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农谷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中原农谷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研究

刘软文1,李晨2,韩宗霖3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新乡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原农谷在种业发展方面的现状,并对其在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中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系统分析。然而,种质资源保护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科研创新、完善企业集聚环境、深化政策支持体系改革等建议,以期推动中原农谷种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中原农谷、种业发展、挑战与机遇、科研创新、政策支持

一、前言

种业作为农业的根基与灵魂,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原农谷在种业发展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

二、中原农谷现状

中原农谷,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新乡市农业科技创新区域,近年来在国家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推动下,已经成为种业发展的热土。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雄厚的科研技术实力、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中原农谷在种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区域农业乃至全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然条件方面

新乡市位于北纬35度,地处黄淮海平原腹地,拥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这一独特的区位和气候条件使得新乡市成为南北物种交叉种植和繁育的理想场所。中原农谷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建立了大规模的良种繁育基地,为种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同时,这里还孕育了多个享誉全国的农业品牌,如新乡小麦、原阳大米等,这些品牌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原农谷在种业领域的影响力。

科研技术实力方面

是中原农谷在种业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区域内汇集了国家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神农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众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这些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种业创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科研人员常年开展育种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工作,为种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同时,中原农谷还注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理念,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科研水平。

区位交通方面

区位交通优势使得中原农谷能够快速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核心区地处多市交会处的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辖区内交通四通八达。公路方面,G107国道、G107复线、S310省道、S311省道穿境而过;铁路方面,京广高铁、京广铁路、新荷铁路在此交汇;航空方面,距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50公里。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中原农谷能够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贸往来和合作,促进种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配套服务方面

配套服务完善是中原农谷吸引企业和人才的重要因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原农谷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种业企业总部基地、检验检测产业园、科技园等项目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办公、研发和生产环境。同时,教育、医疗、购物、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日益完善,使得中原农谷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这些完善的配套服务不仅提高了企业和人才的生活品质,也增强了中原农谷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构建中原农谷现代种业创新效率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中原农谷在种业创新方面的效率,进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现代种业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该体系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视角,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旨在深入剖析中原农谷种业创新的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

指标选取

在投入指标方面,选取了研发经费、科研人员数量、科研设施等关键要素作为衡量中原农谷种业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在产出指标方面,重点关注了新品种数量、专利申请量、科技成果转化率等直接体现种业创新成果的关键指标。

方法选择

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这是一种非参数的效率评估方法,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系统评价。此外,为了深入探讨影响中原农谷种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关联程度,还采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适用于样本数据量少、信息不完全的情况。

研究结果

1.投入指标

研发经费方面。中原农谷近年来在种业研发上的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10%,凸显了其对种业创新的高度重视;科研人员数量方面。中原农谷聚集了大量的种业科研人才,科研人员数量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且高层次人才比例逐年提升,为种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科研设施方面。中原农谷在科研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拥有先进的实验室、繁育基地和试验田等设施,为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2.产出指标

新品种数量方面。中原农谷在近年来成功培育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新品种数量逐年增加,且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显著提升了区域农业生产力;专利申请量方面。中原农谷在种业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专利申请质量和数量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表明中原农谷在种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中原农谷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与农业企业、农户等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效率评价结果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中原农谷种业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各县区之间存在一定的效率差异。部分县区在资源配置、科研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效率相对较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中原农谷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环境、科研投入、市场需求等。政策环境对种业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科研投入和市场需求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中原农谷种业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结论

首先,中原农谷在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这得益于其强大的科研实力、丰富的人才储备、先进的科研设施以及高效的创新体系。其次,中原农谷种业在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虽然整体创新效率较高,但各县区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县区在资源配置、科研管理等方面有待优化。

政策建议

1.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中原农谷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增加对种业研发的经费投入,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同时,加强科研设施建设和管理,提升科研设施的利用效率,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

2.完善企业集聚环境,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应优化企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支持领军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实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品牌。

参考文献

 [1]中原农谷向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农业科技创新高地迈进[J].河南农业, 2023,(31): 4.

[2]楼阳生到新乡市调研中原农谷建设时强调聚焦种业强化创新加快中原农谷建设王凯出席座谈会[J].河南农业, 2023,(28): 1.

[3]李鹏. 央媒看河南丨创新强种业深度融“三链”河南破题“农业强省”新目标[J].河南农业, 2023,(09): 1.

[4]刘冬云,郭小玲,陈同等. 做大做强新乡种业,助力“中原农谷”建设[J].农业科技通讯, 2023,(02): 11-12+16.

第一作者:刘软文(1986.01-)男,汉族,河南辉县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新乡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

第二作者:李晨(1988.7—),男,汉族,河南辉县人,大学本科,新乡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科员

第三作者:韩宗霖 (1988.8—),男,汉族,河南虞城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研究室,助教,研究方向:计量经济,农业经济

基金项目:新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课题名称:中原农谷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B2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