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陈茜

身份证号码:513223198212123024

摘要: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在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野生动植物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由于受利益的驱动,部分人的法制意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不强,就会深入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进行破坏,有人出于金钱目的,有些人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导致野生动植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新时代以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体系,需要各级林业部门根据本地的林业实际,将政策的内容进行细化,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一个更好的生存条件,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林业管理展开深入分析,重点阐述了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策略,并简单论述了管理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希望对相关工作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国家,其生物多样性对全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使得该地区的野生动植物受到了很大的危害,其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因此,需要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优化自然保护区情况,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意义

1.1构建良好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是最顶尖的,随着人类的发展,他们不但可以熟练地利用自己的工具,还可以操控其它生命,这在加速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大自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与野生动植物逐步协调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它们的某些特性和天性丧失,不适合它们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对森林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对其进行科学的经营,才能为其提供一个适宜的栖息地。

1.2促进人类可持续化发展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自然进行了任意的改变,以获取更多的效益和更多的收入,这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尽管短期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近些年来,各类严重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显示大自然正在向人类展开一场大范围的复仇行动,它不但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也威胁到了人民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盲目地对环境进行破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要增强环保的观念,要加大对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要注重对森林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关部门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的保护与管理计划。

2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与规划问题

目前,按照现行的法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需要国土、农业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相应的规划管理机构,如土地规划,农业规划,林业规划等,其规划的内容相互交叉。即使有一些保护区设立了专职的管理机构,但是由于其功能的制约,其功能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2.2技术投入与资金投入问题

当前,自然保护区仅鸟类资源分析比较深入,涉及鸟类种类、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等内容,有关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等资源分析处于规划状态,并未系统化探索未知生物,加之现有生态资源基础调查技术落后,难以掌握更多未知生物的生存特征,也无法对其实施有效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而言,未来如何引进新型生态资源调查技术提高动物的保护及管理效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3资源开发和保护存在矛盾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但是盲目开采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比如,一些矿产资源的发展,虽然得到了审批,但却可以随意更改,有些地方,还从国外引进了一些物种,这就加大了外来物种的入侵风险。

3自然保护区管理与林业野生动植物管理有效策略

3.1加强灾害预防和管理水平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大,这既制约了保护区的治理工作,也阻碍了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有关方面应加强防灾工作,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以减轻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的森林巡逻体系,并且要不断地更新自然保护区的经营观念,对本地的历史数据进行多个层面的统计与研究,对不同时期的自然、天气的演变特征进行剖析,然后针对不同的灾害特征,制订相应的对策,以防止自然灾害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冲击。此外,在进行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有各方面的协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对灾难的防治与治理进行主动的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3.2着力建设执法队伍强化执行力度

林区应整合工作力量,明确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执法主体和职责,联合其他有关公安、政府林业相关管理部门等,建立全面的违法行为打击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相关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联系,联动执法,由林区管理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处罚,政府机构通报批评,公安机关与林区人员联合查处,政府资金支持,提升查处野生动植物资源破坏行为的工作效率。同时,应着力建设执法队伍,对执法队伍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升队伍工作素质,强化专业执法队伍力量。可以联合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一起保护野生动植物。

3.3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重视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于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加经费,加强宣传,把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与社会发展计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提高森林的生态环境,为森林资源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关方面应加强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增加经费的投入,一是保证了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成功;其次,引进高科技人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防控队伍的队伍;最后,通过购置完善的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害虫防治装备,强化基础设施,建立病虫害监控体系,提升工作效率与精度。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系统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通过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更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为此,林业主管机关应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利用微博、短信、微信、会议、电视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增强公众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增强公众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热情,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3.4加强宣传教育

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并指导人民进行科学开采。与新闻传媒加强协作,通过传媒的推广,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同时,政府部门也要通过举办工作交流会和经验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者的培养和培养,使其整体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要引导社会团体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监管和监管,完善其治理方式,提高公众参与生态环保的热情,让人民群众真正地成为生物多样性的扞卫者。

结语

总之,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同时也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需要各级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的违法活动进行严厉的打击,以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制定切实的对策,例如,要强化对工程的管理,要经常进行专门的巡查,要围绕着协调与交流,争取各方的支持,注重科研,强化人才培养等,这样才能让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抵御风沙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建龙.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21,15(18):208-209.

[2]刘瑛,蒲云海,郝涛,等.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J].湖北林业科技,2021,50(1):63-67,90.

[3]褚阔,李亚敏,吕久俊,等.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与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3):39-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