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GI,PGII,G17水平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血清PGI,PGII,G17水平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安沛欣   罗改莹通讯作者秦莹 王盼 贾蕊

西安市第五医院  检验科  陕西西安  71008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及胃泌素17(G-17)水平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6-2023.6月收治100例GERD患者(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0例正常人群(对照组),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疾病组分为非糜烂组(40例)和食管炎组(60例),根据洛杉矶分型将食管炎组分为轻度食管炎组(35例)和重度食管炎组(25例),均测定血清PGI、PGII及G-17水平,分析血清PGI、PGII及G-17对GERD的诊断效能;结果:非糜烂组、食管炎组患者血清PGI、PGI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17低于对照组(P<0.05),非糜烂组、食管炎组以上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轻重度食管炎组血清PGI、PGI、IG-17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PGI、PGII与GerdQ具有正相关性,G-17与GerdQ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GI、PGII及G-17水平对于GERD的诊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准确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价值

胃食管反流病(NERD)是指胃酸、胃蛋白酶、胆盐、胰酶等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导致的烧心、反流等一系列症状,反流会引起食管黏膜糜烂,随病情加重还会导致食管狭窄,近年来,因为饮食结构改变、老龄化加重等原因,我国NERD发病数量有所增长[1]。胃蛋白酶原(PG)是泌酸腺主细胞合成物质,其PGI及PGII两个分型是检测胃底腺黏膜状况常用指标,胃泌素17(G-17)由胃窦G细胞分泌,可以反应胃酸分泌及胃黏膜状状态[2]。本研究通过检测NERD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血清PGI、PGII及G-17水平并作分组对比,探究了血清PGI、PGII、G-17水平在GERD中的诊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6-2023.6月收治100例GERD患者(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0例正常人群(对照组),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疾病组分为非糜烂组(40例)和食管炎组(60例),根据洛杉矶分型将食管炎组分为轻度食管炎组(35例)和重度食管炎组(25例),

病例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3570岁,平均(55.63±5.69)岁;对照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3472岁,平均(56.08±6.03)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空腹8h后于清晨采静脉血5ml,使用离心机3000r/min离心5min后取上层血清,静置后放入-80℃冷存,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PGI、PGII及G-17水平,全程按照仪器及试剂盒上说明进行操作。

胃食管反流病评分:采用胃食管反流病自测量表(GerdQ量表)评分,对患者1周内相关症状进行评价,包括3类共6个问题,得分8分以上表示患有GERD。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不同组间血清PGIPGIIG-17水平比较

非糜烂组、食管炎组患者血清PGI、PGI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17低于对照组(P<0.05),非糜烂组、食管炎组以上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不同组间血清PGI、PGII及G-17水平比较(

组别

n

PGI(μg/L)

PGII(μg/L)

G-17(pmol/mL)

非糜烂组

40

166.35±21.58

13.75±3.17

5.88±1.20

食管炎组

60

170.58±20.17

14.36±2.69

5.56±0.76

对照组

80

108.64±15.56

10.24±2.25

7.39±1.35

F

-

8.234

7.654

6.584

P

-

0.000

0.000

0.000

 注:非糜烂组与食管炎组 PGI、PGII、G-17水平比较,P>0.05

2.2不同程度反流性食管炎血清PGIPGIIG-17水平比较

轻重度食管炎组血清PGI、PGI、IG-17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反流性食管炎血清PGI、PGII及G-17水平比较(

组别

n

PGI(μg/L)

PGII(μg/L)

G-17(pmol/L)

轻度食管炎组

35

167.74±20.54

14.05±2.56

5.45±1.41

重度食管炎组

25

173.79±20.62

14.71±2.71

5.65±1.36

t

-

1.192

1.017

1.436

P

-

0.238

0.313

0.156

2.3血清PGIPGIIG-17水平与

GerdQ相关性

血清PGI、PGII与GerdQ具有正相关性,G-17与GerdQ具有负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相关性分析

类别

PGI

PGII

G-17

r

0.656

0.742

-0.698

P

0.006

0.001

0.012

  1. 讨论

PGI反应出胃泌酸腺细胞分泌情况,PGII对胃黏膜损伤情况具有标志作用,炎症或感染时,PGII会升高,G-17具有促胃酸分泌和胃酸负反馈的作用,同时G-17可维持食管下括约肌(LES)活动压力[3]。本研究结果显示,非糜烂组、食管炎组患者血清PGI、PGII水平高于对照组,G-17低于对照组(P<0.05),非糜烂组、食管炎组血清PGI、PGII及G-17水平无差异(P>0.05),说明PGI、PGII对GERD具有诊断意义。分析认为,GERD与LES压力减小,无法起到反流屏障作用有关,反映在血清G-17中可表现为G-17降低,GERD患者胃泌酸腺细胞应激性活跃,胃酸分泌较多,PGI相应升高,同时胃蛋白酶原反流会导致其补偿性分泌,引起血清PGII升高。GerdQ得分越高,GERD越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PGI、PGII与GerdQ正相关性,G-17与GerdQ负相关性(P<0.05),说明血清PGI、PGII及G-17与GERD症状表现程度具有相关性。

总之,GERD患者血清PGI、PGII及G-17水平与健康人群具有明显差距,对于GERD的诊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巧云,邱洪杰,赵广利,等. 胃功能三项指标及其联合分析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28(9):1441-1446.

[2]邹健.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清蛋白酶原、瘦素及前列腺素E_(2)水平与胃泌素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6):198-200

[3]邓海连,康春博,李彩菊,等.不同阶段胃癌血清PGI、PGII、CA50和CA724的表达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3,15(3):43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