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效果

黄昶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就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基于不同护理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症状积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消除临床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延续性护理;效果

临床中,过敏性鼻炎较为多见,变应性鼻炎属于过敏性鼻炎,在全年龄段均会发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若不及时治疗易引发其他疾病,易对患者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但因病程长,且药物对机体易产生毒副作用,导致多数患者治疗期间疗效欠佳,因此治疗期间需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干预是临床常见护理模式,可从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实施护理,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1]。本文主要就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效果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近一年内(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在基于不同护理方法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3-54岁,平均(43.56±5.21)岁。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8-57岁,平均(47.51±5.13)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在实际护理中,对照组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①护理前培训:在对患者护理前需对医护人员护理理念、发病机制等实施系统培训,同时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医护人员及患者交流与沟通。②教育宣教: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期间,对其讲解鼻炎知识,使患者对该疾病有全面了解,以此提升疾病认知。③环境护理: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室内整洁,消除螨虫、灰尘以及油污等有害物质,避免进入鼻腔;禁止摆放有花植物,远离过敏原。④日常护理: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疾病认知度、心理状态实施评估,并采取必要手段,最后对执行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⑤治疗结束以后护理人员要叮嘱其与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定期通过电话、信息等不同方式进行跟踪回访,及时发现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推送的方式向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和预防控制措施,养成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叮嘱其按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促进疾病尽快康复[2]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症状积分情况。采用自制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根据问卷得分分级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分~90分)、不满意(<80分),总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两组症状积分分为鼻塞、鼻痒、喷嚏三个维度,分值越低表明症状改善越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 Excel 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见表1,研究组更加优越,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护理满意率[n(%)]

分组

n

非常满意(例)

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率(%)

研究组

45

30(66.67)

14(31.11)

1(2.22)

44(97.78)

对照组

45

18(40.00)

22(48.89)

5(11.11)

40(88.89)

X2

/

/

/

/

2.548

P

/

/

/

/

0.025

2.2 对比两组症状积分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护理干预前后比较症状积分

分组

n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5

8.01±1.59

1.38±1.32

对照组

45

8.14±1.36

3.66±1.11

t

/

1.304

8.045

P

/

0.126

0.002

3讨论

就目前来看,变应性鼻炎并发症逐年升高,对环境有较高敏感性,对患者生活与工作造成较大影响,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极易引起结膜炎、哮喘等并发症。药物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口服与鼻腔给药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法,但是起效慢、疗程长,患者治疗依从性差。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很难覆盖环境、生活等方面,无法达到最佳效果。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对环境有效把控,减少环境过敏源,显著改善预后

[3]

在护理中,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帮助,通过不同途径对环境实施控制,减少患者与过敏源接触时间。同时通过护理让患者规范生活与饮食;指导患者根据标准剂量用药,提升用药安全性。该护理模式可通过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确保患者对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效果等全面了解,对降低疾病症状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主要是因延续性护理干预主要以患者为中心,能够为患者提供从医院转移至家庭的护理服务,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对环境实施有效控制,为患者讲解院外的具体护理措施,确保患者规律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总体来说,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到变应性鼻炎治疗中,可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更高,临床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姚颖,张彦菊,刘春清.延续性护理干预在产妇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01):198-200+185.

[2]刘东梅.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0):60+80.

[3]方丽,何荣.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