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锅炉燃烧效率改进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5
/ 2

燃煤电厂锅炉燃烧效率改进策略分析

陈凯迪

湛江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针对燃煤电厂锅炉燃烧效率的提升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首先,本文介绍了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影响锅炉燃烧效率的主要因素,如煤质、风粉配比、炉膛温度、烟气含氧量等。其次,本文总结了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如煤粉分配不均、炉膛火焰不稳、烟气温度过高、排放物超标等,分析了这些问题对锅炉燃烧效率和电厂运行的影响和危害。再次,本文探讨了燃煤电厂锅炉燃烧效率改进策略。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燃煤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燃煤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字:燃煤电厂;锅炉;燃烧效率;改进策略

一、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原理和特点

燃煤电厂锅炉是火力发电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燃料(煤粉)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驱动汽轮机发电。燃煤电厂锅炉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燃煤电厂锅炉的燃料是煤粉,煤粉是通过磨煤机将煤块磨碎成细粉的过程。煤粉的粒度、水分、灰分、挥发分等特性对锅炉燃烧效率有重要影响。

2)燃煤电厂锅炉的燃烧器是将煤粉和空气混合后喷入炉膛的装置。燃烧器的数量、位置、形状、角度、喷嘴等参数对锅炉燃烧效率有重要影响。

3)燃煤电厂锅炉的炉膛是燃烧发生的空间,其大小、形状、结构、隔热材料等参数对锅炉燃烧效率有重要影响。

4)燃煤电厂锅炉的烟气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其温度、压力、流速、含氧量、污染物浓度等参数对锅炉燃烧效率有重要影响。

5)燃煤电厂锅炉的水蒸气是燃烧后产生的水汽,其温度、压力、流量、干度等参数对锅炉燃烧效率有重要影响。

影响燃煤电厂锅炉燃烧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煤质:煤质是指煤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粒度、水分、灰分、挥发分、低位发热量等。煤质的变化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完全性和均匀性,从而影响锅炉燃烧效率。一般来说,煤粉的粒度越细、水分越低、灰分越低、挥发分越高、低位发热量越高,锅炉燃烧效率越高。

2)风粉配比:风粉配比是指煤粉和空气的质量比,也就是每吨煤粉所需的空气量。风粉配比是影响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燃烧的氧化还原程度和热量分布。一般来说,风粉配比越合理,锅炉燃烧效率越高。风粉配比过高,会导致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未燃烧的煤粉,造成热量损失和污染物排放。风粉配比过低,会导致燃烧过剩,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造成热量损失和温室效应。

3)炉膛温度:炉膛温度是指炉膛内的平均温度,它反映了燃烧的强度和热量利用率。炉膛温度是影响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燃烧的速度和反应的平衡。一般来说,炉膛温度越高,锅炉燃烧效率越高。炉膛温度过高,会导致炉膛壁面的过热和热应力,降低锅炉的寿命和安全性。炉膛温度过低,会导致燃烧不充分,降低锅炉的输出和效率。

4)烟气含氧量:烟气含氧量是指烟气中的氧气浓度,它反映了燃烧的完全程度和空气的利用率。烟气含氧量是影响锅炉燃烧

二、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中,由于煤质、风粉配比、炉膛温度、烟气含氧量等因素的变化,以及锅炉本身的老化、损耗、故障等原因,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电厂的运行。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煤粉分配不均:煤粉分配不均是指煤粉在各个燃烧器之间的分配不均匀,导致炉膛内的燃烧不均匀,产生局部高温或低温区域,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和热负荷。煤粉分配不均的原因可能有磨煤机的磨损、风粉管道的堵塞、风粉阀门的失调等。

2)炉膛火焰不稳:炉膛火焰不稳是指炉膛内的火焰出现摇摆、抖动、偏移、熄灭等现象,导致燃烧的不稳定,影响锅炉的输出和安全。炉膛火焰不稳的原因可能有风粉配比的不合理、燃烧器的堵塞、炉膛的漏风、炉膛的结焦等。

