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廖加迎

江苏中源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水利工程做为我国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很容易造成周边生态环境恶化,所以有关部门要重视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工作,做到科学规范、有效地减少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而保证项目可以持续地进行。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更好地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目的。文章主要分析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且提出相关水利工程建设策略以更好地达到自然与发展和谐共生的目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有些影响是不可逆转,只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使其造成的破坏能够减少。在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时,需要结合当地生态经济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遵守生态发展理念,结合先进的环保技术对施工进行合理的管控,在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条件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极大程度的影响当地的气候条件。水利工程能够使局部水域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进而对本期气温,风力以及降水量等产生一定影响。一是因为水利工程施工局部储水量将大大增加,同时水域面积扩大将使局部夏、冬气温温差减小,夏、冬两季问题将减少,夏季的问题会降低,而冬季的温度会升高。。二是水利工程的施工范围普遍较大,并且项目的四周也会较为空旷,是使风速显着增加。最后指出水利工程建设会对降水量造成一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增加了局地储水量,进而导致局地水汽蒸发现象显着多于其他地方,极大程度地增加了降水发生几率,进而促进了降水量。

2对周围河流水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现状,从而更好的满足各个地区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很多项目都需要依靠囤积水或者是改变河流的走向,以及人工开凿水池等办法来实现,这违背了自然生态的正常发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但是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还会对周围的河流水域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水利工程建设不能够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只是盲目的进行建设势必会造成水资源枯竭的现象。

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一些水利工程通常选择建设于天然河道中,工程建设除了影响周边生态系统与水环境外,还将对局部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给周边水质造成了极大损害,并且伴随着水体污染加剧,使河流自我净化能力恶化,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较高,进而造成水体中生物死亡和发育。而伴随着河水污染现象加剧,也会导致水内生物出现病害,对水内生物来说使得十分不利,进而极大地影响到地方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二、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1设计阶段做好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以工程设计为依托,设计质量对生态环境保护也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在设计阶段强化质量控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综合考察周边生态环境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施工工艺,制定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降低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冲击。水利工程在设计阶段所涉及到的内容与环节十分繁多,如果某个环节存在失误,将会给整个水利工程质量与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所以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必须要勘察施工现场生态环境及水域情况,尽可能地减少局部生物损害。与此同时,还要细致地考察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地质、水文情况,以便在考察结果的基础上制订出较为完善的工程设计。

2 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只能通过一些生态补偿机制来降低对于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生态系统本身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但如果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损失比较大,则难以靠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达到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所以,构建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十分有必要。在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中,有必要先对补偿范围与补偿主体加以界定。二是水利工程建设期间,也要建立相应资金为生态补偿提供启动资金,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保障地方生态平衡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通过人工干预使得局部生态得到修复,保持局部生态系统平衡,从而达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3加强管理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需要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从而施工环节入手,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首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骨料砂石进行清洗,并且还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能够直接将施工废水和污水排放到水域中,有效的保护周围水体的安全。其次,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当地水体卫生的管理和控制,在市场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污染物必须经过有效的处理,才能够进行排放,确保当地施工人员生活用水干净、卫生。最后,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很多种材料,有些材料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要做好洒水处理工作,有效的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施工过程更加生态环保,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提高环保意识

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施工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利用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对环保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从而使全体员工都具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其次,还要对施工范围进行严格的规定,避免对其他区域的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施工现场明显区域内张贴相关警示标语和环保标语,并且还能够建立健全的惩罚措施,通过一些强制性制度,使员工能够规范施工,注重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另外,在完成施工建设后,还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调研,及时制定针对性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通过种植植被等方法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

结语:总之,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建设规模与数量不断提升,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但伴随着水利工程的疯狂建设,使生态环境的损害现象也逐渐加剧,并且这种损害是一种长期难以修复的损害。所以如何减少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就成了当前水利工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唯有找出它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特定影响,才能找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科学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此外,水利工程施工实践还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施工思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保持地方生态平衡,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参考文献:

[1]侯国文.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研究,2018(11):125-126.

[2]马洪海.试论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8):82.

[3]武丽娜.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11.

[4]李勇.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4):162-163.

[5]晏欣,王东旭.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中的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