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作为增强CT血管通路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2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作为增强CT血管通路的影响分析

邹霜,陈萍,包慧丽,胥望江,贾莉蓉通讯作者

西部战区空军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11

摘要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作为增强CT血管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增强CT检查患者50例纳入此次研究,选取时段:2023.01-2023.12,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组别设置: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观察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的各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动静脉内瘘透析+增强CT检查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模式;透析;动静脉内瘘;增强CT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是现代临床治疗肾脏病症的首选方式,其可以通过净化血液的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毒素,起到替代肾脏的作用,而动静脉内瘘的建立是实施血液透析的必要前提。增强CT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而有研究学者指出,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可以将内瘘作为增强CT血管通路[1],但因血液透析周期长,动静脉内瘘相对脆弱,遂为了确保动静脉内瘘的功能,使其可以满足增强CT检查的需求,应为患者提供持续性护理服务。然而常规护理的服务内容仅限于患者在院期间,遂临床迫切需要探究延续性护理这类院外护理对患者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血透+增强CT检查的患者中抽取此次研究对象,共计50例,均于2023.01-2023.12参与研究,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范围:44岁-75岁,平均(56.74±3.24)岁;右静脉内瘘者10例,左静脉内瘘者15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45岁-76岁,平均(56.65±3.15)岁;右静脉内瘘者9例,左静脉内瘘者16例。

以上资料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药物指导、常规内瘘自护指导以及注意事项叮嘱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延续性护理:(1)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由科室人员自愿组成,且保证小组成员的专业性,通过小组形成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定期培训,不断提升沟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便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2)随访:完善档案,掌握患者的检查结果、内瘘使用情况、透析时间等内容,并建立微信群,邀请患者、家属进入,定期对日常的内瘘维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定期推送科普内容,提升患者、家属的认知,同时鼓励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如有疑问,可经微信登交流平台,及时获取专业帮助[2](3)健康教育:待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于微信群内推送相关视频,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以及内瘘失功的危害、影响因素等,例如:保证衣袖的宽松度、内瘘侧肢体避免提重物、保证机体所需营养的补充、保证穿刺处的卫生清洁等;同时指导患者学会鉴别内瘘通畅情况与否,便于及时察觉异常并处理(4)专项护理:以视频的形式向患者讲述增强CT的流程,讲述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并告知需要配合的工作等,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待检查完毕后,需要告知患者不可马上离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开展常规检查或加透一次等,并询问患者的感受,有无皮肤红肿、分泌物、机体寒战、全身发热等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健康水平[3-4]

1.3观察指标

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包括感染、内瘘震颤弱、内瘘堵塞以及血肿/渗血。

生活质量评分:利用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理、心理、躯体、精力等进行评估,各维度均为百分制,以便于计算。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作为此次数据处理的软件,将文中以例数(百分比)为单位的数据(计数资料)纳入至卡方检验,将(均数±标准差)为单位的数据(计量资料)纳入至t检验处理,观察对比结果中的p值,当差异明显时,p值则低于0.05;若无明显差异时,p值则高于0.05。

2结果

2.1 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

详见表一所示,观察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一  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  n(%)

组别

n

感染

内瘘震颤弱

内瘘堵塞

血肿/渗血

发生率

观察组

25

0

1

0

0

1(4.00)

对照组

25

1

2

0

3

6(24.00)

X2

4.153

p

0.042

2.2 生活质量评分

如下表二所示,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的各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二  生活质量评分  (±s)

组别

n

生理

心理

躯体

精力

观察组

25

80.49±4.58

82.74±2.33

83.44±3.08

82.52±2.31

对照组

25

73.25±3.67

72.51±3.25

72.76±2.45

73.71±1.06

t

6.168

12.791

13.568

17.332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现代临床推广性最为广泛的一种的院外护理模式,其主张将院内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进行,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持续的护理服务,满足院外的护理需求,尤其对于血透这类治疗周期较长的患者而言,十分重要。本文结果证实,延续性护理的干预价值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差异显著,原因在于:本文研究中的延续性护理以小组的形式向患者开展一系列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的院外需求为准,明确患者的各种情况,从而加强专业指导等,使得患者的内瘘功能稳定,并确保增强CT检查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提升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保证增强CT检查的顺利进行,具备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庄慧玲,黄丹丹.自我管理个体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04):159-161.

[2]王颖,梁俊卿,鲁姣健等.持续质量改进联合护理质量指标在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损伤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4,39(02):164-168.

[3]陈艺延,黄爱治,李伟真等.精细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J].吉林医学,2024,45(01):237-240.

[4]田远如,孙晓敏,魏亚琼.内瘘专项护理小组在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患者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30(02):32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