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什县小麦标准化种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乌什县小麦标准化种植技术

萨艾提柯孜·达伍提  罕佐热姆·艾海提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恰塔格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843404

摘要:小麦是阿克苏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在当地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确保粮食产量和品质对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大众的饮食安全有着很大帮助。当前随着地方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实施标准化的栽培技术方案,以此来提升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产量,更好地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小麦种植地减少的趋势,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乌什县小麦标准化种植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乌什县;小麦;标准化种植技术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消费者对小麦的需求量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传统,小麦种植模式下普遍存在着高污染、高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不利于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产生了不良影响。新时期在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就需要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方案,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手段,确保农民群众能够更好地革新种植理念,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为推动小麦种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种植地的选择与处理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该优先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的地块。同时,要避免选择前茬作物病虫害严重、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块。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地,深度一般在25-30cm。翻耕过程中,要将前茬作物的残留根茎和杂草翻入土中,以减少病虫害来源。整地过程中,还要对土地进行镇压,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在整地之前进行基肥施入。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入氮、磷、钾等复合化肥。通常每亩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1000-1500kg,或者商品有机肥300-500kg,45%的氮磷钾复合肥20-30kg,过磷酸钙10-15kg,硫酸钾8-10kg。

2 小麦品种的选择与处理

2.1小麦品种的选择

新疆乌什县位于我国西部,拥有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种植小麦。在选择小麦品种时,需要选择那些抗病性强、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产量稳定、籽粒饱满、品质好、口感佳、营养丰富的品种。目前在乌什县推广应用较好的小麦品种主要有新冬22号、新冬18号、乌什县本地品种。

2.2种子处理

小麦播种前需要做好晒种和种子精选,播种前一周可以选择阳光充足的晴好天气,将麦种均匀地摊在苇席或防水布上(注意不能直接摊放在柏油路面或水泥晒场上,防止温度过高烫伤种子),厚度以10-15cm为宜,白天经常翻动,夜间堆起盖好,一般连晒2-3天即可。上一种结束之后进行种子精选,有条件的可用精选机精选,没有条件的可用筛选、风扬等方法将碎粒、瘪粒、杂物等清理出来。同时播种前对种子发芽率进行试验,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时,可按预定播种量播种,发芽率在85%~90%之间的可适当增加播种量,发芽率在80%以下的则要更换种子。另外对于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在播种之前还需要做好包衣处理工作。常用的包衣剂主要包括了杀菌剂(如福美双、代森锰锌、丙环唑等,用于防治小麦黑穗病、纹枯病、锈病等病害。)、杀虫剂(如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用于防治小麦蚜虫、地下害虫等。)和生物制剂(如农抗120、中生菌素等,具有杀菌、杀虫和促进生长等多种作用。)种衣剂的使用剂量因产品、病虫害种类和土壤条件而异。一般而言,使用剂量为种子重量的0.5%-2%,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具体产品说明书和当地实际情况调整使用剂量。

3 科学播种

在新疆乌什县小麦播种日期一般安排在秋季(9月至10月),选择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开展机械化播种作业。在播种操作过程中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每亩播种量控制在8-10kg,播种行距控制在15-20cm,播种深度在2-4cm。

4 封闭除草

在小麦播种前,根据当地草害种类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常用的除草剂有乙草胺、甲草胺、异丙甲草胺等,这些除草剂对小麦田间的多种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根据除草剂的说明书和麦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用药量,通常上述除草剂每亩用药量在50-70mL。使用手动喷雾器或拖拉机喷雾器进行喷洒,喷洒时,要确保药液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滴漏和重喷现象。除草处理过程中应该遵循遵循除草剂的使用说明,确保用药安全,避免在天气炎热、干旱时期进行用药,以免影响小麦生长,用药前后要确保麦田水分充足,以提高除草效果。封闭除草后,要定期检查麦田,及时发现并处理杂草生长情况。

5 田间管理

5.1查苗补种

小麦出苗后,要及时进行田间苗情检查,对于缺苗(株距达5cm以上)断垄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记录。对于缺苗断垄的地方,可以采取补种和移栽两种方法。补种时应使用同一品种,补种前要进行浸种处理,以利提前出苗。补种时,先开沟撒种,种子一定要埋在湿土中,力争早出苗。此外,还可以进行移栽,将多余的苗株移栽到缺苗的地方。小麦出苗前遇雨,要及时松土破除板结。松土有利于种子及早萌发、出苗,提高出苗率。对于缺苗不严重的地区,可以采用移栽处理的方法,移栽时选择1-3叶的壮苗

[1],开沟条栽或按土墩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白为宜,移栽时要带肥,浇水,覆土,埋平,压实,有利于缓苗生长。

5.2科学追肥灌溉

第2年小麦进入返青期之后,应该结合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追肥和灌溉,重点施入拔节肥和孕穗肥[2]。当前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应用氮肥后移施肥技术,在小麦进入拔节期之后施入氮肥,每亩追施尿素5-8kg。当小麦进入运穗开花期之后,要结合灌溉及时追施孕穗费,通常每亩追施尿素10-12kg,并搭配使用硫酸钾5-8kg。小麦进入灌浆期之后可以进行叶面追肥,推荐使用1%的尿素溶液或者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用量控制在10-15kg进行叶面喷洒,间隔7-10天使用一次,必要时连续使用1-2次[3]

5.3病虫害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害主要包括锈病、叶枯病、蚜虫、红蜘蛛等,其中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导致小麦叶片变黄、枯死。防控肝肿病患者可以每亩用10-20mL戊唑醇或者25-35mL丙硫唑。叶枯病可导致小麦叶片枯死,影响小麦生长。防治叶枯病推荐每亩使用50-100g甲基硫菌灵,或者20-30mL氟硅唑。蚜虫会吸取小麦汁液,导致小麦叶片卷曲、枯死。防治蚜虫可以每亩用10-20g吡虫啉,或者10-20g啶虫脒。红蜘蛛会吸取小麦汁液,导致小麦叶片变黄、枯死。防治红蜘蛛每亩用20-30mL阿维菌素,或者10-20mL哒螨灵。上述几种药物的兑水量通常在兑水30-45,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麦标准化种植管理过程中,就需要从种植地的选择、小麦品种的确定、合理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几方面入手,保证各项栽培管理标准,具有可执行性,能够显著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种植户种植行为的有效约束和规范,构建完善的小麦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方案,确保现代化的种植技术能够向着基层地区的有效地推广,最终为推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康文媛.高产优质无公害小麦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9):125-126.

[2]李青海.探析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8(7X):78-78.

[3]李天洋.皖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7):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