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感冒诊治与预防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猪流行性感冒诊治与预防要点

叶静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动物防疫检疫中心 644000

本文主要研究了猪流行性感冒的诊治与预防要点。通过对流感的临床诊断、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一套实用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同时,针对猪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从疫苗接种、饲养管理、生物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养殖户提供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猪流行性感冒的特征及影响

猪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猪只。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猪流行性感冒的危害性

猪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病毒会影响猪只的呼吸系统,导致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若病情严重,还可能导致猪只死亡。猪流行性感冒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可在短时间内感染大量猪只,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猪流行性感冒病毒还可能变异,产生新的毒株,增加了疾病防治的难度。

2. 疾病对猪只生长和养殖业的影响

猪流行性感冒不仅会导致患病猪只生长速度减缓,还会降低其饲料转化率,影响养殖效益。同时,该病还会降低猪只的抵抗力,使其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疗成本。在疾病爆发期间,养殖场需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这也会增加管理成本。因此,猪流行性感冒对养殖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猪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与传播途径

猪流行性感冒,又被称为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学特征在于病毒株在抗原上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容易发生变异,常常使得防控工作变得困难。流感病毒作为正粘病毒科的一员,具有强大的适应和变异能力,能够在不同环境和宿主中存活和传播。

猪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也相当显著。该病主要在春、冬季流行,尤其在气候变化大、气温骤降的时候更容易发生。由于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在密闭、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病毒能够迅速传播,导致大面积的感染。此外,猪只之间的直接接触也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一旦有感染猪只混入健康猪群,很容易引起疫情的爆发。

传播途径方面,猪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传播:

1. 直接接触传播:感染猪只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含有病毒的飞沫直接喷到空气中,健康猪只通过吸入这些飞沫或与感染猪只直接接触,病毒就会进入其呼吸道并在上皮细胞内复制,引发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是在猪群密度较大、缺乏隔离措施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2. 空气传播:流感病毒在干燥的空气中可以存活数小时至数天之久,甚至在低温下存活时间更长。当感染猪只呼出气体、打喷嚏或咳嗽时,病毒会随飞沫或气溶胶释放到空气中,随风飘散至远方。其他健康猪只一旦吸入这些带有病毒的气溶胶或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

3.媒介传播:除了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外,病毒还可以附着在饲料、饮水、工具等物体上,通过这些媒介间接传播给其他猪只。例如,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和水源可以迅速将病毒传播给整个猪群。此外,人员、动物、昆虫等也可能成为携带病毒的媒介,从而导致疫情的扩散。

三、猪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1. 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突发性的高传染性疾病,病猪会出现持续性的发热,体温骤然升高至40-42℃,使其陷入虚弱和困倦的状态。这种高热症状会刺激病猪的呼吸道,导致干咳或湿咳的发生。其咳声沉重,类似于拉风箱的声音,让人听后感到十分难受。随着病情的加重,咳嗽会逐渐转变为痉挛性咳嗽,使得病猪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窒息。

病猪的呼吸急促且沉重,每分钟呼吸次数可达60-80次。在呼吸时,可以明显听到呼噜声,这是由于呼吸道内存在痰液所引起的。病猪的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完全废绝,导致其体重迅速下降。

2. 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兽医需要对病猪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检查。除了了解疫情发生的情况外,还需观察病猪的临床症状、体温、呼吸、食欲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猪流行性感冒进行初步的诊断。

2)实验室诊断:为了更加准确地确定病因,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采集病猪的鼻拭子、血液等样本,通过病毒分离和鉴定技术,可以检测出病原体的种类和特性。此外,还可以进行抗体检测,了解猪群中的免疫水平。

四、猪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方法

1. 西药治疗

1)抗菌消炎:氟苯尼考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菌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在猪流行性感冒的早期阶段,可以使用氟苯尼考进行治疗。对能进行自主采食的生猪,可用20%氟苯尼考粉拌料或兑水,拌料按每kg体重0.1g,一天两次,连用5天;兑水按12000进行配比,连用5日,重症加倍。对食欲不振的生猪,可使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按1kg体重0.15~0.2ml肌注,间隔48时使用一次,连用3次。需要注意的是,氟苯尼考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不适用于怀孕母猪,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解热镇痛:对于有发热症状的生猪,使用安乃近注射液,该注射液解热、镇痛效果明显,并且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对肠胃蠕动无明显影响。可采用肌肉注射1次量3.3~10ml

3)提高免疫力: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辅助提高抗体水平,益气固本的功效。使用黄芪多糖粉剂拌料按照1:1000混合,兑水按照1:2000混合。

2. 中药治疗

中兽医治疗猪流行性感冒以清热解毒、辛凉解表、扶正去邪、理气和中为主,可选用以下三个方剂之一,

方剂一:黄连25g 、防风80g、羌活80g、青黛50g、荆芥150g,加水煎汁后拌少量饲料饲喂。

方剂二:板蓝根100g、葛根80g、鲜芦根200g,加水煎汁滤渣后灌服,一天一剂,连服3天。

方剂三:金银花30g、连翘30g、桔梗30g,薄荷20g、淡竹叶20g,甘草15g,鲜芦根100g,加水煎汁滤渣后灌服。

2. 在药物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猪的体温、食欲和呼吸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猪流行性感冒常常伴有高热,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

3)病猪应隔离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4)治疗期间不宜给猪注射疫苗,以免干扰免疫效果。

5)治愈后的猪应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监测体温和食欲情况,以确保完全康复。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猪流行性感冒。例如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干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等。同时,要注意猪只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治疗病猪,防止疫情的扩散和传播。通过综合治疗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猪流行性感冒。

五、预防猪流行性感冒的措施

1.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猪流行性感冒的关键措施。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激发猪只的免疫系统,提高其抵抗病毒的能力。在疫苗选择上,养殖业者应优先考虑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的品种,同时结合当地疫情情况进行接种。为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养殖业者还需注意正确的接种方法和剂量。

2.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对于预防猪流行性感冒至关重要。(1)在饲养上日粮的营养要全面、易消化、适口性好,增加每日能量饲料、青绿料的饲料比例,粗蛋白含量应保持在12%以上,并且添加适量电解多维,同时要保证充足的饮水。2)在日常管理中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保持猪舍干燥和通风良好。同时,要控制猪只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降低猪只的抵抗力。

3. 防疫措施

防疫措施是防止猪流行性感冒扩散的重要环节。饲养员应严格按照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的规定,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也是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带病猪只进入养殖场。同时,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在猪群中进一步扩散。

此外,提高养殖者的防疫意识和技能水平也至关重要。养殖业者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疫情动态和防控技术,以科学地管理和预防猪流行性感冒。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其防疫意识和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作者简介:叶静 1981.12 女 四川宜宾 汉族 大学 兽医师 宜宾市翠屏区动物防疫检疫中心 研究方向:动物疾病预防,畜牧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