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价值探讨

李昂 陈瑞 姜向春 张野 黄剑秋

中国人民解放军滴32183部队医院  吉林省白城市 137001

摘要:目的:分析在椎管内麻醉中采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进行辅助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患者为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对照组患者为芬太尼+咪唑安定。结果:用药前HR、MAP、RR、SpO2监测结果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用药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HR、MAP、RR为观察组较低P<0.05,SpO22组对比差异微小P>0.05;术中牵拉不适感发生率观察组为3.45%,对照组为17.24%,P<0.05。结论:在椎管内麻醉中采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进行辅助用药可提升麻醉质量,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舒芬太尼;芬太尼;咪唑安定

椎管内麻醉是目前临床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局部麻醉方式,是指通过脊椎穿刺术将相应的局麻药物注入于患者的腰部脊柱椎管内,从而对脊神经根产生影响作用阻断脊神经传导,促使区域痛觉消失[1]。椎管内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以及安全性高等特征,近年来在各类手术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椎管内麻醉的质量需要合理选择术中麻醉药物[2],本文将探究在椎管内麻醉中采取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用药方案的麻醉效果。

1资料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地点为我院,均为均为拟行椎管内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样本数量5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29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5例、14例;年龄最低26岁,最高75岁,均值(41.63±2.53)岁;身体质量指数(BMI)最低16.2kg/m2,最高32.6kg/m2,均值(22.53±2.15)kg/m2;ASA麻醉分级:I级共计21例,Ⅱ级共计8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6例、13例;年龄最低23岁,最高76岁,均值(41.65±2.52)岁;BMI最低16.5kg/m2,最高32.8kg/m2,均值(22.55±2.12)kg/m2;ASA麻醉分级:I级共计20例,Ⅱ级共计9例。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2组患者术前12小时禁,6小时禁饮,并于术前30分钟为患者提供阿托品0.5mg以及鲁米那0.1g进行肌肉注射,患者入室后严密监测各生命体征指标,创建静脉通路,实施椎管内麻醉,使患者的麻醉平面能够维持于第6胸椎以下。观察组患者为舒芬太尼(0.2ug/kg)+咪唑安定(0.03mg/kg),对照组患者为芬太尼(1.0ug/kg)+咪唑安定(0.03mg/kg),且均于切皮前5分钟进行给药实施静脉缓注,时间控制为10~15秒。

1.3评价规范

(1)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后5分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2)统计2组患者术中出现的牵拉不适感。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结果组间横向对比

用药前HR、MAP、RR、SpO2监测结果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用药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HR、MAP、RR为观察组较低P<0.05,SpO22组对比差异微小P>0.05。

表1 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结果组间横向对比(±s

组别

HR(次/min)

MAP(mmHg)

RR(次/min)

SpO2(%)

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

施护前

施护后

用药前

用药后

观察组(n=29)

73.62±2.09

78.25±2.07

78.29±3.35

81.15±2.09

28.62±3.35

21.03±2.07

98.36±1.05

98.10±1.02

对照组(n=29)

73.65±2.08

85.36±2.97

78.31±3.36

86.35±1.96

28.59±3.37

25.53±2.96

98.37±1.06

98.02±1.01

t值

0.175

9.632

0.254

6.362

0.536

5.026

0.368

0.362

p值

0.206

0.000

0.177

0.003

0.209

0.010

0.297

0.115

2.2术中牵拉不适感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

术中牵拉不适感发生率观察组为3.45%(1/29),对照组为17.24%(5/29),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术中牵拉不适感发生率为观察组较低P<0.05。

3讨论

在外科手术中需要确保麻醉方案的生效迅速,具有优良的镇痛效果,且能够快速苏醒,减少不良反应。与芬太尼相比,采用舒芬太尼在给药后能够快速生效,并获得良好的血脑平衡状态,与此同时能够迅速抵达人体组织以及血液循环系统中并被水解,舒芬太尼的生效速度更快,并且药物的维持时间相对较短,能够减少对肝肾所产生的不良损伤,可加快术后苏醒,具有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

[3]。咪唑安定具有优良的抗焦虑、促肌肉松弛、催眠以及抗惊厥等作用,是目前在椎管内麻醉中十分常用的辅助药物。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通过联合应用舒芬太尼以及咪唑安定,该组患者给药后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较小,用药后HR、MAP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术中牵拉不适感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的用药方案更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椎管内麻醉质量。

综上所述,在椎管内麻醉中采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进行辅助用药可提升麻醉质量,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盛明. 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价值探析[J]. 健康管理,2020,13(15):95.

[2] 郭瑷敏. 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1676-1677.

[3] 楼小军. 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10):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