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舒适护理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作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舒适护理提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作用评价

王珊珊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行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机械通气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舒适护理)、科研组(舒适护理+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干预)各29例,疗效比较。结果:干预前,比较血气值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科研组PaO2值更高,PaCO2值更低;撤机相关并发症率更低;撤机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舒适护理可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气,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撤机成功率,值得推崇。

【关键词】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舒适护理;机械通气;血气值;撤机成功率

临床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常见手段为机械通气,借助呼吸机对人工气道建立、给予呼吸支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协助患者安全度过疾病危险期,对挽救生命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病情控制后需尽早撤机,长期通气则增加撤机难度,引起并发症风险,故撤机时辅助有效护理是关键。张雪[1]证实,舒适护理可满足患者生理、心理所需,协助其积极配合撤机,撤机后提供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输氧,可提高气道正压、加湿呼吸气体,对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鉴于此,本文探究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舒适护理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58例机械通气患者,科研组(29例):男/女=18例/11例,年龄18-79岁,均值(48.23±1.59)岁;参照组(29例):男/女=19例/10例,年龄19-80岁,均值(48.42±1.63)岁。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参照组(舒适护理):①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撤机的必要性,利用心理学技巧评估其心理情绪,对其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心理变化密切观察,协助树立撤机成功信心、提高依从性;②吸痰护理:将患者面罩固定张力、相应位置调整好,将面罩间接打开,吸痰时配合雾化、物理振动等稀释痰液,提高吸氧浓度为10%-20%,注意对患者体征密切监测,有异常及时处理;

③气道湿化护理:定期将蒸馏水加入呼吸机加湿箱中,控制吸入气体温度为32-35℃,确保湿化气道;④预防感染:禁忌对一次性呼吸机回路管二次使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开展相关护理,及时消毒灭菌病房,避免感染;

科研组(舒适护理+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干预):舒适护理同参照组,并将鼻塞输氧导管放置于患者鼻腔,采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初始为10L/min氧气流量,以患者耐受度、疾病情况为基点,逐渐将氧气流量增加,最高调为45L/min,注意对患者血气值观察,逐渐降低氧气流量为5L/min,加热加湿气体,将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为92%以上,对仪器的管路及加湿罐每日更换消毒。

1.3 观察指标

血气值:采集血液标本2ml,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最终结果记录。

撤机相关并发症:记录肺部感染、肺出血及心律失常例数。

统计两组撤机成功例数(判定标准:呼吸机撤离患者可自主呼吸、呼吸通畅[2])。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n/(%)]”表示,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血气值

干预前,比较血气值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科研组PaO2值更高,PaCO2值更低,P<0.05,见表1。

表1 血气值比较(±s)

组别

PaO2(mmHg)

PaCO2(mmHg)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科研组(n=29)

51.14±4.68

70.36±6.14*#

87.62±6.34

47.32±4.73*#

参照组(n=29)

51.26±4.72

60.89±5.63*

87.51±6.25

58.81±4.64*

t

0.097

6.122

0.067

9.338

p

0.923

P<0.05

0.947

P<0.05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2 撤机相关并发症、撤机成功率

较参照组,科研组撤机相关并发症率低,撤机成功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撤机相关并发症、撤机成功率比较[(n),%]

组别

肺部感染

肺出血

心律失常

并发症率

撤机成功率

科研组(n=29)

0(0.00)

0(0.00)

0(0.00)

0(0.00)

28(96.55%)

参照组(n=29)

2(6.90)

1(3.45)

1(3.45)

4(13.79%)

23(79.31%)

x2

--

--

--

4.296

4.062

p

--

--

--

0.038

0.044

3

研究表明,难以自主呼吸患者被广泛应用机械通气,对维持患者呼吸功能正常有积极作用,治疗成功标准为是否完全撤离呼吸机,呼吸机发挥加热、加湿功能,满足患者生理所需,但长时间机械通气则增加脱机难度,引起并发症并对患者后期疗效有影响,故需辅助有效护理。本研究示:较参照组,科研组PaO

2值更高,PaCO2值更低;撤机相关并发症率更低;撤机成功率更高,P<0.05,分析:

①舒适护理可优化常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心理状况提供鼓励、安慰等,维持身心状态放松、提高护理操作成功率,加强吸痰、气道湿化及预防感染等护理,稀释气道内痰液、促进顺利排出气道分泌物[3];②高流量湿化治疗仪为无创呼吸疗法,对患者输入高峰值吸气流量、准确可控的湿化药物浓度,对混合呼吸气体加温处理,维持患者气道通畅、满足自主呼吸所需,使患者气道黏膜的清理功能提高、将氧气浓度维持稳定,协助患者对呼吸变化逐渐适应,提高舒适度,故联合干预可发挥各自优势,改善肺部通气功能、维持患者处在舒适状态,确保成功撤机,达到改善预后目的。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患者行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舒适护理可稳定血气、确保撤机成功,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雪.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撤机成功率中的价值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2):304-306.

[2]赵丽,赵艳华,朱小丽.护理管理对行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9):150-152.

[3]钟娟,侯璐蒙,李汉斌等.早期肺康复锻炼联合改良气管导管拔管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22,44(14):1679-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