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分析

高景豪

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长期坚持。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提高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的时效性;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市民的保护意识,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古树保护;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脉络,融合教育、文旅等资源要素,打造“一树一景”,实现绿色发展,另外,完善古树名木管理责任制,对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或奖励,对损坏城市古树名木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方法

引言

城市古树名木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特性,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人类栽培历史的见证,记录和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自然变迁的痕迹。城市古树名木更是珍贵的植物基因资源,也是宝贵的景观资源,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1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系统保护与个体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系统保护就是针对城市古树名木分别建立古树保护制度,将古树分类建档,划定整体保护区域,必要时建立矢量图控制。个体保护则针对城市古树名木个体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古树个体及其生长环境健康。(2)遵循行为保护与技术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行为保护即群众意识保护,建立于城市自然行为意识基础之上,通过代代相传固牢古树保护意识与行为。技术保护则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实行技术措施进行保护。(3)遵循保护与科普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注重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的同时,结合生态科普展示古树丰富的生态人文内涵,突出其在生态文化展示中的独特作用。(4)遵循差异性保护与效益性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差异性保护考虑的是古树类型、树龄及生长态势的差异性。效益性保护即保护在村、镇内有收益性的古树,需在建立保护措施的同时注重其效益的永续性。

2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

2.1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城市古树名木具有分布散、不集中的特点,个性化保护需求突出,因此,“一树一策”的保护措施更适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需求。“一树一策”即“有因有策”,根据城市古树名木的实际需求制订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且多用量性技术指标,突出技术的实用性和落地性。例如,城市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详细且实用,即具体到修理病枝、截干、施药量、药物浓度及施药时间等细节;扩大城市古树名木种植穴技术中要明确规定种植穴的扩穴尺寸及深度、进行客土改造的标准、与周边硬质铺地的协调技术等;古树支撑技术应综合考虑是采用双支撑还是三支撑、选用何种材料进行支撑、支撑的位置与方向如何确定、支撑时的安全要求等。

2.2关注和重视城市古树名木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

现阶段,通过挂牌方式使一些原本归属于集体和个人的城市古树名木转变为国家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和个人都无法对古树进行处置,间接导致这些集体和个人对于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修复意识较差,尤其是村庄周围或私人院落内古树由于缺乏有效保护措施,一些古树保护修复工作存在着一定滞后。鉴于此,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构建和完善古树资源补偿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古树保护修复绩效考核制度,对于相关单位和个人相关工作开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奖惩,对于一些古树保护修复工作做的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上奖励,对于一些城市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相关工作开展滞后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进行惩罚,切实提升相关单位和个人古树保护修复工作主观能动性。同时,对于相关部门还应当根据古树保护等级每年分别给予古树保护责任人一定数额的补偿,对于城市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工作开展过程中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也要进行一定的补偿。

2.3加固支撑和建设保护围栏

为降低人为因素对城市古树名木生长的负面影响,应为古树名木提供围栏保护,确保游客无法直接接触古树名木。外部气象因素同样会影响古树名木生长,造成树木倾斜和断裂,因此应对其进行支撑加固。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使用仿真材料制作和古树名木外表相似的仿真树体。为避免仿真树体和古树名木之间产生摩擦,将缓冲材料添加到两者之间。对于存在严重劈裂问题的古树名木,可以借助拉线固定,以树木生产实际需求为依据,灵活调整拉线器松紧度,这样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古树名木固定效果,还不会对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针对城市古树名木露出地面的根系,既可以覆土掩埋,也可以将网罩设置在地表。

2.4病虫害综合防治

城市古树名木的生长势和营养吸收能力较差,这是其经常发生病虫害问题的主要原因。保护和复壮古树名木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病虫害问题,相关园林部门应把握当地常见病虫害信息和防治工作要点,通过梳理古树名木以往出现的病害虫问题,明确危害性较高的病虫害,然后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定期向古树名木喷施病虫害防治药剂,并严格控制药剂浓度,以免因药剂浓度过低而难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或因浓度过高而危害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

2.5构建并完善古树保护修复巡查机制及信息监管档案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当考虑到城市古树名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应当安排专人根据实际情况对古树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巡查,关注和重视古树气候变化、生存环境变化、病虫滋生等情况,并通过做记录的方式来对古树生长情况进行记录,全面了解和掌握古树生长异常情况,并通过专项量化分析得出异常原因所在,为科学判断古树生长是否存在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一旦发现异常风险要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反馈渠道进行风险防控,有效避免古树风折、倒伏、断枝甚至死亡情况的发生。同时,有关部门和机构还应当构建并完善信息监管档案体系,要在配套规定制度中明确古树生长信息监管档案管理内容和程序,并具体到细节中去,实现古树生长信息的全方位健康,为后续古树保护修复相关工作开展夯实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护渐危、濒危古树。

2.6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工作

强化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意识,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平台进行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历史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的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减少对古树名木的破坏,激发群众的保护积极性与热情,形成良好的古树名木保护氛围。除此之外,实行属地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监督检察体系,提高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资金、技术设备与人才的支持力度等,均可以作为古树名木保护的对策。

结束语

城市古树名木指的是基于相关部门规定的,树体高大、古朴、树体优美、树枝遒劲有力、欣赏价值高,树龄一般在一百年以上的大树。古树相较于一般树木来说,其能够长期生存充分体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强的适应力,鉴于此,对于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做好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不仅可以延长古树的寿命,延缓古树的衰老程度,使其能够充分生机焕发,而且还能够间接实现历史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方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诗瑶﹒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复壮措施探究[J].广东蚕业,2022,56(9):26-28.

[2]邱正.古树名木救治保护亟待扩容提速[N].青岛日报,2022-01-19(9).

[3]邵吉奎﹒宁阳县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出真招见实效[J].国土绿化,2021(12):52-54.

[4]王海华﹐李文业,林福新,等﹒基于存活类型的增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对策探讨[J].热带林业,2021,49(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