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检查及检查后护理,你了解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1

消化内镜检查及检查后护理,你了解吗?

江伟连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内科二区    广西钦州535000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检查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消化系统进行直观、详细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病变,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该项检查与做完消化内镜检查后的护理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什么是消化内镜检查?什么人群需要做消化内镜检查?做了消化内镜检查后怎么护理?

QQ截图20231123133113_副本

1.什么是消化内镜检查?

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使用内窥镜检查人体消化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胃镜和肠镜检查,其中,胃镜检查是从口腔插入内窥镜,肠镜检查是从肛门插入内窥镜,利用内窥镜对胃部/肠道进行观察。内窥镜通常由柔软的硅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较小的外径,可以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内窥镜前端装有摄像头和光源,医生可以通过摄像头观察到胃部/肠道的内部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光源照亮检查区域,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胃黏膜的状况,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扭转等疾病。胃镜检查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早期胃癌的筛查,实现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此外,内镜检查还可以通过热凝、激光等方法用于治疗胃溃疡等疾病。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肠道黏膜状况,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憩室、肠套叠、肠道扭转等疾病,评估肠道狭窄程度和原因,此外,肠镜检查还可以发现并切除肠道息肉,防止息肉恶变。

2.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做消化内镜检查?

电子胃镜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当患者胸骨疼痛、吞咽困难,怀疑患有食管疾病者;通过常规X线检查发现病变,但无法明确其性质时;上腹部不舒服,怀疑上消化道疾病,但无法做出准确诊断者;需进行随访疾病,包括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及溃疡等;可能患有胃癌及食管癌患者,可通过电子胃镜进一步诊断,以早期发现疾病;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息肉等。肠镜适用于以下情况:大便中混有暗红色、鲜红色黏液、血液;表现为经常腹泻、便秘者,粪便形状发生变化;出现持续腹痛,疼痛程度不同,但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下腹部,为胀痛或隐痛;贫血且伴有疲劳以及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出现上述情况者,需接受消化内镜检查,这样才能帮助准确判断病情,以便医生针对性制定出治疗方案。

3.消化内镜检查后的护理方法

3.1饮食护理

检查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禁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让消化道黏膜有时间修复。禁食期满后,可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稀粥、米汤、果汁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蒜、生姜等。流质饮食适应后,可逐渐过渡到软食,如烂糊面、鸡蛋羹、豆腐等。注意食物要易于消化,避免油腻、油炸等高脂肪食物。软食适应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3.2活动与休息

检查后当天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后1-2天,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体力活动,以促进身体恢复。检查后1周内,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休息充分,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3.3心理护理

消化内镜检查后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担心检查结果、害怕疾病恶化等,对此,患者应做好自身心理调适,可向家人朋友倾诉内心的烦闷,以减轻负性情绪,也可通过外出散心、团体活动等转移对负性情绪的注意力。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消化内镜检查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在检查后要密切配合护理措施,以便尽快恢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