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3

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董洪霞 姚振华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昆山215343

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亦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随人口老龄化加重,我国高血压群体日益壮大,高血压管理也成了基层医院的重头戏。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其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临床评估方法的理解,以及治疗策略的掌握,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医师对高血压的认识也日益提高,管理上不但重视血压数值的变化,而且对靶器官损害也比较重视,积极为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治疗及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基于此,2022年06月-2023年12月对本辖区内纳入慢病签约管理的高血压病患者为分析对象,进行靶器官损害筛查,旨在观察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及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临床评估,治疗策略

Abstract: Hypertension is a common chronic disease, also known as the "silent killer".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has shown an upward trend with ag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worsening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the population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trong, and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key focus of grassroots hospitals. Hypertension target organ damag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Understanding its pathogenesis, influencing factors, clinical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aster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Grassroots physicians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hypertension, and their management not only focuses on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values, but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arget organ damage, actively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hypertension and its target organ damage. Based on this, from June 2022 to December 2023, target organ damage screening was conducted on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chronic disease contract management in this jurisdiction, aiming to observe the situation of target organ damag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analyze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Keywords: hypertension, target organ damage, pathogenesis, influencing factors, clinical evaluation, treatment strategies

一、引言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也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控制不当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如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1]。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策略,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

二、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机制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血流动力学异常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主要机制之一

[2]。在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壁受到压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功能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如血管炎症、氧化应激等,最终导致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此外,遗传因素、免疫反应、细胞凋亡等也在靶器官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可影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年龄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增加,容易引发高血压。同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从而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四、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评估方法

对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评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X 线、 CT 、 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等。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出心、脑、肾等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损害。

高血压的慢性病程必然造成相关靶器官的损害,进一步导致各种并发症是高血压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重要靶器官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临床简便、可靠的监测手段评价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伤的情况,是临床非常有意义的课题[3]。为了评估我社区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及相关危险因素,我们以慢性病签约的2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筛查对象, 针对其肾功能受损情况、眼底情况及颈动脉硬情况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筛查。同时,对其他影响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基层医生对高血压的认知及管理能力。详情如下。 

材料:以2022年06月-2023年12月对本辖区内纳入慢病签约管理的高血压病为研究对象,进行靶器官损害筛查,排除标准:⑴继发性高血压;⑵甲状腺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严重贫血、严重心肝肺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等。(3)已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合并糖尿病

方法:

⑴一般资料收集: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吸烟、BMI等。

⑵尿ACR,颈动脉B超,肾脏B超,眼底镜,ABI,心电图,血脂,血糖,脉搏波传导速率,同型半胱氨酸(选做),24小时动态血压(选做),24小时动态心电(选做),心超(选做)。

五、结果

222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126人,占52.7%;女性96人占43.2%;<65周岁的141人,占63.5%;≥65周岁,81人,占36.5%;血压控制不达标75人,占33.8%;吸烟36人,占16.3%;血脂异常105人,占47.3%;超重163人,占73.4%;尿蛋白阳性12人,占5.4%;尿ACR异常63人,占28.4%;脉搏波传导速度异常103人,占46.4%;颈动脉硬化141人,占63.5%;眼底镜结果异常28人,占12.6%;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比例非常高,且合并危险因素越多,靶器官损害也越多越明显,如图1所示。

图1筛查情况表

六、讨论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是指高血压引起或伴随的心、脑、肾、血管及其他器官的病理性损害,可分为功能性和结构性损害、急性或慢性损害、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或临床并发症[4]。高血压防治中应特别注意早期检查亚临床靶器官损害,诊断依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预防和及时治疗早期损害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成功率。

高血压不同靶器官损伤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心脏损害: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脑损害:可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高血压脑病、认知功能降低、痴呆、视力丧失等。

3.肾损害: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肾脏病等。

4.血管损害:可表现为内皮功能异常、颈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主动脉夹层等。

5.视网膜损害:可表现为出血、渗出或视盘水肿等。

6.其他:高血压还可引起听力损害等。

因本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及患者配合度,未能将部分选做的筛查全部完成,故部分数据量少,无统计学意义,未纳入最后总结。主要在肾损害、血管损害、视网膜损害三个方面进行了筛查,最终得出222名筛查患者中,血管损害最为突出,占比最高,其次是肾损害居中,视网膜损害最少。

七、结论

高血压的诱因诱发较多,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性别等均不可控,我们只能在控制饮食、体重、运动及生活习惯、药物等可控因素上努力[5]。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也比较复杂,每个患者的高血压成因并不完全相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亦不相同,所以每个患者靶器官损害因素也不相同。但疏通同归,把血压控制好是我们的最优途径,血压指标控制的越好,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越轻,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高血压致残和致死率。

针对高血压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策略亦如此。非药物治疗则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5g)、适量运动(每周5-7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戒烟限制酒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等,通过降低血压、控制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此外,还有针对不同不同患者靶器官损害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筛查用于高血压患者中,凭借操作简便、可重复操作等优势,能尽早发患者靶器官损害现情况,及早干预,改善预后,推荐使用。对于发现靶器官损害的患者,一定要积极控制血压,务必使血压达标,更要重点保护受损靶器官。

参考文献:

[1] 阿丽米热·伊布拉音开丽比努尔·阿不都哈力克阿迪拉·阿扎提.中心动脉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关系及其预测效能[J].山东医药, 2022, 62(29):51-54.

[2] 托合提古丽·亚森,李红建.沙库巴曲缬沙坦降压疗效及其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影响[J].中国医药, 2022, 17(5):768-771.

[3] 罗瑞钦,廖蔚茜,唐彦,et al.化痰安神熄风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上扰证的疗效及对相关靶器官损害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 2023(11):99-103.

[4] 程科云,柴东剑,王娇,等.SD-OCT测量视网膜血管管径改变在预测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伤中的价值[J].浙江医学, 2022, 44(5):4.

[5] 翟向红.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的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 2022, 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