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们要以成圣为目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今天的人们要以成圣为目标

陈成

江苏省南京市大贺艺术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今天的时代,是人人皆可成圣、行行皆有圣业皆有圣果的时代,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为我们每一个人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成圣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和目标。

    成圣,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向往之,心内求之,以圣人之标准来约束和要求自己。

我们知道人的属性分为自然(或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成圣,根本上也就是摒除动物属性而成为具有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属性的“人”,是真真正正的彻底的干净的“人”,其内心是没有任何缺陷和瑕疵的,即达到一颗圣心。

《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修心为本,修心即净心、定心。所以,成圣也就是修一颗圣心。而修圣心是要在生活中以不断地磨炼自己的内心,以不断地剔除内心的瑕疵,永葆正气。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一颗平常之心。要出淤泥而不染,不必苛求外在的安定,不人云亦云,不为外物所扰,有着喧嚣闹市而安的人生大智慧。圣人就是因为始终坚守自己的本真,做到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始终保持一颗定心、净心。

人的内心世界是由其思想决定的,思想是我们为人之灵魂。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是具有自主意识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我们说成圣需要具备一颗圣心,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思想上要达到圣人之境界。人的思想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而圣人的境界就是能够突破功利而达到道德以至天地境界,真正实现天人合一融万物为一体的至高境界。

当然,成圣是需要有天赋的,但这种天赋并不仅限于哲学家或者思想家,只要是在自己所感兴趣的所擅长的领域,不论各行各业,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皆能成圣,如书法可以成为书圣,绘画可以成为画圣,音乐可以成为乐圣,文学可以成为文圣,军事可以成为兵圣,包括农业家、工业技术家、建筑家、科学家等等,哪怕是快递小哥、外卖员、运动员、环卫工人,皆可成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做到将自己成为本领域的第一名,则就是圣人。

所以,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天赋,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尤其在儿时,要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地方,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海阔天空,任凭鱼跃,尽情放飞自我,天马而行空。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点呢?这就需要先看透自己,要能分清自己的优劣势、优缺点。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先正视自己,彻底看透自己,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才会有远大而崇高的目标。

把自己看透了,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第一步。当然,能够自己看透自己往往也是最难的,但即使再难,也要看透自己,因为我们人生一切的来源都源于我们自己,自己则是一切的根源。

看透自己要愈早愈好,因为人的志向是需要从小而立的。所谓七岁看小,八岁看老。王阳明十二岁就立志要做圣人,一个人的一生走向在儿时就已经决定了,不单是成圣,但凡任何一项事业都是需要用其一生去践行的,人活一辈子,也就只做一项事业而已。

有了穷其一生奋斗的远大而崇高的目标只是起点,接下来就是付出实际行动,付出实践,如果没有行动,不去朝着目标而践行,即使目标再远大,蓝图设计得再美好,也是空的。因为任何一切理论如果只停留在嘴上,那么都是空谈。

    只有身体力行,将自己的正确认知充分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这就需要具备超强的意志力,克服且彻底战胜人的惰性,要对自己足够的狠。战胜惰性,养成超强的意志力,是需要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去磨炼的,要将一件简单的事不断重复,人做事贵在一个坚持,要有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人活一世三万天,每天坚持如此,充分把握好人生中的每一天。

把握好每一天,即活在当下,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握好每一天,上天赐给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对我们每个人皆是公平的,既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一秒,所以每一个小时都要充分利用。每天八小时工作只能决定我们的生存,而工作以外的八小时才是决定我们人生的最终走向,所以,工作以外的八小时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做好八小时工作只是基础,要把最主要精力放在额外的八小时上,而圣人不管是工作八小时还是生活八小时,都能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既不贪恋昨天,昨天已成为过去,也不渴望明天,明天尚未到来,要把每一天都当成我们人生的最后一天来度过。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智力经济的时代,要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知识,丰富我们的智力,丰富我们的大脑,上天赐予我们人类以大脑,是要运用于我们生活工作当中的。我们虽说劳动是我们为人最根本的权利,但只有智力脑力劳动才是更高级的劳动,而智力、脑力的开发,是一种主动劳动。人只有自主劳动,享受劳动,才能真正提升智力,也只有不断地提升智力,才能真正拥有更好的生活。

要不断地开动脑筋,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用大脑去劳动,智力也是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真正得到正确且有效发挥,在知识、智力经济的时代,人与人比的则是智力。圣人就是因为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智力,以发挥最大潜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智力的开发也是没有限度的,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皆是终身制的,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干到老。

学习是我们有别于动物特有的功能,今天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习是没有尽头的,一天进步1%,100天就是脱胎换骨另一个自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长城也不是一天垒成的,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皆是长年累月积累而成的,山之所以高,不择尘埃,海之所以广大,不择溪流。圣人之所以为圣,就是因为圣人能够做到每天都在不断地充实自己,做到一日一省,一事一省,即苟日新,日日新。

圣人的品质是高贵的,且有着优秀的人生态度,人生其实是由我们的人生态度决定的,态度决定一切。当我们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是最能提现出我们的人生态度的。是妒贤嫉能?还是投之以欣赏并予以赞美?赞美不是趋炎附势,赞美别人实则就是在赞美我们自己,赞美是真诚的,只有真诚地给予别人赞美,别人才会尊重我们。

赞美要实事求是,要抓住重点,要注重细节,要能看到别人身上闪光点,把关注力放在别人优点上。当然,也要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能给予别人赞美,要能正视自己的优势,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同别人的优点去比较,因为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所谓圣人,也就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不断地精益求精,紧抓细节,做到心细如发,从而不断地做到极致。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虽然真正能达到圣人标准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就是王阳明。这是因为圣人不仅自身思想修为上要达到至高境界,另外还必须要为社会建立一番功业,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要能继绝学而开太平。圣人必须为社会服务,胸怀天下,心系人类,以入世之心而求出世之道,以出世之道而为入世服务,以百姓之心为心,忧天下之所忧,乐天下之所乐,从而能教化众生,成就世人。

     所以,圣人必须创立新的绝学,要有属于自己的理论成果,必须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因为圣人是以理论赢得天下的。今天的哲学,已发展为应用哲学,不论各行各业,皆有属于自己的哲学,皆有属于自己本行业的理论成果,不论任何行业都要建立属于自己本行业的学班、学堂以及学校,以传播圣人之理论。

总之,只要人人肯努力、肯学习、肯发挥出自己最大潜能,那么人人皆可成圣,行行皆有圣人。

(作者:陈成,当代青年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