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化”为契机夯实经济开发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以“五化”为契机夯实经济开发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宋兴娟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经济运行统计研究中心

摘 要:统计数据可以反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程度,经济开发区基层统计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经济开发区应在结合实际统计工作的同时注重探索创新,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优化组织管理、智能化监测、智库化服务,探索创新自己的统计发展改革之路,当好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数字传感器,准确反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为区领导决策和部门管理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支撑。

关键字开发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创新改革

一、西安航天基地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西安航天基地成立于2006年11月30日,唯一以航天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启动航天高技术引领高端产业发展的战略新区,是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承载区。位于西安市主城区东南。航天基地目前已构建起国家航天、商业航天、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兵器制造与电子装备、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主导产业,在建及筹建项目143个,总投资逾1500亿元,其中,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量和投资量均超过三分之一。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向西安航天产业新城再投资150亿,京东集团计划投资205亿元建设综合性智慧物流产业基地,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预示着航天基地迎来崭新发展阶段。航天基地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同比增长13.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6.2%,出口总额增长24.4%,工业投资增长19.5%,民间投资增长14.4%。

多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公众对统计工作的期望不断攀升,统计工作的重心逐渐从结果呈现转向预测预警。九层之塔、起于垒土,以开发区为代表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国家统计工作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基层客观真实地反应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开发区统计工作基层基础建设情况会对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统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在新常态下,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是长期应该坚持做好的工作,也是基层统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开发区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保障不全、机构独立性弱。统计工作中存在规章制度的缺失、业务流程的不规范现象,影响基层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管理模式不佳,创新性不强。工作开展是由开发区统计机构直接服务企业,区别于行政区无法借助街办力量存在统计人员配备不足现象

(三)信息化建设缓慢,统计生产力不足。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要求,统计调查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等加快统计改革的利器

(四)部门联合、数据整合、调查研究方面需要加强。在基层经济统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涉及较多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程度较低。

(五)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现代统计职能已经被赋予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预测预警,需要为决策者提供谋定而后动的数据支撑,统计服务支撑决策的职能需要亟待加强。

三、开发区统计工作的创新、探索与研究

(一)规范化设计,保证机构独立性和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增设独立统计部门。经济开发区政府应依法保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确保统计机构、统计机构负责人、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工作运行五独立。二是优化业务流程。按照专业统计分类设计规范业务流程,结合专业统计实际工作,将专业标准、专业特点、统计制度等国家统计标准和经济开发区统计工作实践经验相结合,优化相应的专业的业务流程,将统计专业工作规范化、流程化、系统化。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结合开发区统计工作实际,制定规范统计工作的相关制度,如《企业统计报表报送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基层统计人员工作制度,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把控源头数据质量。

(二)园区化管理,探索园区+统计站管理模式。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智能制造、数据应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园区,可因地制宜开展园区统计。一是在园区设立统计站,形成基层统计调查快速反应机制,为基层统计工作建立一种高效的树型管理形式,方便日程各类统计调查、调研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二是优化管理模式,将开发区统计机构作为父节点,园区统计站作为兄弟节点,入驻园区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作为叶子节点,理顺统计站和区统计部门的业务关系,形成树状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三)智能化监测,善用遥感技术和数据平台。一是善于运用遥感技术。统计数据作为信息资源对宏观决策作用越来显著,未来开发区应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抓紧构建1+N的项目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将遥感、统计等数据资源集成整合,建立项目统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不断丰富统计方法、扩展统计范围,开辟投资统计服务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领域。二是建立统计大数据平台系统,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平台监测系统,切实提高监测系统的实用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统计大数据平台将利用移动终端服务功能,实现数据

口袋化,把统计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数据处理汇总过程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四)数库化统计,将部门数据要引进来的同时,统计工作要走出去一是将部门数库”“引进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开发区统计机构应加强市场监管、税务、民政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减少部门数据信息壁垒和孤岛,将统计库中企业名录与基地纳税企业名录、高新技术企业名录、社保缴纳单位企业名录进行数据对比合并,形成数据共享机制,降低数据收集成本,促进多元统计数据融合后形成规模化效应。二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心用情惠企助企。经济开发区的统计部门应该深入开展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调研,如深入企业开展楼宇”“产业园”“集团总部”“产业链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听取企业诉求、了解企业家心声,同时为企业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搭建多元平台,当好企业和政府间精准经济数字传感器

(五)智库化服务,发挥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参谋长作用。智库化统计服务是数说经济开发区软实力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努力提升统计服务区领导决策能力。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分析,不断增强统计服务经济工作的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及时为区域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二强化统计数据的开发解读功能。编制《区GDP图谱》《数据卡》《区统计公报》《区重点项目统计专报》等统计产品,为区领导决策和部门管理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依据。三是统计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努力搭建统计工作与社会各界紧密联系的桥梁窗口。扎实做好统计为民服务工作,拓展统计发布渠道,及时向社会展示航天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新风貌,传播统计知识、开展统计科普、弘扬统计文化,滋养为国统计、为民调查、把脉区情、服务民生的初心和使命。

结语: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先,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以奋斗者的姿态,励精图治,创新发展,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推动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数库化统计和智库化服务,为提升我国基层经济统计的质量和效率探索有效途径,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为统计现代化改革提供坚实的统计基层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智.发挥统计信息化支撑作用助推统计质量管理和业务流程改革[J].中国统计,2022,(02):8-12.

[2]杨景祥.以四化为目标推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J].中国统计,2021,(03):26-28.

[3]廖国英.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探索[J].时代金融,2018,(14):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