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企业进口大豆业务结算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粮油企业进口大豆业务结算管理

蔡聪聪 宋闯

广西惠禹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市  538001

摘要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多变,汇率波动、贸易摩擦等给全球贸易市场带来诸多不定性,另外,农产品市场价格受产地天气、种植计划和各国的金融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浮动较大,进口大豆企业作为全球贸易市场的参与者,面临的风险加剧。

关键字:供需 国际结算 汇率风险中性

一 、序言

(一)选题背景

2022年,俄乌爆发冲突,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击,造成大宗商品价格猛涨,也对进口大豆价格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大豆加工所需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进口,大豆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供需关系、政策变化等等。美联储加息同样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加息会使得美元升值,美元结算成本上涨。上述背景下,进口企业面临的风险日渐加剧。下面从近几年进口大豆供需情况角度,总结进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

二、进口大豆供需情况分析

(一)供需情况分析

大豆压榨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大豆,按来源可分为进口大豆、国产大豆,产成品为豆油、豆粕及其他脂类,下游主要面向居民食用需求及畜禽饲用需求。

图片1 

随着全球大豆种植面积以及种植技术的提升,近年来全球大豆产量整体呈增长的态势。据资料显示,2022/23年度

全球大豆产量高度集中,巴西、美国、阿根廷是大豆产量最高的三个国家。2022/2023年度,巴西大豆产量1.49亿吨,占比38.07%;美国大豆产量1.23亿吨,占比31.33%;阿根廷大豆产量0.50亿吨,占比13.03%,其他来自乌拉圭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主要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常年在80%以上。根据资料显示,中美贸易摩擦以前,我国进口大豆60%来自巴西、32%来自美国,上述合计约占92%。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0.97亿吨,同比下降3.8%。2022年我国进口大豆0.91亿吨,同比下降5.6%,主要是受地缘政治、国际经济形势、美联储加息等,造成成本上涨,下游需求疲软及压榨亏损影响采购积极性,大豆进口量连续下降。 2023年以来,截止11月我国进口大豆0.90亿吨,同比增长13.3%,主要受巴西大豆丰产,国际大豆供应局面走向宽松影响。

大豆属于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受到地缘政治、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以大连港口为例,2020年以来,进口大豆价格剧烈波动。

lpalkpio

(二)行业风险分析

在上述背景下,进口大豆企业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行业整合风险

受到国际经济形势、下游需求变化影响,大豆加工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产业整合阶段,越来越多的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通过行业竞争、产业整合来淘汰落后产能。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逐步形成了以主产区和沿海港口为主的产业布局,呈现集团化规模化的特点。【1】

2.汇率波动风险

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利率、通货膨胀和政治局势。

利率作为借贷状况的基本反映,对汇率波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对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产生影响,高利率国家发生资本流入,低利率国家则发生资本外流,资本流动会造成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对外汇汇率的波动产生影响。【2】

2022年以来,经过俄乌冲突、几轮美联储加息影响,人民币大幅贬值,进口大豆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汇率风险。

3.融资成本上涨风险

美元作为国际结算通用货币,在各国贸易结算中有着非常强势的地位。对于我国而言,应外商要求,大多数企业进口结算也主要采用美元结算,因此结算成本包括利率成本和汇率成本。2022年美联储加息以来,美元融资成本大福上涨,但从利率方面来看,企业融资成本上涨,但是大多数企业忽略了利率差与汇率差是此长彼伏的关系,同期汇率成本在下降,因此企业应该运用好国际结算工具,通过利率、汇率综合计算,获取最优的融资资金。

三、国际结算方式分类

现今国际通用的结算方式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类是信用证,第二类是托收。分为D/P和D/A,第三类是汇款。

(一)信用证

根据付款时间不同,分为即期信用证、远期信用证和假远期信用证。

(二)托收

简称为委托收款,是出口商委托指定银行代为收款的一种方式。

(三)汇款

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常用的汇款方式是电汇,依托银行报文系统完成资金划转。

国际大豆贸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链条,从生产到运输都需要相当的资金和物流支持,对信用要求较高,因此一般资质的贸易商很难进入。全球来看,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在全球大豆的各个链节中涉及面较广,几乎垄断了全球粮食市场80%的业务,以及70%以上的大豆贸易量。目前国内的一些集团公司通过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来进口大豆,采取信用证与托收相结合的方式支付货款,依托境外设立的采购平台开展信用证融资业务,控制结算成本。【3】

四、管理建议

面对负责多变的经济形势,进口大豆企业应当聚焦主业,保持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合理运用金融结算工具,控制进口结算成本。

第一,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近两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倡导企业坚持“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同时人民银行在指导外汇市场自律机制过程中,推动 “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落实。汇率风险中性要求企业在日常决策时,主动纳入汇率风险管理,通过金融衍生品工具的合理运用,达到对冲汇率风险的目的。

1.明确目标:企业要明确汇率风险的管理目标,遵从“保值”而非“增值”的管理原则。

2.设立组织架构:设立汇率套期保值委员会,拟定汇率套期保值决策,监督套期保值方案的执行;建立工作小组,通过对汇率敞口的收集、计量、评估及分析,制定策略并执行。

3.培育科学的工作机制:企业要聚焦主业,及时汇率套保,确保稳健经营。结合自身的经营预期,进行汇率管理,避免大涨大跌式经营。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途径:改变贸易结算方式、贸易融资、银行提供的外汇衍生品工具。

第二,合理运用金融结算工具,使用好采购平台经营优势。财务人员要加强金融产品学习,建立综合成本管理机制,综合对比不同结算方式下利率成本和汇率成本,择优选取结算方案。

参考文献

【1】《2024-2030年中国大豆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汇率风险 出自 MBA智库百科

【2】国际大豆贸易方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