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王学婷

沭阳仁慈医院  223600

摘要:目的:分析统计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情况,为更好地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130名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有未开展静脉中心合理调配作为分组的指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合理用药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中心的抗肿瘤药物的调配中应用静脉中心合理用药调配管理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的抗肿瘤药物用药安全性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简称:PIVAS)是根据药物特性而设计的环境,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静脉用药调配的功能部门。由于大多数的抗肿瘤药为细胞毒性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不良反应较普通药物严重。因此要加强抗肿瘤药物的医嘱审核,尽可能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本次研究中,研究静脉用药合理调配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获得了一定成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130名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未开展静脉中心合理调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静脉中心合理调配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65例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不接受静脉用药合理调配,观察组接受静脉用药合理调配,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1)医师将抗肿瘤药物处方传给PIVAS审方药师,接收到处方后审方药师再通过医院信息(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系统对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疾病名称、给药方案等进行查询;(2)审方药师以查询内容为依据对患者的药品种类、用药剂量进行审核,看是否与医师开具的处方一致,并对处方中联合用药的合理性、药物配伍等进行审核;(3)配药系统中由医嘱生成的用药单上的用药剂量、时间等与医嘱进行核对,并查看是否一致。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不合理用药率、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组别

轻度

中度

重度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n=65)

7

4

3

21.54%

观察组(n=65)

2

1

0

4.62%

X2

8.2958

P

0.0000

2.2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率对比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2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率对比

组别

溶媒选用不当

溶媒用量不当

药物用量不当

不合理用药率

对照组(n=65)

5

4

3

18.46%

观察组(n=65)

1

1

1

4.62%

X2

9.1776

P

0.0000

3.讨论

抗肿瘤药物本身就有其特点,如果医生开出了不合理的处方,或者是药师的检查不够细致,导致病人不能及时地检测出问题,导致病人用药不合理,这就导致了治疗效果的下降,同时也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从而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PIVAS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配药方式,审方药师可以提前对抗肿瘤处方进行审核和干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不合理的处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纠正,然后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而不合理医嘱的出现与医生和药师的知识结构和角色定位有关,临床医生更注重用药的效果,往往将用药的指导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习惯相结合,忽略了药物的理化性质和配伍禁忌;同时随着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新抗肿瘤药物也不断投入临床应用中,临床医师要想全面掌握其规范用法需要一定的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溶媒选用不当、溶媒用量不当、药物用量不当。(1)溶媒选择:抗肿瘤药物需用溶媒溶解或稀释后方可经静脉使用,其常用溶媒包括0.9%氯化钠溶液和5%葡萄糖两种,它们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pH值,前者pH值呈中性,且属于电解质溶液,会产生电离现象,后者pH值呈酸性,没有电解质也就不存在电离现象;若溶媒选择不合理会破坏药物含量及其稳定性,药物疗效受到削弱,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也随之上升。(2)溶媒用量:抗肿瘤药品的说明书上一般都有对溶媒的用量有详细的说明,有些药品还对输液时间、配制后的最后浓度有特别的要求,这就对溶媒的用量有一定的限制;有些药物的稳定性会影响到溶剂的用量,如果药物的稳定性较差,则可以适当地降低溶剂的用量;如果溶媒量太大,会降低制剂的浓度,延长输液时间。(3)给药剂量:药物用量应根据患者体重或体表面积进行正确计算,若计算结果出现偏差会造成给药剂量不当。而不合理应用则是指药物的过量使用,每一种药物都有一个限定的剂量,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不仅不会提高药效,反而会让药物在身体中积累,从而引起副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静脉用药合理调配对抗肿瘤药物进行干预可以使用药合理性提高,同时减少患者的用药时间,能够避免发生用药不良反应,使用药安全性得以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敏娟.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格原因分析及相应防范措施探究[J].婚育与健康,2023,29(23):49-51.

[2]张涛,张浩科,艾则孜江·艾尔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医嘱分析[J].新疆医学,2022,52(11):1369-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