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在心脏搭桥术后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早期康复护理在心脏搭桥术后的应用效果

朱丽玮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心脏搭桥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4月~2023年7月于我院就医的100名心脏搭桥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配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其中对照组在试验组的基础上再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试验组只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心脏搭桥术治疗后,使用早期护理模式的试验组护理效果远超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次数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心脏搭桥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更好,拥有更快的恢复效果,提高满意程度,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摘要】: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心脏搭桥技术;护理效果;并发症

心脏搭桥术,又被称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通常是指在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发的血管狭窄、阻塞从而导致患者血液供血不足的时候,在冠动脉狭窄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新的通道,让血液绕过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所引发的狭窄、阻塞部位到达远端的手术。这条新建立的通道通常也是取自患者本身的血管,常用的是大隐静脉、桡动脉、乳内动脉等,通常是将狭窄、阻塞的动脉远端与主动脉直接连接,血液直接绕过这部分完成血液循环[2]。心脏搭桥术,是如今对于治疗冠心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式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且还很容易引发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对于心脏搭桥技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而本次研究,就是为了探究早期防护护理模式对于心脏搭桥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具体护理操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择2022年4月~2023年7月于我院就医的100名心脏搭桥术患者,将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平均46.35±3.54岁)与对照组(50例,平均50.24±4.15)。经过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并无太大,因此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且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在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护理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即随时关注身体状态、协助药物治疗、对康复治疗进行指导,具体情况如:

应主动关心、鼓励患者,细致讲解手术流程与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防止患者出现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治疗的效率;告知患者与其家人发病的原因,并告知其治疗过程与治疗效果,以此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与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让患者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这类食物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与影响患者的治疗,日常饮食应该多食用蔬果、豆类等高蛋白质含量食品,饮食应清淡,少食忌食重油重辣的食物。

试验组:在心脏搭桥术患者护理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情况如下:

(1)健康宣传:在接受治疗前,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人心脏搭桥术的治疗方法与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明白冠心病并非什么不治之症,以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与不良情绪,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同时还要监督患者改掉原有的不良饮食习惯与熬夜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药物治疗:监督患者每天定时定量服用治疗药物,不可服用除医生药方外的药物,防止影响到后续的治疗效果,用药后需定期查询患者身体状况,若是出现不良反应应当立即进行治疗。

(3)康复训练: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将患者身体保持在一个舒适的姿势让患者躺在床上,尽量不要让患者随意转动,身体保持不动,以减少心脏不必要的体力负担。等几日患者有了些许恢复并且身体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可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来回翻身,同时抬高床头撑起患者身体保持在坐的姿势,肘关节与腿关节向前伸展并收回,每次训练完成30个,一天进行2~3次训练。等患者身体进一步恢复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不过需要注意锻炼时必须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与血压情况,如果患者心电图与血压变化过大因减小运动量后停止锻炼,锻炼量应保持在一个合适的程度。

1.3评判标准

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与并发症进行评价。

1.4数据分析处理

将实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分析,其中t和“”表示计量资料,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结果

2.1护理效果对比

经过对心脏搭桥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组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效果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试验组

50

26(52%)

19(38%)

5(10%)

90%

对照组

50

20(40%)

14(28%)

16(32%)

68%

χ2

-

2.899

0.097

14.587

14.587

P

-

0.089

0.755

0.001

0.001

2.2治疗期间并发症进行比较

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试验组远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如图表2

2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总发生

试验组

50

2(4%)

1(2%)

2(4%)

5(10%)

对照组

50

5(10%)

4(8%)

5(10%)

15(28%)

χ2

-

2.765

3.790

2.765

10.526

P

-

0.096

0.052

0.096

0.001

3讨论

心脏搭桥术毕竟是要进行开胸才能进行的手术,治疗时不仅造成的创伤极大,也需要使用麻醉药物对患者全身进行麻醉,对于身体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且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很容易引发心功能不全、心脏功能衰竭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如今的心脏搭桥术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影响患者的治疗效率与康复效果。所以便尝试改进常规护理使用快速康复护理,通过制定科学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因长期治疗所产生的不良情绪与精神异常,同时还能拉近两者间的关系,减少厌医心理。适当的对进行康复训练,不仅能减少因为长期躺在床上引发的不良症状,也能让运动能力得到恢复,加快恢复速度。本次研究显示,使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普通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并发症出现次数远低于对照组。根据这次研究,可以说明在对心脏搭桥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模式中,早期康复护理比常规康复护理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在对于心脏搭桥术的康复护理模式中,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更好,有效加快恢复时间,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胡楠楠.早期康复护理在心脏搭桥术后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01):201-203.

[2]曹博,窦润鹏,刘纳等.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心脏搭桥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5):6704-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