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审计风险识别及防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审计风险识别及防范分析

禹汭宏

卢氏县审计局  河南省  472200

摘要:政府审计工作是一项具有高专业性和高风险性的国家监督工具,因此控制好政府审计的各项风险识别工作,是有效确保审计结论准确性的重要基础性保障。不仅能够帮助政府审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更有效地对抗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矛盾,同时还能够帮助政府来协调审计各方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且,还能够为政府确定审计目标,督促审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目标开展相关工作,以及确保审计工作向着服务于社会及经济方向发展。但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审计工作的开展进程中依旧存在了较多的风险。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政府审计风险管控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审计;审计风险;防范

引言

政府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能够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营提供相应的保障。现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推进下,政府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越来越突出。然而,结合当前实际状况来看,政府审计工作存在信息不对称、人才储备不充足等多项因素的制约影响,最终导致政府审计工作在落实与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情况。因此,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政府审计部门应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并正确看待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对于风险问题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加以防范,进而加强审计工作的整体开展水平与质量。

1政府审计工作存在的风险

1.1审计程序风险

政府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工作程序进行相应工作。即标准的工作顺序和工作步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审计员在执行任务时并未严格遵循此工作流程,在工作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给政府审计的执行和推进带来相当大的程序性风险,会对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利益造成直接的影响[1]

1.2审计评价风险

在政府审计工作报告中,审计评价实质是从业人员对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的意见,通常都会被纳入这一审计评价事项。因此,审计评价是一种具有较高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形式。审计评估工作的成功实施,有助于从一个全面的视角深入了解被评估单位在审计计划制定和财务纪律执行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因此,在评价中必须要具有客观性、真实性与公正性等多方面的审计工作原则。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审计部门也需要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数据等,并在确保所获取信息资料具备真实性的情况下来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然而,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被审计单位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对真实信息进行故意隐瞒,这就导致对审计评价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一定的评价风险。

2政府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2.1改善当前审计环境

从宏观视角出发,优化审计环境有助于为政府审计活动的全方位推进提供必要的支撑,并在根本上减少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因此,政府首要工作应加强审计工作面向社会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审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政府还应重视对各部门领导的宣传,要确保他们深刻认识到审计工作的价值,并增强他们对审计任务的关注和重视。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开展面向被审计对象的宣传工作,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地配合审计工作各项环节的落实与开展[2]

2.2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

人才是政府审计工作的关键支柱,他们的职业修养、道德标准和业务技能都会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执行质量。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审计人员则是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和保障因素。因此,政府审计部门应大力加强对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与引入力度。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入门门槛,对于审计人员的学历、资质、能力和道德等多个方面的详细内容进行明确划分,从而开展专业性的考核。此外,政府审计部门还应加强对现有在岗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优化及完善后续教育制度机制之后,通过专业化和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来帮助审计人员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并提升审计人员的个人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能力,从而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逐渐形成严谨的认知、细致深入的工作思想与工作作风[3]

2.3严格控制审计工作的实际工作质量

为了确保政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大监督力度,这样才能对审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保证审计部门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定和制度来执行审计任务。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政府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政府的审计部门首先需要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制度、业务轮换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与相关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使政府审计部门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政府的审计部门还需要对目前的审计流程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达到对审计活动的即时监督。

2.4稳步推行审计工作的公开

在执行政府审计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公开审计信息,可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部的监管机制,从而确保政府审计部门能够主动地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提升其工作的实际执行水平和质量。同时,由于政府审计活动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隐蔽性特征,所以其内部控制体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鉴于此,政府的审计部门首先需要在已经制定的制度框架内,对审计公告的行为施加全方位的限制,并努力降低审计实践中的潜在风险。其次,还应根据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审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及时调整审计公告方式和内容,以提高审计效率为目标,实现审计工作效果最大化。在执行审计任务的过程中,政府审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以便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并增强依法进行审计活动的自觉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风险,审计工作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伴随的。但是,在政府审计风险中所存在的风险将会对审计工作的落实与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政府不能对其开展有效的控制,将会对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与合法性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政府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审计工作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通过严格的管控机制、审计公开与人才培养等措施,提高审计风险防控的工作质量,进而推进政府审计工作能够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茆正平. 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政府审计风险识别及防范研究[J]. 现代商业,2020(6):166-167.

[2] 潘春风. 政府审计的风险与防范思考[J]. 消费导刊,2019(13):188.

[3] 王璇. 政府审计风险成因及管控探索[J]. 财经界,2023(7):168-170.

[4] 丁晓蓉. 信息化背景下政府审计风险管控策略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8):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