏波,包火明,王中宽.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0):207-209.

[3]张连新.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城市建筑,2023,20(04):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