3)烟气温度过高:烟气温度过高是指烟气在排烟系统中的温度超过设计值,导致热量的损失,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和环境。烟气温度过高的原因可能有燃烧过剩、空气预热器的故障、排烟系统的堵塞等。

4)排放物超标:排放物超标是指烟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导致环境的污染,影响电厂的社会责任和形象。排放物超标的原因可能有煤质的不合格、燃烧的不完全、脱硫、脱硝、除尘等设备的失效等。

这些问题对锅炉燃烧效率和电厂运行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降低锅炉的热效率和输出,增加燃煤消耗和运行成本,影响电厂的经济性。

2)增加锅炉的磨损和故障,降低锅炉的寿命和安全性,影响电厂的可靠性。

3)增加烟气的热量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影响环境的质量和电厂的社会责任。

三、燃煤电厂锅炉燃烧效率改进策略

为了解决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燃煤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本文探讨了以下几种燃煤电厂锅炉燃烧效率改进策略:

1)调整锅炉燃料量控制:锅炉燃料量控制是对锅炉负荷和煤质变化做出响应,通过调整煤粉供给量以确保燃烧平衡稳定。该控制方式有手动、自动及智能控制三类。手动控制依赖操作员经验,通过调整磨煤机转速和风粉阀开启度控制供煤量;自动控制则是由计算机或控制器根据锅炉负荷信号自动调节相关设备;而智能控制则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依据锅炉负荷信号和煤质信号自动适配性调节,以实现煤粉供给量的最优控制,进而提升锅炉燃烧效率和系统适应性。

2)优化锅炉燃烧送风量、引风控制系统、排烟系统:锅炉燃烧送风量、引风控制系统、排烟系统是指控制锅炉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和烟气的流动的系统,包括风机、空气预热器、风门、引风机、排烟风门等设备。优化锅炉燃烧送风量、引风控制系统、排烟系统的目的是保证锅炉燃烧的充分和均匀,降低烟气的温度和污染物排放。

3)优化排烟系统的设计:排烟系统是指将烟气从炉膛排出的系统,包括引风机、排烟风门、烟囱等设备。优化排烟系统的设计的目的是降低烟气的阻力,减少烟气的流速,提高烟气的温度,增加烟气的浮力,促进烟气的排出。优化排烟系统的设计的方法有增加烟囱的高度、减少烟囱的弯曲、安装烟气旋风分离器等。

4)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调节:实时监测和优化调节锅炉燃烧,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传感器、计算机、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对锅炉燃烧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与分析,并自动控制各燃烧环节以实现优化。此举措旨在提升锅炉燃烧精确度、灵活性,适应燃烧过程的复杂多变,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系统可靠性。具体方法包括:构建锅炉燃烧数学模型和仿真系统,安装在线检测仪器监测关键参数,以及部署智能化控制系统以自动控制燃烧过程。

总结

本文系统分析燃煤电厂锅炉燃烧效率提升策略,强调其对电厂经济性与环保性的重大影响。提升燃烧效率可有效节约燃煤、减排污染物并增强电厂效益与社会责任。文中指出煤质、风粉配比、炉膛温控、烟气含氧量等因素为核心影响要素,并揭示了实际运行中煤粉分配不均、炉膛火焰不稳定、烟气温度过高、排放超标等问题。据此提出改进策略,如精细调节燃料供应、优化风粉输送等,旨在解决现有问题、提升燃烧效率。总结来说,本文既明确了锅炉燃烧效率提升的关键点与现存挑战,也为此领域未来的节能减排、效能升级提供了实操性建议与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李董.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3(6):0029-0032

[2]赵仲红.提高电厂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措施[J].电力系统装备,2021(6):128-129

[3]黄祖光,胡海舰,徐杰,徐会咏,吉喆,李晓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火电厂燃煤锅炉燃烧优化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2021,38(24):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