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用正阳汤治疗肿瘤病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癸卯年用正阳汤治疗肿瘤病探析

胡杰辉1  樊杜英1  张洁2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一区(广东广州510000);2.香港浸会大学(香港999077)

【摘要】宋代医家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简称《三因方》,载有五运六气专篇,其中内容主要有10首五运方,6首六气方,首创五运六气专方,对五运六气病证详细记载好发年份,五运、六气属性,司天在泉属性偏向、病症、处方、用药、剂量、煎法。按一年之气候加临,加减处方用药及调整剂量。通过学习及跟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肿瘤一区樊杜英副主任医师,樊师在病房、门诊临证时运用五运六气治疗肿瘤疾病,因2023年为癸卯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终之气主客太阳寒水加临少阴君火,寒冬二火相交,符合寒热交错,少阴君火主政病机,应用正阳汤病附病案一例,以供临床分享。

【关键词】五运六气;三因司天方;正阳汤

一、处方简介

正阳汤,载于《三因方》,正阳汤药物组成:白薇、玄参、川芎、桑白皮、当归、白芍、旋覆花、炙甘草各一钱、生姜五片。用以治疗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的处方。为六气方之一。六气相对应的司天方共有6首,除正阳汤以外的五首司天方分别为敷和汤、升明汤、备化汤、审平汤、静顺汤,其名皆出自《黄帝内经.素问》[2]简称《素问》“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可见《三因方》是根据黄帝内经治疗法则按五运六气命名,根据天地之气作用于人,顺应天时的治法。陈无择总结,其言道: “夫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营运升降之常道也。五运流行,有太过不及之异;六气升降,则有逆从胜复之差。凡不合于德化政令者,则为变眚,皆能病人”。《灵枢》[3]:“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由此可见,古人重视五运六气对人的影响,顺应五运六气的变化,适合对人调节,达到平衡的目的是中医阴阳平调的核心。

二、根据三个使用原则

1.司天:按五运六气,少阴君火司政,客、主气属少阴君火;司天在泉属少阴君火;《素问》“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先立其年,以明其气……,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缪问[4]注《三因司天方·运气总说》中引张戴人[5]之说:“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于何年运气同。便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庶乎得运气之意矣。”符合少阴司天的运气病机特点,皆考虑可使用正阳汤治疗。

2.司人:出生于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在泉,其运气可影响人的终身体质属性偏向。《三因方》曰:“夫五运六气……,所谓治化,人应之也”。张轩[6]研究均表明胚胎形成时期和出生时期的运 气格局均影响人体的先天禀赋。张轩[7]认为先天运气格局中的客气对疾病的影响最为主要,疾病的发病周期与运气周期存在一致性,运气节律在疾病预防治疗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出生年份节气,可由日后生活习惯、环境等不同改变,并由客气相互关联,诱导疾病的出现。在中医辨证诊断中,五运六气辨证,由风寒暑湿燥火等不同病机诱发,影响人体健康。

3.司病症:《素问》中强调“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凡此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地气肃,天气明,寒交暑,热加燥,云驰雨府,湿化乃行,时雨乃降,金火合德,上应荧惑、太白。其政明,其令切,其谷丹白。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也,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据上所述,《素问》形容在少阴君火主政时可出现肺系疾病,如“咳、喘、鼽、嚏、嗌干”嗌干出自,《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8],《黄帝内经太素》[9]有专门“喉痹嗌干”篇:“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可见嗌干指咽喉疼痛。少阴心肾、火热证候:目赤、眦疡、胃心痛、血溢血泄、腰痛、腹大、肿胀。“肿上”首见于《灵枢》:“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素问》:“疠者,有荣气热附,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疡,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可见肿上是阿是穴,第一个肿上是形容疠风是周身有皮疹,肿于皮肤体表之上,可形成破溃、疮疡。肿上是以疮疡为穴位。第二个肿上以血络互结,形成结块。

三、综合分析病机归纳

(一)可归纳为以下四类疾病

1.肺系疾病:咳喘、鼻鼽、嗌干、饮发、喘甚;

2.热病:气郁热、小便淋、黄疸、目赤、寒热更作;

3.寒病:小腹寒、寒热、饮发;

