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自燃厚煤层小煤柱沿空掘巷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易自燃厚煤层小煤柱沿空掘巷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

陈阿峰

内蒙古银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泊江海子矿 省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邮编;017000

摘要:在煤矿综合开采过程中,如果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等进、回巷之间的煤柱受采动影响,煤柱发生压裂破坏,在煤柱两侧压差作用下,会产生漏风通道,产生漏风供氧条件,同时积蓄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如未采取有效防治自然发火措施,采空区、沿空煤柱可能存在自然发火隐患。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事故,本文将重点放在小煤柱沿空掘巷综合防灭火技术综合应用,以煤自燃的原理及危害为基础,重点介绍了沿空掘巷期间小煤柱防火管理重点,并对其技术原理及注意事项等展开分析。

关键词:煤矿;沿空掘巷;小煤柱;综合防灭火技术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持续增强,煤炭开采已经成为了国家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基石,并且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日益重视。然而,根据我国煤炭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由于火灾引发的程度不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但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还对煤炭企业的自身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煤矿的五大灾难中,自燃火灾是占比较大的一种,为此,应积极进行易自燃煤层沿空掘巷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以降低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

1沿空掘巷基本概况

1.1井下位置及四邻空间关系

本面位于西翼一盘区第8条带,条带为东西向平行布置。该面设计沿113107胶运顺槽侧采空区掘进,净煤柱6m,设计工程量2679.3m。

1.2煤层情况

掘进区段3-1煤层位于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中上部,上距直罗组底砾岩层14.9~33.7m,下距3-1下煤层1.8~3.4m。掘进区域3-1煤层赋存稳定,普遍发育,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含夹矸0~1层,局部2层,夹矸厚0.1~0.4m。

3-1煤层为黑色,块状~碎块状,以暗煤为主,含镜煤条带,属暗淡型煤。煤层内纵向裂隙较为发育。

1.3地质构造情况

拨门至顺槽北段500m范围煤岩层总体向西南方向倾斜,地层倾向186~204°,500m至切眼煤岩层总体向西北方向倾斜,地层倾向326~354°,煤岩层倾角0~7°,平均1°,局部会有起伏现象。

1.4瓦斯、煤尘及自燃情况

1.4.1瓦斯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10m³/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9m³/min,为低瓦斯矿井,

1.4.2煤尘

3-1煤层的煤尘爆炸指数在30.05%,煤尘具有爆炸性。

1.4.3自燃及发火期

3-1煤层的煤尘自燃倾向性为Ⅰ类容易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2天。

1.5掘进期间通风系统

113108回风顺槽掘进期间采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通风。

2沿空掘进期间自然发火因素

过调车硐室:掘进期间会穿过沿空侧113107工作面采空区硐室,存在向采空区漏风导致自然发火的安全风险;沿空煤柱破碎区:掘进期间沿空煤柱及煤壁侧可能会出现煤体破碎,容易蓄热氧化存在自然发火的安全风险;113107工作面采空区疏放水期间,存在通过钻孔漏风导致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安全风险。

3沿空掘进期间主要防灭火措施

3.1自然发火预测预报

采用安全监控系统连续监测工作面一氧化碳及温度变化情况;每班安排人员对工作面及回风巷等自然发火观测点处风流中CO、CO2、CH4及气温等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每周两次针对113108回风顺槽沿空硐室、无水的放水管路及113107两顺槽密闭墙墙内气体情况进行取样化验分析,每周两次队内管技人员携带红外线热成像仪针对113108回风顺槽进行防火巡查;检测要求:人员需在距煤柱破碎区巷帮不大于300mm的巷道中部位置检测风流中各项气体指标,CH4气体需使用测杖在巷道顶部进行检测。

3.2防止自然发火措施

1.加强局部通风管理,确保工作面风量符合规程措施要求。

2.过调车硐室后,用水泥砌块或混凝土砌筑500mm厚密闭墙,确保墙体砌筑严密不漏风,并且在硐室前后10m范围内进行喷注浆,喷浆厚度不小于50mm,滞后迎头不超过200m;

3.巡查人员发现煤体破碎地点CO浓度变化值超过5ppm或温度高于环境温度3℃,需立即向通风调度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煤柱破碎地点处理完后,每班安排人员继续检测一周,若气体、温度情况恢复正常,则恢复为每周检测一次;

5.钻孔施工完毕后及时下套管,套管与煤层之间必须用水泥注实封孔,放水管口需安设闸阀和U型。

6.每个放水孔施工结束后,根据水量情况,合理确定闸阀开启程度,防止通过放水孔向采空区供氧。

7.疏放水孔无水或放完积水后,必须立即关闭闸阀,不保留的钻孔及时注浆封堵。

8.现场作业人员或巡查人员发现放水管路水量较小或无水涌出情况,需立即联系立即对放水钻孔关闭闸阀或封堵处理。

9.依据113107工作面两巷密闭墙压力状态,及时调控113107回风顺槽运输联巷内均压设施,确保密闭墙处于均压或正压状态。

10.在113108回风顺槽沿空侧调车硐室两帮5m范围内各施工1个注氮措施孔,并挂牌管理。

11.对113108回风顺槽所有观测孔内O

2浓度大于5%的地点采取注氮措施,将观测孔内O2浓度降至5%以下。

12.每周安排人员对113108回风顺槽进尺1000m到113108工作面进行全断面洒水降温一次。

4措施取得成效

4.1过调车硐室

113108回风顺槽沿空掘巷过调车硐室期间,通过砌筑密闭墙、喷注浆及向采空区注氮等防火措施,较好的控制了调车硐室内气体变化,有效防止了沿空采空区自燃发火隐患。

4.2沿空煤柱破碎区

113108回风顺槽沿空掘进期间,通过红外热成像巡查时发现沿空侧一处煤体较为破碎,且该处温度高于周边巷道温度3℃左右,存在自然发火隐患。查处隐患后,立即采取向沿空侧煤柱洒注水、清除破碎煤体、采空区注氮等防火措施,及时将隐患消除。

4.3钻孔处置

113108回风顺槽沿空掘进期间,同时对113107采空区施工探放水钻孔进行探放水作业,钻孔施工后经巡查发现T40号钻孔内CO气体及O2气体浓度较高,存在自然发火隐患。随即对钻孔采取了加装U型阀、注水、向采空区注氮等防火措施,成功消除隐患。

5总结

1.应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防火职责,制定严格的防火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每个人都能够遵守执行。

2.强化通风管理,确保风流充足、稳定,避免因通风不良导致气体积聚或温度升高。

3.巷道设计时需提前考虑调车硐室位置,应将调车硐室设置到回采侧,避免通过调车硐室向采空区内漏风。

4.沿空掘进期间,因巷道采用(“5-5”)T型钢带组合锚索布置,支护强度高,矿压显现不强烈,巷道变形较小,未形成透向裂隙,仅有个别地点煤体相对破碎。

5.做好沿空掘进期间防火巡查,每周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查应不少于1次。

6.巡查发现气体、温度异常时应及时落实防火措施,经过研究向采空区注氮、注水及煤壁洒水等措施效果较好。

7.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对职工进行定期的防火培训和教育,提高防火意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史张卿.煤矿综采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9):234-235.

[2]杜涛.8.8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煤炭,2020,46(11):63-67.

[3]张军义.综合防灭火技术在易自然发火工作面中的研究与应用[J].能源与环保,2020,42(12):34-37.