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技术分析

郑俊彦

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西卓煤矿  陕西省渭南市  715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也伴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入而日益严重。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地下环境复杂多变,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加强煤矿井下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井下;应急救援;紧急避险技术;有效应用

1 矿山应急救援概述

1.1 矿山应急救援体系

矿山应急救援体系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其建立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还需要完善的组织指挥体系和高效的资源保障系统。在矿山应急救援体系中,应包括预防、监测、应急处置和事后评估等各个环节,以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此外,矿山应急救援体系还需根据矿山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1.2 矿山井下通风系统

矿山井下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对于矿山生产安全至关重要。通风系统不仅影响着矿井内空气成分的均衡,还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的风险,保障矿井内空气清新,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矿山应急救援中必须重视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确保其安全可靠,做到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援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救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1 安全生产是采煤行业发展的保障

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有全球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之大。煤炭是我国能源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井下开采是煤炭开采的主要方式,其产量达到煤炭开采总产量的90%以上。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提升,采煤总体安全已得到较可靠保障,但井下采煤产生的安全事故仍然很难杜绝。安全生产始终是采煤行业发展的保障,也是核心重要内容。煤矿开采安全如果不能保障,那么煤炭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形势也会随之日益严峻。因此,需要重视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和应急救援的研究与应用,提高煤炭开采生产的安全性。

2.2 国内煤矿事故的死亡概率高于先进国家

由于煤炭开采过程受到煤层天然的开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煤炭开采时,井下常见的事故类型主要包括爆炸、水灾、火灾、塌陷等。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显示,我国井下开采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概率高于西方煤炭开采先进国家。矿井井下遇难人员是否能够逃生,与紧急避险措施是否完善、急救援设备是否完善、逃生路线是否畅通等因素密切相关。据相关研究表明,遇难人员中由于创伤和烧伤死亡比例约占死亡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还有五分之四即相当大一部分遇难人员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窒息死亡。如果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不健全或不合理,原本有希望从突发事故中逃生的被困人员很可能会被剥夺了生还机会。因此,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救援是十分必要的。

3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策略

首先,立即报告是煤矿应急救援的首要步骤。一旦发生矿难事故,工作人员需要立即报告给矿调度室。他们应该迅速而准确地描述事故的地点、性质、范围和程度,以便调度室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调度室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救援工作能够迅速展开。

其次,切断电源是防止事故扩大和二次事故发生的关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救援人员需要迅速切断事故区域的电源,以防止电气火灾或电击等二次事故的发生。这需要救援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电源的位置和切断方法。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直接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但灭火过程中,救援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火势扩大或有害气体中毒。灭火器材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根据火势的性质和范围来确定,以确保灭火效果的最大化。

在撤离人员时,救援人员需要确保所有受灾人员能够迅速而安全地撤离灾区。对于受伤或中毒的人员,救援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救治和转运,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撤离过程中,救援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灾区内的瓦斯浓度变化,避免瓦斯积聚和爆炸的风险。

同时,启动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应急救援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调整风流方向和风量大小,可以确保灾区内的有害气体能够及时排出,降低瓦斯浓度,防止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通风系统的启动和调节需要根据火势和受灾范围来确定,以确保其效果和安全性。

当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受灾人员和救援人员需要紧密配合,共同开展救援工作。救援队伍需要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并展开救援行动。受灾人员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协助救援队伍迅速定位事故区域和受灾人员的位置。

最后,在事故处理完毕后,需要及时进行善后处理工作。这包括清理现场、修复设备、安置受灾人员等。同时,还需要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和漏洞,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改进,可以不断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4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地下世界中,这种技术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不仅能够在灾变事故发生时为矿工提供庇护,而且在逃生路径受阻或无法及时逃生的紧急情况下,成为矿工最后的救命稻草。

紧急避险系统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精密的技术,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它具备隔离有毒有害气体、抵御高温烟气的功能,为遇险人员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的密闭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矿工可以暂时摆脱外界的威胁,等待救援的到来。

为了确保紧急避险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几点关键因素不可忽视。首先,矿工必须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在井下作业时,矿工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留意周围的环境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找准时机逃离现场。其次,紧急避险系统中的避险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是矿工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线,因此必须确保其完好无损、随时可用。此外,矿工还应熟悉紧急避险系统的使用方法和避难场所的位置。只有这样,在紧急情况下,他们才能迅速找到避难所,并按照指示正确使用避险设备。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通过组织定期的安全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加大对紧急避险系统的投入,不断完善和更新设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政府也应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推动煤矿企业落实安全责任,提高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煤矿安全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更加先进、有效的紧急避险技术,为矿工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5 结束语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煤矿井下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救援与避险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需要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为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初峰,缪江华.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 [J]. 煤矿机械, 2022, 43 (09): 7-9.

[2]王晋瑞.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技术分析 [J]. 矿业装备, 2021, (01): 76-77.

[3]苏海新. 煤矿井下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技术分析 [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 (21): 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