4.疼痛疾病:关节禁固、心痛、腰痛、腹痛。

(二)病机分析

以少阴君火主政,火热旺盛刑克肺金,故出现肺系疾病。热盛迫血则溢血、泄血。热在上则目赤,热在中则黄疸、气郁,热在下则小便淋。热盛水气来复则寒热、小腹寒、饮发,关节禁固。少阴心寒热则心痛,少阴肾寒热则腰痛。凡病机在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或寒闭热郁等。肿瘤病内容广泛,正阳汤综合分析后可见多用于肺系疾病如肺癌、癌性发热、恶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肝癌、胆管癌引起黄疸,癌性疼痛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只要病机符合,结合司天、司人、司病证符合即可使用。

四、临床应用验案

钱xx,男,61岁 入院时间:2024-01-09。

主诉:发现胸部肿物2年余,伴心悸一周。

现病史:患者2022年2月发现胸部肿物,呈进行性增大,触之坚硬,按之不移动,无红肿热痛,无压痛。2022年3月前往广东省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诊断横纹肌肉瘤,术后无放疗、化疗,2023年4月复查,发现肺、淋巴结转移,T1N1M1 G2IV期(AJCC第8版)。2023年4月开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先后CAV/IE方案、VAIA方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方案治疗。1周前出现心悸,偶有胸闷,无胸痛,门诊对症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准备行下一程化疗,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遂停止化疗,患者为求系统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心律失常”收入我科住院。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可,自觉心悸,时有胸闷,无呼吸困难,口干,咽痛,无发热恶寒,无腹胀腹痛,纳可,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结,近期体重无明显消瘦。

查体:P 95次/分,T36.5℃,R20次/分,BP 135/75mmHg;心界无增大,心律不齐,心前区无震颤,可闻及频发早搏。各瓣膜区闻及病理性杂音,舌红,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辅助检查:入院后复查2024-01-09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心率95次/分。

入院后仍继续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po qd。

考虑当时岁运少火,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正值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寒热错杂,君火郁而发之,予正阳汤加减。

桑白皮15g 白薇10g 大枣1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旋覆花15g 当归10g 川芎10g

瓜蒌皮15g 红花10g 法半夏10g 玄参15g

日一剂,水煮代煎,早晚分服一次。(2024-01-10至2024-01-15)

方解:川芎、当归主血,活血化瘀,瓜蒌皮、红花、法半夏宽胸、活血,玄参走肾清心火,桑白皮清上焦火热,旋覆花降逆引火归经,白薇和寒热维持上下之功,生姜、甘草一散一和。整方调整寒热,平调阴阳。

01-15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

01-15动态心电图报告:室上性异常:二联律1次,室性异常0次,最大心率90次/分,最小心率65次/分,平均心率78次/分。

患者心悸、胸闷消失,2014-01-17出院前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预约下一程化疗。

五、小结

正阳汤出自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是继《伤寒论》后第一部拥有五运六气专方,在五运六气中地位较高。现代中医流派中,以江苏龙砂医派最为推崇,以顾植山为首,使五运六气理论实际用于临床,指导中医临床思维。本次跟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一区樊杜英副主任医师学习,临床多用以正阳汤为主,主要纠正少阴君火司天之年的太过与不及,病机为寒热错杂,调整天地之气对人体的阴阳失衡。葵卯年岁运少火,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之年,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为寒热错杂,以热为主,正阳汤调整寒热错杂证病机相符,运用得当。正如顾植山先生反复强调“五运六气有常有变,有未至而至,有至而太过,有至而不及,有胜气、复气之异,有升降失常之变,运气方的使用不可拘泥数推,但见少阴司天之年所发病症必用之”终之气虽为少阴君火在泉,但用之效如桴鼓,可见本方不仅在运气范畴内于某年某月所限制,在五运六气辩证指导下,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宋)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08.

[2]何永,马君,何敬华校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12.

[3]王振国总主编,刘更生校注.灵枢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2.08.

[4](宋)陈无择著,陶国水整理.三因司天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5.

[5](金)张子和著. 儒门事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03.

[6]张轩.人体胚胎—婴儿期形成的运气禀赋与后天五脏疾病罹患倾向的关联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7]张轩,贺娟.五运六气禀赋影响人体质及疾病罹患倾向的现代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02):285-288.

[8]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11.

[9](隋)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02.

【作者简介】胡杰辉(1992.08-),男,汉族,中国香港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一区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肿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