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服务对飞行员素质的要求与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空中交通服务对飞行员素质的要求与培养

李秦瑶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飞行是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并以其高速性和通达性得到了很多方面的使用。然而,虽然当前航空技术本身的成熟度与安全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其本身原理上的危险,以及事故本身的高伤亡比特征,使得飞行的安全管理仍然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关键词:空中交通服务;飞行员素质;要求;培养

前言

众所周知,飞行员在飞行安全问题上要做到零失误,因为稍有偏差就会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事实上,飞行员心理素质问题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提高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减少飞行员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已成为目前飞行员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1.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的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飞行安全事故的发生大部分原因来自飞行员的操作失误,因此,提高飞行员的飞行技术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首要前提。此外,飞行员的飞行素养也非常重要,优秀的飞行员在遇到飞行困难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所以,一直以来我国对飞行员的选拔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保证了人们的飞行安全才能赢得人们信任,才能促进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的航空事故发生率较低,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世界飞行史上发生飞行安全事故的不在少数,给人们财产安全带来损失的同时也给民航带来众多的挑战,从飞行员的角度来说,除了加强自身的飞行技术水平以外还要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严格管理才能不断提升航空运输服务水平。

2.提升飞行员素质的具体措施

2.1航空公司需要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

加强管理模式在航空公司管理模式上需要给飞行员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每个飞行员严于律己,在飞行过程中避免违反规定的操作,要求每个飞行员要积极参与培训,深入理解飞行各个方面的知识,管理方案上要与时俱进,多多学习国外的先进有效经验,加强飞行员的集体荣誉感,注重人文上的关怀。此外,还要加强对飞行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组织形式各样的实操演习活动,并积极组织航空人才的经验交流活动。最后,航空公司各个部门要齐心协力,默契配合,在日常飞行工作中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避免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2.2培养飞行员的飞行安全意识

飞行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着整个飞行的安全,所以安全意识对于每个飞行员来说是首要任务,在飞行员的培训上需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认知以及遇到困难时敢于担当,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提升自我约束,规范本身的技术操作,建立缜密的逻辑思维,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以飞行安全为首的个人操守,对飞行的操作上要善于与团队合作,提升整体的团队素养,最后在每个飞行员正式开始飞行之前需要有实际的操作训练过程,航空公司需要结合每个飞行员的自身条件来进行正确的示范,利用前人先进的经验来鼓舞和指导新的学员,让他们对自身的事业充满信心,在思想教育上也需要大力扶持,提升他们思想境界以及安全的认知度。

2.3加强提高飞行的飞行技能

飞行员不仅需要全面了解并遵守规章制度,建立安全责任意识,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先进的操作技术水平才能胜任飞行工作。首先,要加强对飞行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先进操作技能的培训,并且理论与实操相结合,使飞行员能够深入领悟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并且与时俱进,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进步。其次,要重视飞行员对飞行规则的学习,使飞行员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保证飞机飞行过程中的秩序性、科学性、协同性。再次,要加强对飞行员进行模拟机的实操训练和安全事故演练,加强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反应速度以及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将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飞行过程中进行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通过多媒体等先进的设备可以进行仿真模拟,使飞行员可以在上岗之前了解真机上的仪表和操作系统,在仪表、雷达等显示的不同信息数据中进行准确分析与判断。最后,要加强对飞行员进行读表能力训练,并且通过演示教学法检验飞行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操能力水平,使飞行员能够在不同的外部环境和飞机状态下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此外,还要加强飞行员对过往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的能力,吸取教训,寻求最佳解决方法,并且结合理论进行科学验证,积累丰富的飞行实操经验,才能在危险发生时迅速做出判断,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4注重多部门的密切合作

在航空运输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对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各个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的沟通,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飞行人员在飞行前应对飞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机务人员应做好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高效处理安全隐患,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齐心合力保障飞行安全,进而为民众提供更高的出行体验,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实现航空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5提升心理素质

在影响航空安全性的各种要素中,飞行员是其中一个十分关键且主要的组成,并且由于其较强的主观性特点,使得其可塑性与提升空间都能够加强。而在飞行员的安全管理中,心理素质又是一个关键组成,可以说只有具备较好的抗压与应对能力,才能在具体的航空业务中保持一个较好的状态,避免危险乃至事故的发生。当前,在航空教育体系中,对于心理素质培养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并在实践中也形成了很多的优秀做法,但由于主观性因素本身就十分多样,使得其与实际需要之间还是存在一定距离。心理素质是一个本土化的概念,尚未形成单一的定义。关于心理素质,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一些概念。最具代表性的有:心理素质以生理条件为基础,以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形式吸收外界的刺激。具有基本功能、衍生功能和发展功能,与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当前飞行员的心理素质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飞行员心理素质的测评与理论层面心理素质构成的解析,以及针对空军及成熟飞行员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建议措施,并未建立动态、连续的心理素质选拔及培训体系来提高民航飞行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与飞行安全相关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智力因素、飞行动机、意志品质、性格特征、情绪控制等。智力相关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迅速准确地感知能力,出色的记忆能力,敏捷有效的思维判断能力,有效的预测能力,良好的注意能力,良好的空间定向能力,较强的抗负荷能力,飞行耐力,以及良好的飞行环境适应能力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航空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国家发展以及民生事业,飞行员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认知水平,飞行单位需要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飞行人员的思想教育以及身体素质专业技能上的训练,提升飞行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程德恒.认知特征与飞行技术水平关系的初步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7):81-83.

[2]李鹏.浅谈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J].科技风,2018(29):113.

[3]徐超.飞行员飞行技术对其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中国民航大学,2016.

[4]潘照方.关于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5,25(24):265.

[5]桑保华.试论民航高校飞行学员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高[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